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型光伏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535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光伏构件。所述防水光伏构件包括边框和光伏发电模块,所述边框采用经过电泳镀膜处理的铝合金型材边框,相邻边框之间用弹性卡扣链接,光伏发电模块嵌入边框对应的槽口中并用太阳硅胶进行密封,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由多块单晶电池片串联组成一个回路,构件用木螺钉固定在挂瓦条上,构件与构件上下左右搭接处采用防水条进行密封。所述防水光伏构件可以代替传统的瓦片完美地与现有建筑相结合并融为一体,达到安装快捷简单、防水隔热以及能发电、能增收的效果。

A photovoltaic building integrated waterproof type photovoltaic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hotovoltaic building integrated waterproof photovoltaic component. The waterproof photovoltaic component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photovoltaic module, the frame by Aluminum Alloy profile frame electrophoresis coating, the adjacent border between elastic buckle links, notch photovoltaic module embedded in the corresponding frame and the sun silicone seal,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module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ngle cells in series. A circuit component with wood screws fixed on the batten on the component around the upper and lower joint waterproof sealing strip. The waterproof photovoltaic component can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tiles to perfectly merge with the existing buildings,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quick and simple installation, waterproof and heat insulation, and can generate electricity and increase inco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型光伏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构件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型光伏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光伏发电政策的相继出台,光伏发电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推广。传统光伏构件主要应用于建筑屋顶、车棚屋顶、遮阳棚屋顶等来进行发电。传统的光伏构件在安装施工上有一定复杂性,操作耗时以及危险系数高,且传统的光伏构件外观单调,装在建筑等屋顶时显得外形突兀不美观还达不到防水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不仅能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而且能防水隔热、节能减排,与建筑完美结合达到美观的效果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型光伏构件。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型光伏构件,包括光伏构件本体,所述光伏构件本体包括光伏发电模块、铝合金边框。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钢化玻璃层、第一EVA层、单晶电池片层、第二EVA层以及结构背板层,所述单晶电池片层包括若干个串联在一起的单晶电池片。所述铝合金边框包括设置于光伏发电模块相对两端的F1边框和F2边框以及设置于光伏发电模块另外相对两端的F3边框和F4边框,所述F1边框、F2边框、F3边框、F4边框上均设有与光伏发电模块相连的槽口,所述F1边框上与槽口相背的一侧设有一个条形卡件,所述F2边框上与槽口相背的一侧设有一个“山”字形凹槽。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相对两端分别嵌入F1边框和F2边框的槽口中,另外相对两端分别嵌入F3边框和F4边框槽口中,并用太阳能硅胶进行密封防止漏水,同一个光伏构件的F1边框、F2边框、F3边框、F4边框之间用卡扣连接。将挂瓦条固定在屋顶上,在第一个光伏构件的F2边框“山”字形凹槽外侧用木螺钉将其固定在挂瓦条上,第二个光伏构件的F1边框的条形卡件插进第一个光伏构件的F2边框的“山”字形凹槽里侧,两者之间用防水胶条进行密封防止漏水,光伏构件在坡面屋顶上依次从下往上搭接,第一个光伏构件的F3边框与第二个光伏构件的F4边框利用弹性卡扣通过结构从左往右在坡面屋顶进行连接,并用防水胶条进行密封防止漏水,所述光伏构件本体上层安装完毕后根据图纸进行电器部分连接,引出正负极至逆变器,再从逆变器引出交流电到电网侧或者是蓄电池。