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491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包含遮光模块、调光模块、感光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遮光模块包含遮光转轴、遮光帘布和遮光电机;调光模块包含由外至内的若干调光单元;调光单元包含调光转轴、调光帘布和调光电机;观光模块包含第一至第二光感传感器;第一光感传感器设置在遮光帘布外,第二光感传感器设置在最内侧的调光模块内;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界设定的光线强度并将其传递给控制模块。工作时,控制模块根据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光线强度、第一光感传感器的感应数据、第二光感传感器的感应数据控制遮光电机以及各个调光电机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得光线调节具有层次感。

Automatic curtain based on light intensity ind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urtain light intensity sensor based on the module, comprising a shading light adjusting module, photosensitive module, control module, power supply module and the wireless receiving module; the shading module contains shading and shading, shading curtain shaft motor; the dimming module contains some dimming unit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the dimming unit contains dimming, dimming shaft curtain and dimming module motor; sightseeing includes first to second light sensor; a first light sensor is arranged in the shading curtain, second light sensor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dimming module; the wireless receiving module for receiving light intensity outside the set and passed to the control module. When working, the control module controls the intensity of light received by the wireless receiving module, the induction data of the first light sensor, and the induction data of the second light sensor, and controls the shading motor and each dimming moto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so that the light adjustment has a sense of hierarc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
本专利技术涉及感应自动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
技术介绍
窗帘是用布、竹、苇、麻、纱、塑料、金属材料等制作的遮蔽或调节室内光照的挂在窗上的帘子,它不但挡住肆无忌惮的强光,也有装饰功能,美化居家,部分更有隔热及阻隔紫外光。随着窗帘的发展,它已成为居室不可缺少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完美结合的室内装饰品。窗帘种类繁多,常用的品种有:布窗帘、窗纱、无缝纱帘、直立帘、罗马帘、木竹帘、铝百叶、卷帘(又称工程帘)。窗帘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光线,保持室内生活的私密性,同时它又是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冬季,拉上幔帐式的窗帘将室内外分隔成两个世界,给屋里增加了温馨的暖意[2]。现代窗帘,既可以减光、遮光,以适应人对光线不同强度的需求;又可以防风、除尘、隔热、保暖、消声,改善居室气候与环境。因此,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巧妙结合,是现代窗帘的最大特色。窗帘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功能:1、保护私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谁都不喜欢自己的一举一动在别人的视野之内。从这点来说,不同的室内区域,对于私隐的关注程度又有不同的标准。客厅这类家庭成员公共活动区域,对于私隐的要求就较低,大部分的家庭客厅都是把窗帘拉开,大部分情况下处于装饰状态。而对于卧室、洗手间等区域,人们不但要求看不到,而且要求连影子都看不到。这就造成了不同区域的窗帘选择不同的问题。客厅我们可能会选择偏透明的一款布料,而卧室则选用较厚质的布料。2、利用光线。其实保护私隐的原理,还是从阻拦光线方面来处理的。这里所说的利用光线,是指在保护私隐的情况下,有效地利用光线的问题。例如一层的居室,大家都不喜欢人家走来走去都看到室内的一举一动。但长期拉着厚厚的窗帘又影响自然采光。所以类似于纱帘一类的轻薄帘布就应运而生了。3、装饰墙面窗帘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是墙面的最大装饰物。犹其是对于一些"四白落地"的一些简装家庭来说,除了几幅画框,可能墙面上的东西就剩下窗帘了。所以,窗帘的选择漂亮与否,可能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对于精装的家庭来说,合适的窗帘将使得家居更漂亮更有个性。4、吸音降噪我们知道,声音的传播部分,高音是直线传播的,而窗户玻璃对于高音的反射率也是很高的。所以,有适当厚度的窗帘,将可以改善室内音响的混响效果。同样,厚窗帘也有利于吸收部分来自外面的噪音,改善室内的声音环境。现有的窗帘一般比较简单,对于室内的光线调节没有层次感,或者拉开,或者关闭,只有两种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包含遮光模块、调光模块、感光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遮光模块包含遮光转轴、遮光帘布和遮光电机;所述遮光转轴水平设置;所述遮光帘布外层设有PVC涂层,其上端和所述遮光转轴固连;所述遮光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遮光转轴的一端固连,用于带动所述遮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遮光帘布放下或收起;所述调光模块包含由外至内的若干调光单元;所述调光单元包含调光转轴、调光帘布和调光电机;所述调光转轴和所述遮光转轴平行设置;所述调光帘布采用半透明材质制成,其上端和所述调光转轴固连;所述调光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调光转轴的一端固连,用于带动所述调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调光帘布放下或收起;所述观光模块包含第一光感传感器和第二光感传感器;所述第一光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遮光帘布外,用于感应遮光帘布外的环境亮度,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光感传感器设置在最内侧的调光模块内,用于感应最内侧的调光模块内的环境亮度,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界设定的光线强度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供电;所述控制模块分别和电源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第一光感传感器、第二光感传感器、遮光电机、以及各个调光电机电气相连,用于根据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光线强度、第一光感传感器的感应数据、第二光感传感器的感应数据控制所述遮光电机以及各个调光电机工作。