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3845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由抗菌、凉爽的超细涤纶长丝为原料,经圆纬机织成纬编双面提花织物;所述的超细涤纶纤维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20%的银系抗菌母粒、5~20%的导热母粒、60~91%的聚酯切片,纤维截面为异形截面,纤维细度为0.45D。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凉爽功能面料由于其凉爽效果及抗菌功能通过纤维本身实现,因此该面料经过极端摩擦与多次洗涤之后仍具有优异的吸湿速干、快速降温及抗菌杀菌性能。

A kind of antibacterial and cool functional fabri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化纤产业的发展,各类功能性化纤产品的研发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涤纶纤维作为合成纤维中的三大主力纤维之一,因其易洗快干、强度高、悬垂性好、保形性好等优点而被作为各类纺织品的原料,但同时涤纶是一种典型的疏水性纤维,存在吸湿透气性差、穿着闷热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涤纶凉爽面料。同时,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纺织品作为典型的多孔性材料,在服用过程中极易吸附环境中的各种微生物,不仅会造成织物本身的缺陷,还会对皮肤产生有害刺激,因此抗菌纤维面临着迫切的需求。凉爽面料是指具有接触冷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能始终保持良好热湿舒适性能的面料,“凉”即凉快,指纤维的导热性能,可起到迅速降温的作用;“爽”即干爽,指纤维的导湿性能,起到快速排汗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的凉爽面料或吸湿排汗,或降温清凉,大多不能兼具导湿与导热功能。目前常用的抗菌织物的制备方法有:(1)后整理技术。包括涂层法、浸轧法、微胶囊法及接枝法等。该方法纯熟简易,但普遍存在耐洗性差的问题;(2)原纤维混纺技术。即将抗菌整理剂加入到成纤聚合物中,经纺丝后得抗菌纤维,而后制成抗菌织物。该方法抗菌效果好且耐久,制备的织物手感优良,但纳米银等抗菌剂存在易团聚、易受光氧化等缺陷。专利CN202415823U涉及了一种环保凉爽面料,该面料利用环保玉米基纤维和加入纳米级复合矿石材料的锦纶制作而成,具有一定的凉感功能但不具导湿性能。专利CN203913516U公开的冷感面料是由具有十字形截面的尼龙冷感纤维与聚酯纤维构成的合股织线编织而成,既可降低人体接触部位的温度,又可将肌肤表层湿气通过芯吸、扩散、传导等作用传递到面料表面并迅速蒸发,从而保持人体干爽,但该专利未说明尼龙冷感纤维的制成方法,且该面料无抗菌性。专利CN102534940A的导湿抗菌面料经线采用异形截面涤纶长丝提高织物的吸湿和舒适性,纬线采用异形截面涤纶长丝和抗菌纤维加捻赋予面料抗菌的功能,但未说明抗菌纤维的制成方法,且该面料不具导热性能,不可快速降温。专利CN104562236A采用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磷酸锆或纳米膨润土负载纳米银抗菌剂制备吸湿排汗的抗菌有色异形超细旦涤纶长丝,并采用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为银抗变色处理剂,但并未解决可纺性差的问题。专利CN102691129A亦采用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制备抗菌涤纶,以苯并三唑、甲基苯并三唑、硅酸铝或天然水滑石为防变色处理剂,并采用偶联剂解决了可防性问题,但并未涉及纤维凉爽性能。目前并未有专利公开集抗菌、导湿与导热于一体的异形超细涤纶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旨在解决现有的凉爽面料无法满足导湿、导热与抗菌的多重功能以及抗菌面料耐久性差、抗菌母粒分散效果不佳、可纺性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抗菌凉爽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由抗菌、凉爽的超细涤纶长丝为原料,经圆纬机织成纬编双面提花织物;所述的超细涤纶纤维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20%的银系抗菌母粒、5~20%的导热母粒、60~91%的聚酯切片,纤维截面为异形截面,纤维细度为0.45D。其中,所述的银系抗菌母粒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0~20%的纳米银抗菌剂、1~2%的钛酸酯偶联剂、0.1~0.2%的抗氧剂1010、0.5~1%的聚乙烯蜡分散剂、76.8~88.4%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纳米银抗菌剂为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磷酸锆或纳米膨润土载纳米银抗菌剂。所述的导热母粒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4~20%的无机粒子;0.4~2%的钛酸酯偶联剂;78~95.6%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无机粒子为导热性能优异的二氧化硅或氧化锌微粒。所述的异形截面为一字型、十字形、三角形、菱形、三叶形或多叶形。所述的超细涤纶纤维细度为180D/400F,单根纤维细度为0.45D。