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52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有双层传输工位,双层传输工位的两侧设置有升降装置,双层传输工位的一端设置有机壳放料装置,机壳放料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转子轴承压制装置,转子轴承压制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充磁装置,充磁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盖波形片装配装置,盖波形片装配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端盖铆压装置,端盖铆压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窜动与接地导通测试装置,双层传输工位为传输辊筒或是为传输带,双层传输工位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各个装置的控制终端上连接有控制总线,控制总线上设置有控制平台。由此,多个装置相互关联,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自动化加工,且提升加工精度。

Automatic processing equipment suitable for automobile motor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tor vehicle assembly is suitable for automated processing equipment, including a double transmission station, transfer station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ouble lifting device, double end 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casing feeding device, a discharging station output devic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rotor bearing pressing device, a rotor bearing pressing device station outpu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magnetizing device and magnetizing device station outpu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plate assembly station output waveform, cover waveform piece assembl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cover riveting device, station output end cover rive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traverse and grounding continuity test device, double transmission station as the transmission roller or for transmission belt, double transmission 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a control terminal of each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bus, control bus. There is a control platform. Thus, a number of devices are interrelated to automate processing from raw materials to finished products and improve processing prec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就现有生产方式来看,对于汽车电机,需要通过工人采用多个工序,并结合多个工作站进行分布加工。整个装配工艺繁琐,容易出错。尤其在出现叠料错误时,工人人工容易出现漏检,影响下一道工序的加工,降低了良品率。现有的厂家有引入自动生产线的方式来视图实现自动加工,但是区分了较多的工位,且还需要多个工人进行监管,每个工位无法实现有效衔接,还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物料搬运,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有双层传输工位,所述双层传输工位的两侧设置有升降装置,其中:所述双层传输工位的一端设置有机壳放料装置,所述机壳放料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转子轴承压制装置,所述转子轴承压制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充磁装置,所述充磁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盖波形片装配装置,所述盖波形片装配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端盖铆压装置,所述端盖铆压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窜动与接地导通测试装置,所述双层传输工位为传输辊筒或是为传输带,所述双层传输工位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各个装置的控制终端上连接有控制总线,所述控制总线上设置有控制平台。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其中,所述机壳放料装置、转子轴承压制装置、充磁装置、盖波形片装配装置、端盖铆压装置、窜动与接地导通测试装置的底部均设置有位移调整装置。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其中,所述机壳放料装置包括有机壳储料组件,所述机壳储料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搬运机器人,所述搬运机器人一侧设置有物料放置区域,所述物料放置区域内安装有顶升阻挡机构。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其中,所述转子轴承压制装置包括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安装有压制模具组件,所述压制模具组件上连接有伺服压缸。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盖波形片装配装置上安装有防叠料检测组件。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端盖铆压装置包括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安装有铆压工位,所述铆压工位上方设置有气液增压组件。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窜动与接地导通测试装置上设置有接地线缆与不良品分离组件。