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前卡套、后卡套、紧固螺母、连接管,所述接头本体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接头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用于插接连接管,第二通孔与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双重密封防止传输液体泄漏,第三通孔的壁上设有缓冲圈,当前卡套对接头本体挤压时,能有效防止接头本体出现裂痕,影响后续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最终使前、后卡套前端分别咬进连接管的表面,起到密封、紧固的作用;后卡套的表面硬度为HV410-650,不会出现表面裂纹和表面爆裂现象,有利于后卡套受力时的弧形拱起,使其牢固地抱紧管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
本技术涉及管接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
技术介绍
核电厂核级双卡套管接头适用于核电厂仪表管路安装系统中,也是核电站关键配套设备之一,通过本产品实现现场各类仪表与管路之间的机械连接,既方便施工,免除了现场焊接作业的烦恼,又连接牢固,密封性能可靠,在核安全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管道与接头的连接在核安全上要求耐高温、高压,无泄漏,安全可靠,技术性能要求十分严苛,导致我国核电站的此类管接头全部依赖国外进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具有双密封、双紧固支撑的双保险高强度耐压密封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前卡套、后卡套、紧固螺母、连接管,所述接头本体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接头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为圆柱形结构,第三通孔为圆台形结构,第一通孔的直径为d1,第二通孔的直径为d2,d2>d1,第二通孔的壁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为圆环形结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截面均为矩形,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厚度为d3,第一凹槽的高度为d4,2*d4>d3>d4,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厚度为d5,第二凹槽的高度为d6,2*d6>d5>d6,第三通孔的壁上设有缓冲圈,缓冲圈为圆台形中空结构,缓冲圈的外侧面与第一通孔的壁通过胶粘相连,缓冲圈包括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第一缓冲圈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二缓冲圈的截面为钝角三角形结构,第一缓冲圈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圈上表面的形状、大小一致,第一缓冲圈的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圈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为一体设计,第二缓冲圈的钝角为a,第一缓冲圈的钝角为b,140°<b=a<160°;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接头本体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一凸台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之间设有接头螺母,接头螺母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连接管为圆柱形中空结构,连接管的内部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连接管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壁相接触,连接管与接头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槽,第一空槽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前卡套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前卡套的前端位于第一空槽中,前卡套与连接管之间形成第二空槽,第二空槽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后卡套的前端位于第二空槽中,紧固螺母的截面为L形,紧固螺母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紧固螺母的内壁上设有压迫面,压迫面的形状与后卡套后端部的形状相契合。所述连接管的内径为d7,连接管的外径为d8,d7<d1<d2=d8。所述后卡套包括内层、外层,外层的厚度为0.025-0.06mm,外层的硬度为HV410-650。所述后卡套的内层为不锈钢材质,后卡套的外层处理为氮铬离子低温共渗工艺。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1)本技术第三通孔壁上设有缓冲区,第三通孔壁是管接头的关键部位之一,它在与连接管连接安装过程中承担着连接管端和前、后卡套的定位,后卡套在紧固螺母的推动下进行机械运动,并使前、后卡套的前端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收缩变形的任务,最终使前、后卡套前端分别咬进连接管的表面,起到密封、紧固的作用;后卡套的表面硬度为HV410-650,不会形成表面裂纹和表面爆裂现象,有利于后卡套受力时的弧形拱起,突出前端卡入管子的能力和耐受力,使其牢固地抱紧管子;(2)本技术接头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用于插接连接管,第二通孔与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双重密封防止传输介质泄漏,第三通孔的壁上设有缓冲圈,当前卡套对接头本体挤压时,能有效防止接头本体出现裂痕,影响后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接头本体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连接管示意图;图5为后卡套内外层示意图;图中:1-接头本体,2-前卡套,3-后卡套,4-紧固螺母,5-连接管,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9-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13-缓冲圈,14-第一缓冲圈,15-第二缓冲圈,16-第一外螺纹,17-第二外螺纹,18-内螺纹,19-第一凸台,20-接头螺母,21-第四通孔,22-第一空槽,23-第二空槽,24-压迫面,25-内层、26-外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前卡套、后卡套、紧固螺母、连接管,所述接头本体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接头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为圆柱形结构,第三通孔为圆台形结构,第一通孔的直径为d1,第二通孔的直径为d2,d2>d1,第二通孔的壁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为圆环形结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截面均为矩形,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厚度为d3,第一凹槽的高度为d4,2*d4>d3>d4,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厚度为d5,第二凹槽的高度为d6,2*d6>d5>d6,第三通孔的壁上设有缓冲圈,缓冲圈为圆台形中空结构,缓冲圈的外侧面与第一通孔的壁通过胶粘相连,缓冲圈包括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