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激响应柔性微电极阵列
本技术涉及生物医学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刺激响应柔性微电极阵列。
技术介绍
柔性微电极阵列通过向特定的神经组织施加脉冲式电流刺激来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重建,现已在人工耳蜗、人造视网膜等医疗器械中得到广泛应用。柔性微电极阵列作为假体与神经的直接接触点,对发挥假体的神经电刺激功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微电极阵列与神经组织或器官的贴合程度决定了电刺激的有效性。然而,神经组织或器官往往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传统的平面电极与其接触不好,导致刺激效率低,稳定性下降。因此,研发形状可控式柔性微电极阵列对于植入物的长期稳定性以及改善刺激效率意义重大。传统电极加工的方法是通过热压的形式来赋予电极一定曲率,但该方法容易出现断线的情况,对电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何使用简易的方式在不破坏电极的前提下赋予柔性电极阵列一定的曲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哈佛大学Charles.M.Lieber课题组从电极微加工的角度出发,利用加工过程中的应力聚集成功实现了平面电极由二维结构向三维结构的转变,该工作最大的亮点在于不仅通过横向的压缩应力实现了电极整体由平面结构向圆柱型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刺激响应柔性微电极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底,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一侧的电极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另一侧的刺激响应层,所述刺激响应层为可变形的刺激响应材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激响应柔性微电极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底,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一侧的电极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另一侧的刺激响应层,所述刺激响应层为可变形的刺激响应材料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响应柔性微电极阵列,所述可变形的刺激响应材料层为可变形的热响应材料层、光热响应材料层、磁热响应材料层、电热响应材料层、湿度响应材料层或pH响应材料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响应柔性微电极阵列,所述刺激响应层具有局部杨氏模量差异,所述刺激响应柔性微电极阵列在温度、光、磁、电、湿度、pH外界刺激条件下,可由平面二维结构转变成三维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激响应柔性微电极阵列,所述局部杨氏模量差异的差异程度在0.0001Pa-2000Gpa范围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学敏,崔欢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