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5725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曝气降解池内将含有除烃海杆菌、威尼斯不动杆菌、柴油食烷菌和酵母菌的耐盐生物复合菌剂与船舶油污水接触并进行曝气生物处理;然后将经过曝气生物处理的污水在絮凝沉淀池内与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接触,混合均匀并静置沉淀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耐盐生物复合菌剂与理化法联用来处理高盐船舶油污水的技术,能够应对海洋石油污水的高盐度和剧烈盐度变化,通过微生物菌剂高效降解石油烃污染物,并辅以混凝、脱色等深度处理,从而实现高盐船舶油污水的有效处理。

A combined treatment of marine marine oil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船舶油污水主要由船舶压舱水、含油洗舱水和机舱水构成;三者总和接近船舶载重量的50%,其不仅含有较高的石油烃,还具有较高的盐度,属于高盐含油污水,处理难度较大。此外,船舶油污水来源广泛,其油污含量和性质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每升含油污水的含油量为几十到几千毫克,甚至高达数万毫克。而含油污水中油的类型可分为轻碳氢化合物、重碳氢化合物、燃油、焦油、润滑油、脂肪油和清洗用化合物。油在水体中的形态也多种多样,并极易受到水体的性质、水中存在的其他化合物的影响。根据含油废水在水中的形态,可以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浮油的粒径较大,一般大于100μm,占总油量的70%~80%。分散油的粒径在100~10μm,在两小时内难以浮上水面的油珠,悬浮于水中。乳化油的油滴粒径小于10μm,油滴之间难以合并,长期保持稳定,难以分离。溶解油以化学形式溶解于水中,粒径在0.1μm以下,甚至可以小到几纳米,很难分离。含油废水一般都具有很高的COD值,有一定的色度和气味,易燃,易氧化分解,难溶于水的特点。含油废水排入水体造成严重的影响,水面油膜厚度大于1μm时就会隔绝空气与水体间的气体交换,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产生恶臭,造成水质恶化,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并导致鱼类、贝类等变味而不可使用。海上鸟类体表黏上溢油,会丧失飞行功能,甚至造成鸟类死亡。另外,含油废水也会污染大气,影响农作物生长。含油废水对水圈、生物圈、大气圈造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含油废水治理是当今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被石油烃污染的水体,传统工艺多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物理法主要由围油栏、撇油器、吸油材料等,化学法主要有就地燃烧、投放化学氧化降解剂等,这两类方法都存在油污处理不彻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生物法除油工艺是采用能以石油烃为碳源进行生长代谢的特定微生物菌剂吸收、并通过自身物质代谢降解石油烃,将其转化为菌体构成成分和无污染的CO2,从而达到治理石油污染的目的。其代谢过程形成的含微生物菌体的活性污泥一部分通过回流进入曝气降解池,保证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供应和持续运行,另一部分经过浓缩制成固体污泥饼运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则进入大气循环当中。然而来自海洋环境的石油污水往往具有较高的盐度,大多数微生物均不能适应高盐度的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盐度耐受能力,并能高效降解不同类型石油烃污染物的菌种成为微生物法处理石油污水的关键所在,此外,经微生物处理后,油污水中的石油烃被基本去除,但污水的相关指标如COD、BOD、色度、悬浮物、氮磷含量等还难以完全达标,配合适当的理化处理手段,控制污水指标,是石油污水处理的必要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耐盐生物复合菌剂与理化法联用来处理高盐船舶油污水的技术,能够应对海洋石油污水的高盐度和剧烈盐度变化,通过微生物菌剂高效降解石油烃污染物,并辅以混凝、脱色等深度处理,从而实现高盐船舶油污水的有效处理。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包括:在曝气降解池内将含有除烃海杆菌、威尼斯不动杆菌、柴油食烷菌和酵母菌的耐盐生物复合菌剂与船舶油污水接触并进行曝气生物处理;然后将经过曝气生物处理的污水在絮凝沉淀池内与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接触,混合均匀并静置沉淀处理。进一步地,上述除烃海杆菌、威尼斯不动杆菌、柴油食烷菌和酵母菌按照菌种量等比例混合。进一步地,上述方法按照1%体积的比例加入浓度为10%~30%的聚合氯化铝水溶液;按照1%体积的比例加入浓度为5%~10%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进一步地,上述曝气生物处理的总时间大于等于120小时。进一步地,上述静置沉淀处理的时间是2~4小时。进一步地,上述曝气生物处理之前还包括驯化处理,上述驯化处理过程中,耐盐生物复合菌剂与船舶油污水按照1:10的体积比混合,并按照C:N:P=100-200:5:1的比列添加氮源、磷源和有机营养盐,进行间歇性曝气,驯化处理。进一步地,上述氮源为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有机营养盐为磷酸二氢钾和硫酸亚铁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上述有机氮源为酵母粉和蛋白胨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无机氮源为硝酸铵。