第一缓冲圈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二缓冲圈的截面为钝角三角形结构,第一缓冲圈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圈上表面的形状、大小一致,第一缓冲圈的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圈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为一体设计,第二缓冲圈的钝角为a,第一缓冲圈的钝角为b,140°<b=a<160°;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接头本体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一凸台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之间设有接头螺母,接头螺母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连接管为圆柱形中空结构,连接管的内部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连接管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壁相接触,连接管与接头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槽,第一空槽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前卡套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前卡套的前端位于第一空槽中,前卡套与连接管之间形成第二空槽,第二空槽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后卡套的前端位于第二空槽中,紧固螺母的截面为L形,紧固螺母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紧固螺母的内壁上设有压迫面,压迫面的形状与后卡套后端部的形状相契合。所述连接管的内径为d7,连接管的外径为d8,d7<d1<d2=d8。所述后卡套包括内层、外层,外层的厚度为0.025-0.06mm,外层的硬度为HV410-650。所述后卡套的内层为不锈钢材质,后卡套的外层处理为氮铬离子低温共渗工艺。使用过程如下:将连接管插入接头本体中,插到底,前卡套的前端放入第一空槽中,后卡套的前端插入第二空槽中,旋入紧固螺母,用扳手拧紧紧固螺母,螺母推进后卡套向前运动,同时后卡套推动前卡套向前、向内运动,使前卡套消除它的内径与连接管外径之间的间隙,随着紧固螺母推力的增大,前卡套的前端压入管子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本体、前卡套、后卡套、紧固螺母、连接管,所述接头本体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接头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为圆柱形结构,第三通孔为圆台形结构,第一通孔的直径为d1,第二通孔的直径为d2,d2>d1,第二通孔的壁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为圆环形结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截面均为矩形,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厚度为d3,第一凹槽的高度为d4,2*d4>d3>d4,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厚度为d5,第二凹槽的高度为d6,2*d6>d5>d6,第三通孔的壁上设有缓冲圈,缓冲圈为圆台形中空结构,缓冲圈的外侧面与第一通孔的壁通过胶粘相连,缓冲圈包括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第一缓冲圈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二缓冲圈的截面为钝角三角形结构,第一缓冲圈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圈上表面的形状、大小一致,第一缓冲圈的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圈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为一体设计,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接头本体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一凸台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之间设有接头螺母,接头螺母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连接管为圆柱形中空结构,连接管的内部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连接管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壁相接触,连接管与接头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槽,第一空槽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前卡套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前卡套的前端位于第一空槽中,前卡套与连接管之间形成第二空槽,第二空槽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后卡套的前端位于第二空槽中,紧固螺母的截面为L形,紧固螺母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紧固螺母的内壁上设有压迫面,压迫面的形状与后卡套后端部的形状相契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本体、前卡套、后卡套、紧固螺母、连接管,所述接头本体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接头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为圆柱形结构,第三通孔为圆台形结构,第一通孔的直径为d1,第二通孔的直径为d2,d2>d1,第二通孔的壁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为圆环形结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截面均为矩形,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厚度为d3,第一凹槽的高度为d4,2*d4>d3>d4,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厚度为d5,第二凹槽的高度为d6,2*d6>d5>d6,第三通孔的壁上设有缓冲圈,缓冲圈为圆台形中空结构,缓冲圈的外侧面与第一通孔的壁通过胶粘相连,缓冲圈包括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第一缓冲圈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二缓冲圈的截面为钝角三角形结构,第一缓冲圈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圈上表面的形状、大小一致,第一缓冲圈的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圈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为一体设计,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接头本体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一凸台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义芳,陆纪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星河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