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救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救援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上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对外开放的公园人工湖、水库、湖泊数量大,但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监控存在盲区和死角、救生意识淡漠等原因,更造成了溺水死亡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当人员落水后,应快速使用救援设备对落水人员进行救援,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出,救生装置主要分为传统救生装置和新型救生装置。传统的救援装置包括有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救生衣、救生圈和救生筏均需要被救生者自己有自救和自主使用的能力,当被救生者存在昏迷或其它不具备自救主动的情况时,则以上救生装置在使用时便存在诸多困难,且不便于存储。新型救援装备包括:智能救生网、弹射救生装置和智能水上救援机器人。智能救生网精确性良好,但智能传感器价格高,难推广。弹射救生装置救援中仍需要人工进行搜索和定位。对于以上的国内外水上救生设备的现状,在中小型水域方面的救援装备发展还有很大的改进与再设计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上救援装置,实现了对落水人员的自动救援。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上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上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船体(1)上设置有控制模块(4)、气囊(3)、气囊收缩装置、充气阀(2)和电机(6);气囊收缩装置设置在船体(1)的外侧,气囊(3)连接在气囊收缩装置上;控制模块(4)与电机(6)连接,电机(6)分别与气囊收缩装置和充气阀(2)连接,充气阀(2)与气囊(3)连接;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电机(6)的工作状态,电机(6)用于控制气囊收缩装置对气囊(3)进行展开或收缩,并同时控制充气阀(2)对气囊(3)进行充气或放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船体(1)上设置有控制模块(4)、气囊(3)、气囊收缩装置、充气阀(2)和电机(6);气囊收缩装置设置在船体(1)的外侧,气囊(3)连接在气囊收缩装置上;控制模块(4)与电机(6)连接,电机(6)分别与气囊收缩装置和充气阀(2)连接,充气阀(2)与气囊(3)连接;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电机(6)的工作状态,电机(6)用于控制气囊收缩装置对气囊(3)进行展开或收缩,并同时控制充气阀(2)对气囊(3)进行充气或放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上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收缩装置为转轴(8),所述转轴(8)连接在船舷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上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的一端与转轴(8)连接,并卷装在转轴(8)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上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斌,陈晗,史鹏涛,周强,周航,李沁,王亚波,高涵,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