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友专利>正文

一种弹性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234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1:12
一种弹性护栏是一个防撞护栏,由前板与立柱组成,前板由基板、上加强管、中加强管、下加强管、后加强管组成,基板极长,上加强管连接于基板前面上边缘,下加强管连接在基板前面下边缘,中加强管斜着连接在基板前面中间,后加强管连接于基板后面上边缘,后加强管与上加强管能大大加强基板上边的强度,使得基板上边对车辆有很强的抵挡力,立柱由上弹簧、下弹簧、背板、底板组成,上弹簧、下弹簧连接在前板与背板之间,底板上方有压板,压板上边有侧盖板,背板上方有上盖板,压板与侧盖板能大大加强底板与背板的强度,能增加立柱的稳固性,上弹簧与下弹簧能将车辆撞击时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使车辆护栏车内人员得到保护。

An elastic guardrail

A flexible guardrail is a guardrail, composed of front plate and the column, front plate comprises a substrate, on strengthening pipe strengthening pipe, pipe, tube, after the substrate, extremely long, strengthen the tube connected to the substrate on the front edge, strengthening pipe connecting edge in front of the substrate.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ront substrate inclined tube, after strengthening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substrate on the back edge, strengthen the pipe and the reinforcing tube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substrate, the substrate has a strong resistance to the vehicle, the column by the upper spring and the lower spring, a backboard, a bottom plate, a spring and a lower spr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ront plate and a back plate, a bottom plate plate, plate on the side cover, a cov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back plate and the side cover,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back plate, can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column, The upper spring and the lower spring can convert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vehicle into the elastic potential energy, so that the personnel in the vehicle guardrail can be prot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护栏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护栏,具体说是一种上边强度强下边强度较弱、立柱稳固性好、车辆撞击时车辆车内人员护栏都能得到有效保护的弹性防撞护栏。
技术介绍
目前公路上用的护栏是一种锌钢护栏,由横杆、竖杆、立柱组成,横杆直接连接在立柱上,每条横杆较短小,车辆撞击时,横杆对车辆没有独自的抵挡力,对保护车辆护栏的有效性差,其立柱与地面的接触面没有相应的加强装置,立柱的稳固性差,另外,护栏内部没有安装弹性装置,不能将车辆撞击时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车辆撞击时,车辆护栏都易被撞坏,车内人员易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护栏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护栏内有弹簧、缓冲性好、立柱稳固性好、上横管装置抵挡力强、车辆撞击时车辆护栏车内人员都能得到有效保护的弹性防撞护栏。