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27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挖掘工具,包括:工作部和握持部,所述工作部内形成有用于盛装土壤的容纳腔,所述工作部的第一端面为开口端,所述工作部的第二端面为封闭端,所述开口端上设有至少一个工作齿,所述工作齿具有背离所述容纳腔伸出的齿尖;所述握持部包括便于握持的握持杆,所述握持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工作部的第二端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握持杆对工作部在下压的同时施加水平方向的转动力,使工作部将覆盖范围内的土壤装入容纳腔中带出施工孔,从而完成对施工孔的加工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的将施工孔内的土壤取出,减小了施工孔的作业半径,特别适用于对直径小、深度大的施工孔的加工。

Mining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挖掘工具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挖掘工具。
技术介绍
在油田的生产作业中,常需要对现场的土壤挖掘出一个较小直径、深度较大的施工孔,以便对待作业的土壤进行检测,观察土壤下方是否存在掩埋的管线或者掩埋地桩等影响正常施工的设备。现有技术中,常使用铁锹和铁锨对土壤挖掘出预设形状的施工孔轮廓,在利用铁锹凿松深坑轮廓范围内的土壤,然后再使用铁锨将松动后的土壤铲出。但是,现有技术这种利用铁锹和铁锨来制作施工孔的方法不但操作不便,并且在施工孔所需直径小到一定范围时,或在施工孔加深时,操作更为困难,甚至无法将凿松的土壤取出至施工孔轮廓外部,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掘工具,本技术的挖掘工具特别适用于直径小、深度大的施工孔的加工。本技术提供一种挖掘工具,包括: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内形成有用于盛装土壤的容纳腔,所述工作部的第一端面为开口端,所述工作部的第二端面为封闭端,所述开口端上设有至少一个工作齿,所述工作齿具有背离所述容纳腔伸出的齿尖;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便于握持的握持杆,所述握持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工作部的第二端面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挖掘工具,优选的,所述工作部呈圆柱状或棱柱状,所述工作部两端的端面分别构成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如上所述的挖掘工具,优选的,所述工作部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刮除粘附在容纳腔内的泥土的开口。如上所述的挖掘工具,优选的,所述工作齿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工作齿沿所述开口端的边沿均匀分布。如上所述的挖掘工具,优选的,所述工作部由第一组成部和第二组成部组合而成,所述第一组成部包括所述第二端面和竖直伸出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竖边、第二竖边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竖边和第二竖边之间的第一曲面,所述第二组成部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竖边、第四竖边以及位于所述第三竖边和第四竖边之间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一竖边和第三竖边连接、所述第二竖边和第四竖边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对接围成所述容纳腔。如上所述的挖掘工具,优选的,所述第一竖边和第三竖边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竖边和第四竖边可拆卸连接。如上所述的挖掘工具,优选的,所述握持杆的第二端设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呈杆状,所述转动把手与所述握持杆垂直连接。如上所述的挖掘工具,优选的,所述握持部设有液压缸,所述握持杆形成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如上所述的挖掘工具,优选的,所述握持杆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外杆套设在所述内杆的外表面上,所述外杆和内杆的表面上均设有若干径向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紧固件。如上所述的挖掘工具,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由多个连杆首尾相连组成,每一个所述连杆与其相邻的连杆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挖掘工具,工作部内形成有用于盛装土壤的容纳腔,工作部的开口端设置工作齿,且工作齿具有背离容纳腔伸出的齿尖,握持部设有与工作部相连的握持杆,握持杆与工作部的封闭端相连,带动工作部运动;由于设置了工作齿能够保证挖掘工具顺利的插入土壤中,通过握持杆对工作部在下压的同时施加水平方向的转动力,使工作部上的工作齿对地面进行旋转切割,工作部在垂直下压力和水平转向力的作用下不断插入土壤中,并将工作部覆盖范围内的土壤装入容纳腔中带出施工孔,从而完成对施工孔的加工作业。本技术能够方便的将施工孔内的土壤取出,减小了施工孔的作业半径,特别适用于对直径小、深度大的施工孔的加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一组成部的主视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一组成部的侧视结构简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二组成部的主视结构简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二组成部的侧视结构简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7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8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附图标记:1-工作部;2-握持部;10-第一端面;11-第二端面;12-开口;13-第一组成部;14-第二组成部;100-工作齿;130-第一竖边;131-第二竖边;132-第一曲面;140-第三竖边;141-第四竖边;142-第二曲面;20-握持杆;21-转动把手;200-液压缸;201-外杆;202-内杆;203-紧固件;210-第一连杆;220-第二连杆;230-第三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油田的生产作业中,常需要对现场的土壤挖掘出一个较小直径、深度较大的施工孔,以便对待作业的土壤进行检测,观察土壤下方是否存在掩埋的管线或者掩埋地桩等影响正常施工的设备。现有技术中,常使用铁锹和铁锨对土壤挖掘出预设形状的施工孔轮廓,在利用铁锹凿松深坑轮廓范围内的土壤,然后再使用铁锨将松动后的土壤铲出。但是,现有技术这种利用铁锹和铁锨来制作施工孔的方法不但操作不便,并且在施工孔所需直径小到一定范围时,或在施工孔加深时,操作更为困难,甚至无法将凿松的土壤取出至施工孔轮廓外部,影响施工进度。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掘工具,其能够适用于直径小、深度大的施工孔的加工。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挖掘工具,包括:工作部1,工作部1内形成有用于盛装土壤的容纳腔,工作部1的第一端面10为开口端,工作部1的第二端面11为封闭端,开口端10上设有至少一个工作齿100,工作齿100具有背离容纳腔伸出的齿尖;握持部2,握持部2包括便于握持的握持杆20,握持杆20的第一端与工作部1的第二端面11固定连接。具体的,工作部1由于是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部位,因此其磨损较其他部位严重,最好选用强度较高耐磨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造而成,例如使用钢材制造。工作部1内部中空,从而形成用于盛装土壤的容纳腔,可以理解的是该容纳腔的体积可以根据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挖掘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挖掘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内形成有用于盛装土壤的容纳腔,所述工作部的第一端面为开口端,所述工作部的第二端面为封闭端,所述开口端上设有至少一个工作齿,所述工作齿具有背离所述容纳腔伸出的齿尖;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便于握持的握持杆,所述握持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工作部的第二端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内形成有用于盛装土壤的容纳腔,所述工作部的第一端面为开口端,所述工作部的第二端面为封闭端,所述开口端上设有至少一个工作齿,所述工作齿具有背离所述容纳腔伸出的齿尖;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便于握持的握持杆,所述握持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工作部的第二端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呈圆柱状或棱柱状,所述工作部两端的端面分别构成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挖掘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刮除粘附在容纳腔内的泥土的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齿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工作齿沿所述开口端的边沿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挖掘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由第一组成部和第二组成部组合而成,所述第一组成部包括所述第二端面和竖直伸出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竖边、第二竖边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竖边和第二竖边之间的第一曲面,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