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discloses a double-sided terry cloth, needle tube with two pin on the needle plate and two needle knitting weaving pattern formation; seven is a cycl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each path according to the needle cylinder 2 pin on disc and pin 2 pin the weaving, through the floating line, circle and circle the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set collocation, realizes double-sided terry cloth good thermal insulation, while enhancing the double-sided terry cloth permeability and elasticit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毛圈布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面毛圈布,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毛圈布是针织面料的品种。织造时,某些纱线按一定的比例在织物其余的纱线上呈现为线圈并停留在织物的表面,即为毛圈布。可分为单面毛圈与双面毛圈。毛圈布通常较厚,毛圈部分可容纳更多空气,因此具有保暖性,多用于秋冬季服饰用品。毛圈部分经过拉毛加工,可加工为绒布,具有更加轻盈柔软的手感和更加优越的保暖性能,双面毛圈布厚实、毛圈松软,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吸湿性,对其一面或两面进行表面整理,可以改善产品外观和服用性能,适用于制作浴衣、袜子、“免烘”尿布、衣服等。毛圈布通常以涤纶长丝、涤/棉混纺纱或锦纶丝作地纱,以棉纱、腈纶纱、涤/棉混纺纱、醋酸纤维纱、气流纺化纤纱等作毛圈纱。虽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能,但透气性一般较差,用作袜子、手套或衣服的时候,其弹性也不好,舒适度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毛圈布,维持较好的保暖性能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弹性,提高了舒适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面毛圈布,采用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两针道的下针筒编织形成;编织的花型七路为一个循环,按照上针盘到 ...
【技术保护点】
双面毛圈布,其特征在于:采用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两针道的下针筒编织形成;编织的花型七路为一个循环,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筒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浮线;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浮线;第三路依次为浮线、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第四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浮线;第五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浮线;第六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成圈组织;第七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面毛圈布,其特征在于:采用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两针道的下针筒编织形成;编织的花型七路为一个循环,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筒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浮线;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浮线;第三路依次为浮线、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第四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浮线;第五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浮线;第六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成圈组织;第七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毛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型采用PBT纤维与棉纱编织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毛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第三路、第五路采用PBT纤维;第二路、第四路、第七路采用棉纱;第六路为脱目编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毛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第三路、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允程,仇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德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