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张力隧道加固钢圈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加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张力隧道加固钢圈。
技术介绍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通常包括主体和附属建筑两部分。公路隧道作为隧道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为公路从地层内部或水下通过而修筑的建筑物。修建公路隧道所需要的技术经济条件远高于铁路隧道和其它隧道工程。瑞士、奥地利、挪威、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70年代起就开始修建一批特长公路隧道。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公路隧道首推挪威的Aur-land-Laerdal隧道,长达24500m;最长水下公路隧道为东京港海底公路隧道,长9400m。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公路的交通量日益增大,而且汽车的荷载也与日俱增,此时,公路的运输行业正在向着大吨位、高速度的方面发展,这使得其对公路的要求更加严格,促使低等级公路向着高等级发展。近些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地方依次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公路的新建与改建工程,我国隧道发展突飞猛进。据统计,隧道工程占高速公路工程的比例正逐年增加,这反映了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应用愈加广泛。按照交通部规划 ...
【技术保护点】
可调张力隧道加固钢圈,包括支座底部(1)、支撑系统(2)、钢圈衔接座(3)、张力监测系统(4)、平面套筒(5)、支撑架(6)、钢圈(7)和普通钢圈(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底部(1)包括凹槽(1‑1)、螺栓支撑座(1‑2)、螺栓孔(1‑3)和底部加宽座(1‑4),支撑系统(2)包括螺栓支撑翼板(2‑1)、凸起(2‑2)、支撑主体(2‑3)和螺栓孔(2‑4),钢圈衔接座(3)包括凹槽(3‑1)、螺栓支撑座(3‑2)和螺栓孔(3‑3);支座底部(1)的底部进行加宽处理,设置了底部加宽座(1‑4),支撑架(6)用来对支座底部(1)的位置进行固定,支座底部(1)上连接支撑系统(2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张力隧道加固钢圈,包括支座底部(1)、支撑系统(2)、钢圈衔接座(3)、张力监测系统(4)、平面套筒(5)、支撑架(6)、钢圈(7)和普通钢圈(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底部(1)包括凹槽(1-1)、螺栓支撑座(1-2)、螺栓孔(1-3)和底部加宽座(1-4),支撑系统(2)包括螺栓支撑翼板(2-1)、凸起(2-2)、支撑主体(2-3)和螺栓孔(2-4),钢圈衔接座(3)包括凹槽(3-1)、螺栓支撑座(3-2)和螺栓孔(3-3);支座底部(1)的底部进行加宽处理,设置了底部加宽座(1-4),支撑架(6)用来对支座底部(1)的位置进行固定,支座底部(1)上连接支撑系统(2),将凸起(2-2)平稳落入凹槽(1-1)中,然后分别在螺栓支撑座(1-2)的螺栓孔(1-3)和螺栓支撑翼板(2-1)中的螺栓孔(2-4)中插入螺栓进行旋紧连接;支撑系统(2)的中间为支撑主体(2-3),支撑系统(2)与钢圈衔接座(3)的连接,是将凸起(2-2)与凹槽(3-1)进行对接插入,再经由螺栓支撑翼板(2-1)和螺栓支撑座(3-2)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马恕君,董天泽,樊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