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烯烃高选择性制备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相催化及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烯烃高选择性制备醛的方法。
技术介绍
醛是很有用的化学中间体,它可以用来合成羧酸及相应的酯,以及脂肪胺等,产品醛最重要的用途是它可加氢转化成醇,醇本身可作为有机溶剂、增塑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领域。而近年来,原子经济反应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属于典型的原子经济反应,是指烯烃与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原料分子中的原子100%转化成产物,废物零排放。因此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作为绿色合成醛的过程越来越受到重视。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产品是比原料烯烃多一个碳原子的醛,其中正构醛因其较大的后续加工潜能而成为大多数氢甲酰化反应的目标产物,因此,正构醛和异构醛的比例(称为正异比)是衡量催化剂催化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提高醛的正异比,很多的立体位阻均相配体被专利技术出来。专利CN1319580A叙述了具有较大空间位阻的多种双齿亚磷酸酯配体,这些配体与Rh和Co等配位形成的均相催化剂,其高碳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具有较高醛正异比的选择性。但是均相催化剂不易回收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烯烃高选择性制备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有机聚合物自负载型催化剂装入反应器中,通入反应混合气,混合气的主要组分为H2和CO,H2+CO的体积含量为20~70%,H2/CO体积比为0.5~5.0,气体空速为100~20000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烯烃高选择性制备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有机聚合物自负载型催化剂装入反应器中,通入反应混合气,混合气的主要组分为H2和CO,H2+CO的体积含量为20~70%,H2/CO体积比为0.5~5.0,气体空速为100~20000h-1(优选范围为1000~20000h-1),原料烯烃为C3~C20的烯烃,反应温度为323~573K,反应压力为0.1~10.0MPa的条件下进行烯烃氢甲酰化反应。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气其余气体选自Ar、CO2或N2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所述反应器为固定床,浆态床,滴流床或鼓泡床反应器;反应温度优选为353~393K,反应压力优选为0.5~2MPa,液时空速0.01~10.0h-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烯烃纯度为20~100%,烯烃中可含有的其他成分为C3~C20的烷烃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所述C3~C20烯烃优选为C5-C10的烯烃。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聚合物自负载型催化剂是以金属Rh、Co、Pd或Ir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作为活性组分,以含膦有机共聚物作为载体,其中含膦有机共聚物载体是由多齿有机膦配体和单齿有机膦配体共聚而成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金属担载量范围为0.01~10wt%(优选范围为0.1~2wt%)。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烯烃基的多齿有机膦配体和含有烯烃基的单齿有机膦配体的功能化官能团为乙烯基官能团;优选:所述含有烯烃基的多齿有机膦配体为含有乙烯基的二齿有机磷配体,所述含有烯烃基的单齿有机膦配体为含有乙烯基的三苯基膦配体。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烯烃基的多齿有机膦配体为:所述含有烯烃基的单齿有机膦配体选自: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共聚物载体具有多级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0~3000m2/g(优选范围为100~1000m2/g),同时含有大孔、中孔和微孔,孔容为0.1~10.0cm3/g(优选范围为0.5~2.0cm3/g),孔径分布在0.1~50.0nm(优选范围为0.5~5.0nm)。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膦有机共聚物载体的制备:将多齿有机膦配体和单齿有机膦配体溶解混合后,采用溶剂热聚合法,经自由基引发剂引发有机膦配体中的烯烃基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具有多级孔结构含膦有机共聚物作为载体;有机聚合物自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活性组分的前驱体与有机共聚物载体在溶剂中充分搅拌,活性组分与含膦有机共聚物载体中裸露的P形成牢固的配位键,蒸去溶剂后,得到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云杰,李存耀,严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