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经过絮凝沉淀池内的处理以后,在漂白池内进行漂白处理。进一步地,按照5%体积的比例加入浓度为1%的漂白水,漂白处理2~4小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含有除烃海杆菌、威尼斯不动杆菌、柴油食烷菌和酵母菌的耐盐生物复合菌剂具有良好的盐度耐受能力,能有效适应不同的盐度冲击,并完成石油烃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复合菌剂驯化时间短,驯化完成待系统稳定后,菌剂能依赖水体污染物长期生存,无需额外添加营养盐,有效降低处理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所用PAM、PAC和漂白粉属于常规污水处理药剂,成本低廉,经施用剂量优化后,处理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色度、悬浮物等污染物指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案的高盐船舶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船舶油污水回收处理企业在收集船舶油污水后,经过蒸馏等措施回收其中大部分原油,回收处理后的船舶油污水依然含有较高浓度的石油烃,且具有盐度高、盐度含量变化较大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处理,清除石油烃等污染物,方能达标排放或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后续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盐生物复合菌剂与理化方法联用来处理高盐船舶油污水的技术,该技术能够应对海洋石油污水的高盐度和剧烈盐度变化,通过微生物菌剂高效降解石油烃污染物,并辅以混凝、脱色等深度处理,从而实现高盐船舶油污水的有效处理。本专利技术的耐盐生物复合菌剂与理化法联用处理高盐船舶油污水技术,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以下参考图1的高盐船舶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进行详述。第一方面,耐盐复合生物菌剂高效降解石油烃是采用能以石油烃为碳源进行生长代谢的特定微生物菌剂吸收并通过自身物质代谢降解石油烃,将其转化为菌体构成成分和无污染的CO2,其代谢过程形成的含微生物菌体的活性污泥一部分通过回流进入曝气降解池,保证曝气降解池的活性污泥供应和持续运行,另一部分经过浓缩制成固体污泥饼运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则进入大气循环当中。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而非限定性的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生物降解除油工艺主要包括调节池、隔油回收池、气浮池、曝气降解池、沉淀池、絮凝池(或混凝池)、漂白池、污泥回收和脱水装置、曝气装置及各池连接管道与泵阀。在完成石油烃有效回收后,实施污水中石油烃的高效生物降解。含油污水首先进入调节池,充分混合,缓解不同批次、不同油污含量、不同盐度含量的油污水对生物处理系统的冲击;调节池中的油污水经提升泵送至隔油回收池,部分石油烃进入池水上层,被自动刮油器回收,沙砾、固体颗粒杂质以及底层悬浮颗粒逐渐聚集在池水底部,定期收集排出;污水进入气浮池中鼓气处理,上层的油污被刮取回收,下层的含油污水进入曝气降解池进行降解处理。经曝气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静置,含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此浓缩,一部分通过回收进入各级曝气池,以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曝气降解池内将含有除烃海杆菌、威尼斯不动杆菌、柴油食烷菌和酵母菌的耐盐生物复合菌剂与船舶油污水接触并进行曝气生物处理;然后将经过曝气生物处理的污水在絮凝沉淀池内与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接触,混合均匀并静置沉淀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曝气降解池内将含有除烃海杆菌、威尼斯不动杆菌、柴油食烷菌和酵母菌的耐盐生物复合菌剂与船舶油污水接触并进行曝气生物处理;然后将经过曝气生物处理的污水在絮凝沉淀池内与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接触,混合均匀并静置沉淀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烃海杆菌、威尼斯不动杆菌、柴油食烷菌和酵母菌按照菌种量等比例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1%体积的比例加入浓度为10%~30%的聚合氯化铝水溶液;按照1%体积的比例加入浓度为5%~10%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处理的总时间大于等于120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船舶油污水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沉淀处理的时间是2~4小时。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陈立邵宗泽张炳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