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部液体取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497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部液体取充装置,包括:反应釜装置和循环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管道装置一端设置有取液管道,循环管道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充液管道,取液管道与反应釜装置底部连通,充液管道与反应釜装置顶部连接,取液管道上设置有取液电磁阀,充液管道上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和取液电磁阀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液泵,液泵和取液电磁阀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取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联通反应釜装置顶部和底部的循环管道装置,加上若干个电磁阀和液泵,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安装方便,不会造成产品污染,能在反应釜保持密封的情况下进行采样和倒回样品动作的外部液体取充装置。

An external liquid f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部液体取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取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外部液体取充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每生产一批产品,都需要进行抽样处理。尤其是一些溶剂类的产品,由于产品生产基数大,按照比例需要采集的样品数量也多,从已经生产结束的反应釜或储罐中采集样品过程麻烦,人工操作精度低,浪费严重,在开盖采样的过程中还容易对产品造成污染,影响产品品质。真正在实验中需要检测的产品数量很少,但是取样基数却很大。这样取出的样品如果不倒回,那么处理困难,还会造成浪费;如果倒回,开盖倒回需要打开反应釜顶部倒回,搬运麻烦,同时很可能还会再次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种不便利的情况,市场上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安装方便,不会造成产品污染,能在反应釜保持密封的情况下进行采样和倒回样品动作的外部液体取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安装方便,不会造成产品污染,能在反应釜保持密封的情况下进行采样和倒回样品动作的外部液体取充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外部液体取充装置,包括:反应釜装置和循环管道装置,所述循环管道装置一端设置有取液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充液管道,所述取液管道与所述反应釜装置底部连通,所述充液管道与所述反应釜装置顶部连接,所述取液管道上设置有取液电磁阀,所述充液管道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取液电磁阀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液泵,所述液泵和所述取液电磁阀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取液机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装置顶部设置有抽真空密封装置。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取液机构上设置有紧急停止开关。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液泵上设置有压力报警机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液泵和所述取液机构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充液电磁阀。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装置设置在所述取液机构的上方。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液泵上连接有抽液软管。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装置侧面设置有液面高度观察装置。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利用了联通反应釜装置顶部和底部的循环管道装置,加上若干个电磁阀和液泵,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安装方便,不会造成产品污染,能在反应釜保持密封的情况下进行采样和倒回样品动作的外部液体取充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反应釜装置,2、循环管道装置,3、取液管道,4、充液管道,5、取液电磁阀,6、过滤装置,7、液泵,8、取液机构,9、抽真空密封装置,10、紧急停止开关,11、压力报警机构,12、充液电磁阀,13、抽液软管,14、液面高度观察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所示,一种外部液体取充装置,包括:反应釜装置1和循环管道装置2,循环管道装置2一端设置有取液管道3,循环管道装置2另一端设置有充液管道4,取液管道3与反应釜装置1底部连通,充液管道4与反应釜装置1顶部连接,取液管道3上设置有取液电磁阀5,充液管道4上设置有过滤装置6,过滤装置6和取液电磁阀5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液泵7,液泵7和取液电磁阀5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取液机构8。进行取液操作时,充液电磁阀12关闭,循环管道装置2朝向充液管道4的管道被封闭,同时取液电磁阀5打开,反应釜装置1中储存的溶液就会流入取液管道3中,这时打开取液机构8,溶液就会流出,按照试验检测需求取样。当进行充液操作时,取液电磁阀5关闭,循环管道装置2朝向取液管道3的管道被封闭,同时充液电磁阀12打开,反应釜装置1中储存的溶液就会流入取液管道3中,需要被冲入的溶液被液泵7抽取,顺着管道先经过过滤装置6然后由反应釜装置1顶部充入反应釜装置1中,过滤装置6会对流经的溶液进行过滤净化,减少充回地溶液对反应釜装置1中溶液的污染几率。整个取液或充液过程都不需要打开反应釜装置1,保证了装置的密封性,同时操作简单有效。本技术在使用时,反应釜装置1顶部设置有抽真空密封装置9。在取液抽样或充回样品时始终保持反应釜装置1釜内气压的恒定,保证反应釜装置1的环境恒定,保证储存在内溶液的稳定,提升产品品质。本技术在使用时,取液机构8上设置有紧急停止开关10。在取液过程中遇见故障时,可以按下紧急停止开关10手动制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装置的安全性。本技术在使用时,液泵7上设置有压力报警机构11。可以在充液时观察充液管道1内气压的范围,防止气压过高引发安全事故,也能及时发现管道泄漏引发压力下降,避免溶液泄漏。本技术在使用时,液泵7和取液机构8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充液电磁阀12。充液电磁阀12又给装置增加了一道安全保障设置,防止装置漏液,使取液和充液的操作可以分隔开来,降低装置故障率。本技术在使用时,反应釜装置1设置在取液机构8的上方。在进行取液操作时,只需要打开取液机构8,反应釜装置1中储存的溶液会因自身重力作用,从取液机构8中流出,不需要额外安装动力抽取装置,减少能耗损失。本技术在使用时,液泵7上连接有抽液软管13。抽液软管13方便移动,插入样品桶内直接进行充液操作,减少操作环节,提升效率。本技术在使用时,反应釜装置1侧面设置有液面高度观察装置14。方便操作者从外界直接观察反应釜装置1中储存的溶液情况,计算所需抽取的溶液量,简化操作,提升效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外部液体取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部液体取充装置,包括:反应釜装置和循环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装置一端设置有取液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充液管道,所述取液管道与所述反应釜装置底部连通,所述充液管道与所述反应釜装置顶部连接,所述取液管道上设置有取液电磁阀,所述充液管道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取液电磁阀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液泵,所述液泵和所述取液电磁阀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取液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部液体取充装置,包括:反应釜装置和循环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装置一端设置有取液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充液管道,所述取液管道与所述反应釜装置底部连通,所述充液管道与所述反应釜装置顶部连接,所述取液管道上设置有取液电磁阀,所述充液管道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取液电磁阀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液泵,所述液泵和所述取液电磁阀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取液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部液体取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装置顶部设置有抽真空密封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部液体取充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伯洲张海兵龚启明喻军
申请(专利权)人:日益和化工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