为达到这一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由前板与立柱组成,前板由基板、上加强管、中加强管、下加强管、后加强管组成,基板是一张较宽极长的钢板,长度与所建公路同长,基板上缘较高,以至于车辆撞击时不能越过,基板下缘较低,以至于车辆撞击时不会冲入基板下方,基板的前面有上加强管、中加强管、下加强管,上加强管连接在基板的上边缘,下加强管连接在基板的下边缘,中加强管斜着连接在上加强管与下加强管之间,中加强管连接在基板前面中间,基板的后面有后加强管、后加强管较大,一方面,能与前面的上加强筋一起,使基板上边缘变大变强,基板上边缘强度很强,对撞击的车辆能形成独自较强的抵挡力,另一方面,上加强管、后加强管突出在基板两侧,能将基板、中加强管、下加强管及安装螺丝等部分遮盖住,能减少中加强管、下加强管、基板、安装螺丝等受日晒雨淋的侵蚀,也能减少这些部件对车辆行驶的影响,长长的前板中间每隔几米就与1个立柱连接,立柱由上弹簧、下弹簧、背板、底板组成,上弹簧的前端连接在基板的后面上部,下弹簧前端连接在基板的后面下部,上弹簧的后端与背板上部连接,下弹簧的后端与背板的下部连接,上弹簧、下弹簧初张力大,众多的上弹簧、下弹簧能将前板悬空游离举着,前板被弹簧相对固定着,车辆撞击前板时,长长的前板被撞压后移,前板背后众多的弹簧被压缩,众多的弹簧能将车辆撞击时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背板由立板与侧板组成,上下弹簧连接在立板上,侧板在立板的两侧,侧板与立板呈“H”形连接,侧板能将车辆撞击时弹簧对立板的正面受力转至侧面,从而大大加强了立板的牢固度,背板连接在底板上,底板安装在公路上。与目前的护栏相比,本技术用基板、上加强管、中加强管、下加强管、后加强管、弹簧、背板、底板等来取代原来的横杆、竖杆、立柱,使得护栏上部强度变得很强,立柱下部稳固性变得极好,车辆撞击时,撞击力能被有效缓减,车辆护栏车内人员能得到有效保护。附图说明图1护栏结构图图2中间护栏结构图图中:1、基板2、上加强管3、中加强管4、下加强管5、后加强管6、上弹簧7、下弹簧8、立板9、侧板10、底板11、压板12、侧盖板13、上盖板14、前面背板15、中间弹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前板与立柱组成,前板由基板1、上加强管2、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后加强管5组成,基板1是一张较宽极长的钢板,长度与所建公路同长,基板1上边缘较高,车辆撞击时不易越过,基板1的下边缘较低,车辆撞击时不易钻入其下方,基板1前面有上加强管2、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上加强管2为一方管,较大,上加强管2连接在基板1的上边缘,上加强管2长度与基板1同长,下加强管4为一方管,较小,下加强管4连接在基板1的下边缘,下加强管4长度与基板1同长,中加强管3为一方管,斜着连接在上加强管2与下加强管4之间,中加强管3连接基板1前面的中间,中加强管3较短,相邻两条中加强管3之间的基板1后面连接1个立柱,基板1的后面有后加强管5,后加强管5为一方管,较大,后加强管5连接在基板1后面的上边缘,后加强管5长度与基板1同长,后加强管5与上加强管2、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一起,能大大加强基板1的强度,使得基板1受车辆撞击时不易弯曲或断裂,后加强管5与上加强管2组成一条长长的、抵挡力很强的上横管装置,能大大加强基板1上边的强度,使得基板1上边有很强的抵挡力,车辆撞击时,基板1上边不易弯曲,基板1的下边则易发生弯曲或移位,这一方面增加了前板的缓冲性能,另一方面也能将撞击力下移至立柱的下部,立柱因此不易被撞坏,后加强管5与上加强管2突出在基板1的两侧,对基板1、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及底板上的安装螺丝等也起到遮盖作用,部分避免了它们受日晒雨淋的侵蚀,各中加强管2间隔处的基板后面连接有1个立柱,立柱由上弹簧6、下弹簧7、背板、底板10组成,上弹簧6前端与基板1后面上部连接,下弹簧7的前端与基板1的后面下部连接,上弹簧6后端与背板的立板8上部连接,下弹簧7的后端与立板8的下部连接,上弹簧6与下弹簧7的初张力大,前板背后众多的上弹簧6与下弹簧7能将前板悬空游离举着,前板被众多的上弹簧6、下弹簧7相对固定着,车辆撞击时,坚硬的前板发生移位,并撞压背后众多的上弹簧6与下弹簧7,众多的上弹簧6与下弹簧7就能将撞击力缓减,背板由立板8与侧板9组成,侧板9在立板8的两侧,立板8与侧板9连接成“H”形结构,当立板8接受上弹簧6与下弹簧7的正面受力后,这种正面受力会传给侧面的侧板9,背板的这种结构牢固不易被撞坏,背板连接在底板10上,底板10由胶水与膨胀螺丝固定在公路上。更进一步地,底板10上方、在背板的前方,有压板11,压板11是底板10的加强装置,压板11为凹槽样结构,压板11连接在底板10上,大大地加强了底板10的强度,使得底板10不易发生弯曲或撕裂。更进一步地,压板11上方、背板的前面,有侧盖板12,侧盖板12是底板10与背板的加强装置,侧盖板12为凹槽样结构,侧盖板12一方面压在压板11上,使得压板11不易翘起或弯曲,另一方面,侧盖板12连接在背板前面下部,能大大加强背板下部的强度,使得背板不易发生弯曲或断裂。更进一步地,背板上方有上盖板13,上盖板13能将背板内上弹簧6盖了起来,使得立柱不会被勾住,能使立柱不易损坏。更进一步地,立柱上的上弹簧6、下弹簧7,置于后加强管5的下方,后加强管5能避免上弹簧6、下弹簧7被勾住,后加强管5能对上弹簧6与下弹簧7起到保护作用。更进一步地,侧板9可直接由立板8两边对称折弯而成,两侧板9与立板8围成凹槽样结构,这种结构成本节省,适合于对立柱稳固性要求较低的城市公路。更进一步地,前板的前方安装前面背板14与中间弹簧15,前面背板14较矮,与前面背板14连接的弹簧只有一种,为中间弹簧15,中间弹簧15连接在前面背板14上部与前板前面中间,这样的结构,弹簧可以较短,使得背板对行驶车辆影响较小,这种基板前后双背板的结构可以作为公路中间护栏,适合安装于公路中间。