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聚焦寻优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6539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3:33
公开了一种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聚焦寻优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叠前时间偏移速度模型,进行速度替换,获得多个替换偏移速度体;基于所述多个替换偏移速度体,进行叠前时间偏移,获得多个叠后数据体;基于地震资料中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选取三维立方体窗口;基于所述多个叠后数据体,获得多个叠后数据体在所述三维立方体窗口中的统计时差;以及基于所述统计时差,获得最优偏移速度和最优地震道。

Focusing and optimiz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beaded earthquake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cusing and optimizing the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aded seismic response is disclosed. The method can include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velocity model based on the speed of replacement, multiple replacement migration velocity; the plurality of replacement migration velocity of body based on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multiple post stack data;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beaded seismic data based on the selection of 3D cube window; the plurality of post stack data based on multiple post stack data statistics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cube window in time; and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btain the optimal migration velocity and optimal seismic tr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聚焦寻优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聚焦寻优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地震勘探领域,针对碳酸盐岩非常规储层,常发育大型溶洞,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串珠”成像与偏移速度模型密切相关,当偏移速度偏大时,“串珠”往上翘且能量较弱;当偏移速度偏小时,“串珠”则往下弯且能量较弱;当偏移速度正好时,则“串珠”最收敛且能量最强。而由于常规速度谱的拾取,网格较大,导致偏移速度模型不准确,因此“串珠”也常常出现上翘或下弯的现象,“串珠”成像不准确,不利于后续的钻井及进一步的储层预测。针对碳酸盐岩非常规储层“串珠”不收敛的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最小二乘偏移进行成像,以期达到“串珠”收敛。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最小二乘偏移进行成像技术计算耗费较大,十分依赖初始模型且收敛极易陷入局部极值,导致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始终不收敛;全波形反演亦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和钻井的成功率的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聚焦寻优方法及系统。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聚焦寻优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聚焦寻优方法,包括:基于叠前时间偏移速度模型,进行速度替换,获得多个替换偏移速度体;基于所述多个替换偏移速度体,进行叠前时间偏移,获得多个叠后数据体;基于地震资料中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选取三维立方体窗口;基于所述多个叠后数据体,获得多个叠后数据体在所述三维立方体窗口中的统计时差;以及基于所述统计时差,获得最优偏移速度和最优地震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聚焦寻优方法,包括:基于叠前时间偏移速度模型,进行速度替换,获得多个替换偏移速度体;基于所述多个替换偏移速度体,进行叠前时间偏移,获得多个叠后数据体;基于地震资料中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选取三维立方体窗口;基于所述多个叠后数据体,获得多个叠后数据体在所述三维立方体窗口中的统计时差;以及基于所述统计时差,获得最优偏移速度和最优地震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聚焦寻优方法,其中,获得所述多个替换偏移速度体包括:基于所述叠前时间偏移速度模型,设定最小替换速度、最大替换速度以及替换速度变化间隔,对已有偏移速度进行沿标志层速度替换,进而获得所述多个替换偏移速度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聚焦寻优方法,其中,获得所述统计时差包括:根据L1范数准则,统计每个叠后数据体在所述三维立方体窗口中的时差信息,进而获得多个叠后数据体的统计时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聚焦寻优方法,其中,获取所述时差信息包括,将所述三维立方体窗口中的叠后数据体的每个采样点由周围多道和多个采样点表示,对地震资料进行滑动扫描,选取中心道作为参考,将所述三维立方体窗口内的其他道与所述中心道互相关,获取互相关函数为最大值的情况下的所述时差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聚焦寻优方法,其中,获得所述最优偏移速度和所述最优地震道包括:基于所述统计时差,利用最小二乘极值拟合算法进行拟合,求取时差最小值及对应的下标,进而获得所述最优偏移速度和所述最优地震道。6.一种串珠状地震响应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凯唐金良王世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