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兴艺专利>正文

点火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94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11:02
一种点火电路,包括一系统电源、一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系统电源的点火线圈、一延迟单元、一连接在所述系统电源与地之间的第一开关单元及一连接在所述点火线圈的第二端与地之间的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系统电源通过所述延迟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系统电源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系统电源上电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使所述点火线圈上电,在所述系统电源上电一延迟时间后所述延迟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截止,使所述点火线圈失电。上述点火可方便实现点火操作。

Ignition circuit

An ignition circuit, a power supply system, including a first end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of the ignition coil, a delay unit, a connection in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between the first switch unit and a connection in the ignition coil and the second end between the second switch unit,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by controlling the delay unit and the first switch unit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control system through the first switch unit and the second switch unit connected to the system after power up, the second switch unit is turned on, the ignition coil in the electricity. System power on a time delay after the delay unit controls the first switch unit is turned on, to control the second switch unit cutoff, the ignition coil power loss. The ignition can be easily realized by the above i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火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点火电路。
技术介绍
汽车上都会设计点火电路,以对发动机进行点火操作,一般的点火电路的设计均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如包括型号为LM431的可编程并联调节器(programmableshuntregulator)、稳压管等元件的点火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的点火电路。一种点火电路,包括一系统电源、一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系统电源的点火线圈、一延迟单元、一连接在所述系统电源与地之间的第一开关单元及一连接在所述点火线圈的第二端与地之间的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系统电源通过所述延迟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系统电源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系统电源上电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使所述点火线圈上电,在所述系统电源上电一延迟时间后所述延迟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截止,使所述点火线圈失电。上述点火电路通过所述延迟单元使所述系统电源在上电一延迟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截止,进而控制所述点火线圈失电,完成点火操作。所述点火电路电路设计简单、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点火电路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点火电路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点火电路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点火电路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100包括一系统电源VCC、一由电阻R1及电容C1组成的延迟单元10、一第一开关单元20、一第二开关单元30、一点火线圈L、一二极管D及三个电阻R2-R4。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包括一NPN型三极管Q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30包括一可控硅SCR。所述系统电源VCC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至所述电容C1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负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至所述电阻R1与电容C1的节点,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至所述系统电源VCC。所述系统电源VCC还通过所述点火线圈L连接至所述可控硅SCR的阳极,所述可控硅SCR的阴极接地,所述可控硅SCR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系统电源VCC,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至所述可控硅SCR的阳极。当所述系统电源VCC上电后,所述系统电源VCC经所述电阻R1向所述电容C1进行充电,所述电阻R1的电阻值很大,所述电容C1两端的电压缓慢上升,在所述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为上升至0.7V前,所述三极管Q1始终处于截止状态,故此时所述可控硅SCR的控制端为高电平,使所述可控硅SCR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点火线圈L短时通电。经过一延迟时间后(由电阻R1及电容C1的参数值决定),所述电容C1两端的电压达到0.7V,此时所述所述三极管Q1由截止状态转为导通状态,进而使所述可控硅SCR的控制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故使可控硅SCR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点火线圈L失电,从而实现点火操作。其中,所述二极管D的作用是防止反向电流击穿所述点火线圈L,如果点火要求不高或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可将所述二极管D删除。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极管Q1及可控硅SCR也可由其他具有开关功能的电子开关替代,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本专利技术点火电路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200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100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30中的可控硅SCR被换成了一NPN型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控制端)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点火线圈L连接至所述系统电源VCC,所述第二较佳实施方式200的工作原理与所述第一较佳实施方式100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请参照图3,本专利技术点火电路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300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100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中的NPN型三极管Q1被换成了一PNP型三极管Q3且删除了电阻R3,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至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容C1的节点,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VCC,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至所述可控硅SCR的控制端,所述第三较佳实施方式300的工作原理与所述第一较佳实施方式100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此处也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点火电路仅使用了电阻、电容、三极管或可控硅等少数元件即实现了点火电路的功能,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大大节省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点火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火电路,包括一系统电源、一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系统电源的点火线圈、一延迟单元、一连接在所述系统电源与地之间的第一开关单元及一连接在所述点火线圈的第二端与地之间的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系统电源通过所述延迟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系统电源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系统电源上电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使所述点火线圈上电,在所述系统电源上电一延迟时间后所述延迟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截止,使所述点火线圈失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火电路,包括一系统电源、一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系统电源的点火线圈、一延迟单元、一连接在所述系统电源与地之间的第一开关单元及一连接在所述点火线圈的第二端与地之间的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系统电源通过所述延迟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系统电源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系统电源上电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使所述点火线圈上电,在所述系统电源上电一延迟时间后所述延迟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截止,使所述点火线圈失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电路还包括一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点火线圈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点火线圈的第二端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单元包括一第一电阻及一电容,所述系统电源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电容的正极及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电容的负极接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一NPN型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通过一第二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容正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一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系统电源及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兴艺
申请(专利权)人:谢兴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