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幕墙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34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座和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龙骨框架,所述龙骨框架的两端内侧设有固定安装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两端卡接于固定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压边框,所述压边框的前后部下端两侧设有弹簧凹槽,所述弹簧凹槽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套接有减震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减震帽的设置,当设备产生震动时,由于减震帽的下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上端面接触,在弹簧对减震帽的作用下,使得降低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震动,起到保护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作用。

A solar curtain wall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lar curtain wall installa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base and a solar panel assembly, the upper end of the mounting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keel frame, both ends of the inne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keel installation groove, both ends of the solar panels components connected to the fixed card slot. The upper end of the mounting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pressure frame by screws, the pressure of the front and rear part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lowe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groove,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spring, wherein the lower end of the spring is sheathed with a damping cap,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the damping cap is set, when the equipment is produced due to vibration, contact on the end fac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olar battery board assembly damping cap, in the spring of the shock cap, which reduces the solar panels The vibration of the component plays a role in protecting the solar panel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幕墙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幕墙安装
,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幕墙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太阳能应用的飞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得到大量应用。其中,可以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幕墙受到广泛关注,太阳能幕墙作为一种不占耕地,同时又能满足建筑用电需求,兼有透光、隔热、隔噪音、节能、美观、大方等优点的新型建筑材料,成为世界各国光伏应用研发的首选。太阳能幕墙是将太阳能电池与各类建筑结合,不仅具有幕墙的功能,同时又能产生电能,供建筑自身使用,形成光伏建筑一体化,这种电能还是一种净能源,发电过程不需要消耗燃料,无噪音污染,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目前工业产品环保、节能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幕墙工程在建筑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是幕墙的安装形式较少,尤其是带有边框的常规组件的安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对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安装固定效果较差,不具有减震作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易损坏,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太阳能幕墙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幕墙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座和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龙骨框架,所述龙骨框架的两端内侧设有固定安装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两端卡接于固定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压边框,所述压边框的前后部下端两侧设有弹簧凹槽,所述弹簧凹槽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弹簧凹槽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套接有减震帽,所述减震帽的上端两侧设有滑接凸起,所述滑接凸起的两端滑接于滑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固定安装槽的表面设有橡胶缓冲垫。优选的,所述压边框的下端拐角处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插接于龙骨框架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减震帽的下端粘贴有防护软垫。优选的,所述减震帽与滑接凸起为一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两端卡接于固定安装槽的内部的设置,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安装定位牢固,通过压边框的设置,起到对太阳能电池板组件边缘保护作用,通过减震帽的设置,当设备产生震动时,由于减震帽的下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上端面接触,在弹簧对减震帽的作用下,使得降低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震动,起到保护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底座和龙骨框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压边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弹簧凹槽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底座、2龙骨框架、3固定安装槽、4橡胶缓冲垫、5减震帽、6定位销、7压边框、8螺钉、9太阳能电池板组件、10防护软垫、11滑槽、12弹簧凹槽、13弹簧、14滑接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座1和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所述安装底座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龙骨框架2,所述龙骨框架2的两端内侧设有固定安装槽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的两端卡接于固定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安装底座1的上端通过螺钉8安装有压边框7,所述压边框7的前后部下端两侧设有弹簧凹槽12,所述弹簧凹槽12的两侧设有滑槽11,所述弹簧凹槽12的内部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下端套接有减震帽5,所述减震帽5的上端两侧设有滑接凸起14,所述滑接凸起14的两端滑接于滑槽11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安装槽3的表面设有橡胶缓冲垫4,通过橡胶缓冲垫4,在震动时,起到对压边框7的缓冲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压边框7的下端拐角处设有定位销6,所述定位销6插接于龙骨框架2的内部,通过定位销6的设置,便于压边框7的定位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帽5的下端粘贴有防护软垫10,通过防护软垫10的设置,在减震帽5与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接触时,起到防护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的上端表面的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帽5与滑接凸起14为一体结构,通过减震帽5与滑接凸起14为一体结构的设置,使得减震帽5与滑接凸起14的结构牢固。具体的,使用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的两端卡接于固定安装槽3的内部的设置,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的安装定位牢固,通过压边框7的设置,起到对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边缘保护作用,通过减震帽5的设置,当设备产生震动时,由于减震帽5的下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的上端面接触,在弹簧13对减震帽5的作用下,使得降低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的震动,起到保护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的作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太阳能幕墙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座(1)和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龙骨框架(2),所述龙骨框架(2)的两端内侧设有固定安装槽(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的两端卡接于固定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安装底座(1)的上端通过螺钉(8)安装有压边框(7),所述压边框(7)的前后部下端两侧设有弹簧凹槽(12),所述弹簧凹槽(12)的两侧设有滑槽(11),所述弹簧凹槽(12)的内部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下端套接有减震帽(5),所述减震帽(5)的上端两侧设有滑接凸起(14),所述滑接凸起(14)的两端滑接于滑槽(11)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座(1)和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龙骨框架(2),所述龙骨框架(2)的两端内侧设有固定安装槽(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9)的两端卡接于固定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安装底座(1)的上端通过螺钉(8)安装有压边框(7),所述压边框(7)的前后部下端两侧设有弹簧凹槽(12),所述弹簧凹槽(12)的两侧设有滑槽(11),所述弹簧凹槽(12)的内部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下端套接有减震帽(5),所述减震帽(5)的上端两侧设有滑接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锦宗曾晓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名城建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