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控制模块的处理器采用AVR系列单片机。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控制模块的处理器采用Atmega168PA单片机。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调节单元的个数为3个。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光感传感器、第二光感传感器的型号均为BH1750FVI。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最外层的遮光窗帘用于睡眠时,外置的PVC涂层使得睡眠时处于完全遮光状态;3.内设若干调光单元,使得光线按照一定比例依次变暗,因此,便于调节,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的使室内的光线在自己舒适的范围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包含遮光模块、调光模块、感光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遮光模块包含遮光转轴、遮光帘布和遮光电机;所述遮光转轴水平设置;所述遮光帘布外层设有PVC涂层,其上端和所述遮光转轴固连;所述遮光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遮光转轴的一端固连,用于带动所述遮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遮光帘布放下或收起;所述调光模块包含由外至内的若干调光单元;所述调光单元包含调光转轴、调光帘布和调光电机;所述调光转轴和所述遮光转轴平行设置;所述调光帘布采用半透明材质制成,其上端和所述调光转轴固连;所述调光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调光转轴的一端固连,用于带动所述调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调光帘布放下或收起;所述观光模块包含第一光感传感器和第二光感传感器;所述第一光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遮光帘布外,用于感应遮光帘布外的环境亮度,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光感传感器设置在最内侧的调光模块内,用于感应最内侧的调光模块内的环境亮度,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界设定的光线强度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供电;所述控制模块分别和电源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第一光感传感器、第二光感传感器、遮光电机、以及各个调光电机电气相连,用于根据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光线强度、第一光感传感器的感应数据、第二光感传感器的感应数据控制所述遮光电机以及各个调光电机工作。所述控制模块的处理器采用AVR系列单片机,优先采用Atmega168PA单片机。所述调节单元的个数为3个。所述第一光感传感器、第二光感传感器的型号均为BH1750FVI。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最外层的遮光窗帘用于睡眠时,外置的PVC涂层使得睡眠时处于完全遮光状态;内设若干调光单元,使得光线按照一定比例依次变暗,因此,便于调节,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的使室内的光线在自己舒适的范围内。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其特征在于,包含遮光模块、调光模块、感光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遮光模块包含遮光转轴、遮光帘布和遮光电机;所述遮光转轴水平设置;所述遮光帘布外层设有PVC涂层,其上端和所述遮光转轴固连;所述遮光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遮光转轴的一端固连,用于带动所述遮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遮光帘布放下或收起;所述调光模块包含由外至内的若干调光单元;所述调光单元包含调光转轴、调光帘布和调光电机;所述调光转轴和所述遮光转轴平行设置;所述调光帘布采用半透明材质制成,其上端和所述调光转轴固连;所述调光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调光转轴的一端固连,用于带动所述调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调光帘布放下或收起;所述观光模块包含第一光感传感器和第二光感传感器;所述第一光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遮光帘布外,用于感应遮光帘布外的环境亮度,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光感传感器设置在最内侧的调光模块内,用于感应最内侧的调光模块内的环境亮度,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界设定的光线强度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供电;所述控制模块分别和电源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第一光感传感器、第二光感传感器、遮光电机、以及各个调光电机电气相连,用于根据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光线强度、第一光感传感器的感应数据、第二光感传感器的感应数据控制所述遮光电机以及各个调光电机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光强感应的自动窗帘,其特征在于,包含遮光模块、调光模块、感光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遮光模块包含遮光转轴、遮光帘布和遮光电机;所述遮光转轴水平设置;所述遮光帘布外层设有PVC涂层,其上端和所述遮光转轴固连;所述遮光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遮光转轴的一端固连,用于带动所述遮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遮光帘布放下或收起;所述调光模块包含由外至内的若干调光单元;所述调光单元包含调光转轴、调光帘布和调光电机;所述调光转轴和所述遮光转轴平行设置;所述调光帘布采用半透明材质制成,其上端和所述调光转轴固连;所述调光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调光转轴的一端固连,用于带动所述调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调光帘布放下或收起;所述观光模块包含第一光感传感器和第二光感传感器;所述第一光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遮光帘布外,用于感应遮光帘布外的环境亮度,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光感传感器设置在最内侧的调光模块内,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切思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