所述的纬编双面提花织物横密为93根/5厘米,纵密为100根/5厘米;花高为16,花宽为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凉爽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10~20%的纳米银抗菌剂、1~2%的钛酸酯偶联剂、0.1~0.2%的抗氧剂1010、0.5~1%的聚乙烯蜡分散剂和76.8~88.4%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20~40min,而后经双螺杆挤出机在250~270℃下进行共混熔融挤出,制得银系抗菌母粒;(2)将4~20%的无机粒子、0.4~2%的钛酸酯偶联剂与78~95.6%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20~40min,而后经双螺杆挤出机在250~270℃下进行共混熔融挤出,制得导热母粒;(3)按重量百分比取步骤(1)制得的银系抗菌母粒、步骤(2)制得的导热母粒与聚酯切片经螺杆机挤压共混和熔融,然后经异形孔喷丝板进行纺丝,纺丝温度为260~290℃,纺丝速度为2600~3400m/min。(4)经圆纬机织成纬编双面提花织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凉爽功能面料的有益效果是:(1)选用异形超细涤纶纤维为原料,超细旦纤维具有的毛细效应及异形化造成的表面沟槽可吸收、循环、蒸发体表水分,使面料达到优良的导湿效果,达到吸湿速干的目的;熔融纺丝过程中添加的导热母粒赋予面料优异的导热性能,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导湿与导热双重功能使面料获得吸湿排汗、吸热降温的凉爽效果。(2)熔融纺丝过程添加的银系抗菌母粒赋予面料高效、广谱、耐久的抗菌性能。纳米银是所有金属中抑菌活性中最高的,抑菌率可达98%以上。抗菌母粒中,载体二氧化钛或二氧化硅可大大提高纳米银在聚酯基体中的分散性;钛酸酯偶联剂可增加纳米微粒与基体的相容性使其较好的分散在聚酯中,大大改善纤维可纺性;抗氧剂防止纤维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硫化变色,保证抗菌纤维长期使用不变色;聚乙烯蜡分散剂促进抗菌剂及其他添加剂在聚酯中内外润滑的作用。(3)独特的纬编双面提花组织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弹性及较高的强力,兼得织物功能性与服用性。因此制成风格新颖、吸热降温、吸湿排汗、抑菌除臭、透气舒适的抗菌凉爽功能面料。(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产品,由于其凉爽效果及抗菌功能通过纤维本身实现,因此该面料经过极端摩擦与多次洗涤之后仍具有优异的吸湿速干、快速降温及抗菌杀菌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的纬编双面提花织物编织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将10%的纳米二氧化钛载纳米银抗菌剂、1%的钛酸酯偶联剂、0.1%的抗氧剂1010、0.5%的聚乙烯蜡分散剂与88.4%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20min,而后经双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共混熔融挤出,制得银系抗菌母粒;将4%的二氧化硅微粒、0.4%的钛酸酯偶联剂与95.6%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20min,而后经双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共混熔融挤出,制得导热母粒。取10%的制得的银系抗菌母粒、5%的制得的导热母粒与85%的聚酯切片经螺杆机挤压共混和熔融,然后经一字形喷丝板进行纺丝,纺丝温度为2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由抗菌、凉爽的超细涤纶长丝为原料,经圆纬机织成纬编双面提花织物;所述的超细涤纶纤维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20%的银系抗菌母粒、5~20%的导热母粒、60~91%的聚酯切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由抗菌、凉爽的超细涤纶长丝为原料,经圆纬机织成纬编双面提花织物;所述的超细涤纶纤维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20%的银系抗菌母粒、5~20%的导热母粒、60~91%的聚酯切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系抗菌母粒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0~20%的纳米银抗菌剂、1~2%的钛酸酯偶联剂、0.1~0.2%的抗氧剂1010、0.5~1%的聚乙烯蜡分散剂、76.8~88.4%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抗菌剂为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磷酸锆或纳米膨润土载纳米银抗菌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母粒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4~20%的无机粒子;0.4~2%的钛酸酯偶联剂;78~95.6%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粒子为导热性能优异的二氧化硅或氧化锌微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凉爽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形截面为一字型、十字形、三角形、菱形、三叶形或多叶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博傅佳佳周莉陈太球蒋春燕叶远丽徐雪妮王玮容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圣华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