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1、采用双层传输工位,可以保证从原料到待加工产品至成品的完整传输路径,避免人工物料搬运。2、多个装置相互关联,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自动化加工,且提升加工精度。3、通过防叠料检测组件的介入,避免出现叠料,不会因为人工而出现漏检。4、一体化程度高,全程免人工介入。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的构造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有双层传输工位1,双层传输工位1的两侧设置有升降装置2,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为了实现自动化的加工控制,实现自主放料,在双层传输工位1的一端设置有机壳放料装置3。同时,为了配合双层传输工位1的走向,实现加工工序之间的衔接,机壳放料装置3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转子轴承压制装置4,转子轴承压制装置4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充磁装置5,充磁装置5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盖波形片装配装置6,盖波形片装配装置6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端盖铆压装置7,端盖铆压装置7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窜动与接地导通测试装置8。以次,实现完整工序的有效衔接,直至成品输出。并且,考虑到残次品的回流以及稳定传输的需要,采用的双层传输工位1为传输辊筒或是为传输带,在双层传输工位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9。这样,可以保证从原料到待加工产品至成品的完整传输路径。再者,考虑到各个装置之间的配合运转,实现统一调配,各个装置的控制终端上连接有控制总线,控制总线上设置有控制平台10。这样,亦可以满足必要的人工调整需要,便于异常排查。结合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便于现场布局,调整各个装置之间的工位间隙,满足较佳的场地利用率,且调整过程便利,机壳放料装置3、转子轴承压制装置4、充磁装置5、盖波形片装配装置6、端盖铆压装置7、窜动与接地导通测试装置8的底部均设置有位移调整装置11。从实施的便利程度出发,本技术采用的位移调整装置11为万向轮,在万向轮上安装有刹车,便于放置到位后的锁定。进一步来看,为了满足大批量的加工需要,实现自动分料与上料,机壳放料装置3包括有机壳储料组件12,在机壳储料组件12的一侧设置有搬运机器人13。同时,为了便于搬运机器人13的快速选料,搬运机器人13一侧设置有物料放置区域,物料放置区域内安装有顶升阻挡机构14。同时,考虑到压制精度得到保证,采用的转子轴承压制装置4包括有承载平台15,承载平台15上安装有压制模具组件16,压制模具组件16上连接有伺服压缸17。这样,实际加工时可借由伺服压缸17施加垂直压力,满足加工需要。再进一步来看,考虑到实际装配时可能出现异常,导致出现叠料,直接令下一道工序出现残次品,本技术在盖波形片装配装置6上安装有防叠料检测组件18。再结合加工稳定性来看,为了提升端盖铆压的吻合程度,尽可能与人工参与的加工精度一致,甚至能够有所提升,采用的端盖铆压装置7包括有承载平台15。具体来说,承载平台15上安装有铆压工位19,铆压工位19上方设置有气液增压组件20。这样,可通过气液增压的方式对待加工产品施压,确保端盖结合良好。更进一步来看,考虑到最终检测的便利,本技术在窜动与接地导通测试装置8上设置有接地线缆21与不良品分离组件22。这样,可以借由接地线缆21的存在,有效排除静电可能存在的影响,避免对汽车电机内的电子器件构成影响。同时,依托于不良品分离组件22的存在,可以对检测到的不良品在最终出品前进行排查,及时分离,提升成品优良率。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有如下优点:1、采用双层传输工位,可以保证从原料到待加工产品至成品的完整传输路径,避免人工物料搬运。2、多个装置相互关联,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自动化加工,且提升加工精度。3、通过防叠料检测组件的介入,避免出现叠料,不会因为人工而出现漏检。4、一体化程度高,全程免人工介入。当然,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

【技术保护点】
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有双层传输工位,所述双层传输工位的两侧设置有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传输工位的一端设置有机壳放料装置,所述机壳放料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转子轴承压制装置,所述转子轴承压制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充磁装置,所述充磁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盖波形片装配装置,所述盖波形片装配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端盖铆压装置,所述端盖铆压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窜动与接地导通测试装置,所述双层传输工位为传输辊筒或是为传输带,所述双层传输工位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各个装置的控制终端上连接有控制总线,所述控制总线上设置有控制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有双层传输工位,所述双层传输工位的两侧设置有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传输工位的一端设置有机壳放料装置,所述机壳放料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转子轴承压制装置,所述转子轴承压制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充磁装置,所述充磁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盖波形片装配装置,所述盖波形片装配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端盖铆压装置,所述端盖铆压装置的工位输出端设置有窜动与接地导通测试装置,所述双层传输工位为传输辊筒或是为传输带,所述双层传输工位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各个装置的控制终端上连接有控制总线,所述控制总线上设置有控制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汽车电机装配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放料装置、转子轴承压制装置、充磁装置、盖波形片装配装置、端盖铆压装置、窜动与接地导通测试装置的底部均设置有位移调整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时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