更进一步地,前板与立柱表面有相应的色彩与图案,以增加前板与立柱的美感与防腐性能。更进一步地,前板前面的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移至基板1的后面,放在后加强管5的下方,在上弹簧6、下弹簧7的基板1连接处增加一块加强板,来加强弹簧与基板1的连接强度,这样,前板抵挡车辆撞击的强度可加强。更进一步地,基板1后面下边增加一条下加强管4,将基板1前面的中加强管3移至基板1后面,并竖在后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弹性护栏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护栏,由前板与立柱组成,其特征是:前板由基板(1)、上加强管(2)、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后加强管(5)组成,基板(1)是一张较宽极长的钢板,长度与所建公路同长,基板(1)上缘较高,以至于车辆撞击时不能越过,基板(1)下缘较低,以至于车辆撞击时不会冲入基板(1)下方,基板(1)的前面有上加强管(2)、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上加强管(2)连接在基板(1)的上边缘,下加强管(4)连接在基板(1)的下边缘,中加强管(3)斜着连接在上加强管(2)与下加强管(4)之间,中加强管(3)连接在基板(1)前面中间,基板(1)的后面有后加强管(5)、后加强管(5)较大,一方面,能与前面的上加强筋一起,使基板(1)上边缘变大变强,基板(1)上边缘强度很强,对撞击的车辆能形成独自较强的抵挡力,另一方面,上加强管(2)、后加强管(5)突出在基板(1)两侧,能将基板(1)、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及安装螺丝等部分遮盖住,能减少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基板(1)、安装螺丝等受日晒雨淋的侵蚀,也能减少这些部件对车辆行驶的影响,长长的前板中间每隔几米就与1个立柱连接,立柱由上弹簧(6)、下弹簧(7)、背板、底板(10)组成,上弹簧的前端连接在基板(1)的后面上部,下弹簧(7)前端连接在基板(1)的后面下部,上弹簧(6)的后端与背板上部连接,下弹簧(7)的后端与背板的下部连接,上弹簧(6)、下弹簧(7)初张力大,众多的上弹簧(6)、下弹簧(7)能将前板悬空游离举着,前板被弹簧相对固定着,车辆撞击前板时,长长的前板被撞压后移,前板背后众多的弹簧被压缩,众多的弹簧能将车辆撞击时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背板由立板(8)与侧板(9)组成,上下弹簧连接在立板(8)上,侧板(9)在立板(8)的两侧,侧板(9)与立板(8)呈“H”形连接,侧板(9)能将车辆撞击时弹簧对立板(8)的正面受力转至侧面,从而大大加强了立板(8)的牢固度,背板连接在底板(10)上,底板(10)安装在公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护栏,由前板与立柱组成,其特征是:前板由基板(1)、上加强管(2)、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后加强管(5)组成,基板(1)是一张较宽极长的钢板,长度与所建公路同长,基板(1)上缘较高,以至于车辆撞击时不能越过,基板(1)下缘较低,以至于车辆撞击时不会冲入基板(1)下方,基板(1)的前面有上加强管(2)、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上加强管(2)连接在基板(1)的上边缘,下加强管(4)连接在基板(1)的下边缘,中加强管(3)斜着连接在上加强管(2)与下加强管(4)之间,中加强管(3)连接在基板(1)前面中间,基板(1)的后面有后加强管(5)、后加强管(5)较大,一方面,能与前面的上加强筋一起,使基板(1)上边缘变大变强,基板(1)上边缘强度很强,对撞击的车辆能形成独自较强的抵挡力,另一方面,上加强管(2)、后加强管(5)突出在基板(1)两侧,能将基板(1)、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及安装螺丝等部分遮盖住,能减少中加强管(3)、下加强管(4)、基板(1)、安装螺丝等受日晒雨淋的侵蚀,也能减少这些部件对车辆行驶的影响,长长的前板中间每隔几米就与1个立柱连接,立柱由上弹簧(6)、下弹簧(7)、背板、底板(10)组成,上弹簧的前端连接在基板(1)的后面上部,下弹簧(7)前端连接在基板(1)的后面下部,上弹簧(6)的后端与背板上部连接,下弹簧(7)的后端与背板的下部连接,上弹簧(6)、下弹簧(7)初张力大,众多的上弹簧(6)、下弹簧(7)能将前板悬空游离举着,前板被弹簧相对固定着,车辆撞击前板时,长长的前板被撞压后移,前板背后众多的弹簧被压缩,众多的弹簧能将车辆撞击时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背板由立板(8)与侧板(9)组成,上下弹簧连接在立板(8)上,侧板(9)在立板(8)的两侧,侧板(9)与立板(8)呈“H”形连接,侧板(9)能将车辆撞击时弹簧对立板(8)的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友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