所述光伏构件本体安装好在屋顶上不仅能像传统瓦片起到防水隔热的作用,还具有发电的功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化玻璃层采用超白、低铁、压花、镀膜93.75%以上高透光、高强度的钢化玻璃;所述第一EVA层采用高透光率的EVA;所述单晶电池片层采用转换效率为20%的A级单晶电池片;所述第二EVA层采用耐老化、抗紫外线的EVA;所述结构被板层采用双面含氟TPT结构背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晶电池片由60块串联成一个回路,用6*0.35mm的汇流条串联起来,每10片串成一排,共6排,片与片的间距为2±1mm,排与排之间的间隙为3±1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铝合金边框经过电泳镀膜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型光伏构件,所述光伏构件与构件之间利用边框的配套式连接,两者之间用防水胶条密封避免了漏水现象,使得构件能代替普通瓦片安装在屋顶上,与现在的坡屋面建筑进行完美的结合,不仅达到了防水、隔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光伏发电模块达到发电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光伏发电模块嵌入F1边框、F2边框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光伏发电模块嵌入F3边框、F4边框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图4为图1的纵截面图;图5为F1边框、F2边框在坡面屋顶上的搭接示意图;图6为F1边框俯视图;图7为F1边框截面图;图8为F2边框俯视图;图9为F2边框截面图;图10为F3边框俯视图;图11为F3边框截面图;图12为F4边框纵截面图;图13为F4边框横截面图。图中符号说明:1:F1边框,2:F2边框,3:F3边框,4:F4边框,5:光伏发电模块,6:条形卡件,7:“山”字形凹槽,8:钢化玻璃层,9:第一EVA层,10:单晶电池片层,11:第二EVA层,12:结构背板层,13:单晶电池片,14:挂瓦条,15:坡面屋顶,16:木螺钉,17:防水胶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型光伏构件,包括光伏构件本体,所述光伏构件本体包括光伏发电模块5和铝合金边框,所述铝合金边框包括设置于光伏发电模块5相对两端的F1边框1和F2边框2以及设置于光伏发电模块5另外相对两端的F3边框3和F4边框4。所述光伏发电模块5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钢化玻璃层8、第一EVA层9、单晶电池片层10、第二EVA层12以及结构背板层13,所述单晶电池片层10包括若干个串联在一起的单晶电池片13,所述单晶电池片13由60片串联成一个回路,用6*0.35mm的汇流条串联起来,每10片串成一排,共6排,片与片的间距为2±1mm,排与排之间的间隙为3±1mm。所述F1边框1上与槽口相背的一侧设有一个条形卡件6,所述F2边框2上与槽口相背的一侧设有一个“山”字形凹槽7。所述光伏发电模块5的相对两端分别嵌入F1边框1和F2边框2的槽口中,另外相对两端分别嵌入F3边框3和F4边框4槽口中,并用太阳能硅胶进行密封防止漏水,同一个光伏构件的F1边框1、F2边框2、F3边框3、F4边框4之间用卡扣连接。如图5所示,将挂瓦条14固定在坡面屋顶15上,在第一个光伏构件的F2边框2的“山”字形凹槽7外侧用木螺钉16将其固定在挂瓦条14上,第二个光伏构件的F1边框1的条形卡件6插进第一个光伏构件的F2边框2的“山”字形凹槽7里侧,两者之间用防水胶条17进行密封防止漏水,光伏构件在坡面屋顶15上依次由下往上搭接,第一个光伏构件的F3边框3与第二个光伏构件的F4边框4利用弹性卡扣通过结构从左往右在坡面屋顶15上进行连接,并用防水胶条17进行密封防止漏水,所述光伏构件本体上层安装完毕后根据图纸进行电器部分连接,引出正负极至逆变器,再从逆变器引出交流电到电网侧或者是蓄电池。所述光伏构件在屋顶上安装好后不仅能代替传统瓦片具有防水隔热的功能,还能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型光伏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型光伏构件,包括光伏构件本体,所述光伏构件本体包括光伏发电模块(5)和铝合金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边框包括设置于光伏发电模块(5)相对两端的F1边框(1)和F2边框(2)以及设置于光伏发电模块(5)另外相对两端的F3边框(3)和F4边框(4),所述F1边框(1)、F2边框(2)、F3边框(3)和F4边框(4)上均设有用于与光伏发电模块(5)相连的槽口,所述F1边框上与槽口相背的一侧设有条形卡件(6),F2边框上与槽口相背的一侧设有一个“山”字形凹槽(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型光伏构件,包括光伏构件本体,所述光伏构件本体包括光伏发电模块(5)和铝合金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边框包括设置于光伏发电模块(5)相对两端的F1边框(1)和F2边框(2)以及设置于光伏发电模块(5)另外相对两端的F3边框(3)和F4边框(4),所述F1边框(1)、F2边框(2)、F3边框(3)和F4边框(4)上均设有用于与光伏发电模块(5)相连的槽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兵王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淘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