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328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混凝土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垂直延伸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横向延伸设置有伸长杆,所述伸长杆末端设置有供钢球穿过的导向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向下延伸设置有齿条,所述立柱内凹陷设置有供齿条贴合滑移的齿槽,所述立柱的竖直侧壁上开通设置有连通齿槽的开口,所述立柱设置有穿过开口并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立柱上延伸设置有位于齿轮两侧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垂直穿过齿轮中心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用于卡紧齿轮的卡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齿轮和齿条的配合,达到了导向框高度可调节的优势。

Anti impact test device for concre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crete impact tes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edestal for placing concret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colum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lateral extension of the extension rod, the elongated rod end is arranged through the ball guide the frame, wherein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provided with a rack down, th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sliding rack attached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slot, the vertical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communicated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slot, the column is provided through the opening and is engaged with the rack gear, the column extension a fixed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gear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otating rod through the vertical gear center between two of the fixed plate, the rotating rod and the fixed plate rotating connection, setting the column There is a tightening mechanism for clamping gea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 of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the guide frame with the help of the matching of gear and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试验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在各种筒仓结构、路面混凝土、桥面混凝土、铁路枕木、矿石溜井以及国防设施等频繁承受动力载荷的结构中,混凝土通常是由于抗冲击性能不足而丧失使用性能。公告号为“CN205038111U”的专利,其公开日为20160217,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冲击实验装置,包括智能控制器、实验筒、底座和重锤;所述实验筒的筒壁上端沿所述实验筒径向对称设有两个电磁装置;临近所述实验筒下端的所述实验筒筒壁上沿所述实验筒径向对称设有激光信号发射器和激光信号接收器;所述实验筒的筒壁下端设有进样口,临近所述进样口的所述实验筒的筒壁上设有进样口封盖;所述底座上设有样品池,所述样品池池底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电磁装置、所述激光信号发射器、所述激光信号接收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器通信连接。上述技术适用地域范围较广且可减少实验环境温湿度对实验结果影响,减少人为误差。但是针对不同的混凝土,钢球掉落的高度不同,此时就需要调整钢球所在的高度,但是由于电磁装置位置固定,只能换一台试验装置再测量,试验装置存在适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具有钢球高度可调节的优势。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混凝土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垂直延伸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横向延伸设置有伸长杆,所述伸长杆末端设置有供钢球穿过的导向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向下延伸设置有齿条,所述立柱内凹陷设置有供齿条贴合滑移的齿槽,所述立柱的竖直侧壁上开通设置有连通齿槽的开口,所述立柱设置有穿过开口并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立柱上延伸设置有位于齿轮两侧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垂直穿过齿轮中心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用于卡紧齿轮的卡紧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整导向框的位置时,将卡紧机构解锁,带动转动杆自转,齿轮便会带动啮合的齿条上下升降,将导向框移动到指定高度后,再锁紧卡紧机构,此时齿轮便无法转动,将导向框相对固定。将混凝土试块放置在导向框下方的底座上,此时便可以将钢球放置在导向框内,松手后钢球便会顺着导向框落在混凝土试块上,此时工作人员便可以根据混凝土试块受冲击后的形态来判断混凝土抗冲击程度,取得了提高适用范围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卡紧机构包括与齿轮并排固定在转动杆上的棘轮,所述卡紧机构设置有用于卡紧棘轮的棘爪,所述棘爪的外侧垂直延伸设置有穿过固定板的固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卡紧齿轮时,便向内推动固定杆,使棘爪卡在棘轮上相邻的两个棘齿之间,此时若由于齿条自身重力,而向下运动时,棘爪便会阻碍棘轮跟随齿轮转动,从而达到紧固齿条的目的,需要转动齿轮时,便向外拉动固定杆,使棘爪脱离棘轮,取得了提高操作便捷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棘爪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套在固定杆外的限位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外拉动固定杆,便会使限位弹簧受到压缩,松开固定杆后,限位弹簧便会复位,从而将棘爪推到棘齿之间,取得了进一步提高操作便捷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外延伸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贯穿设置有供固定杆贴合滑移的限位槽,所述固定杆末端设置有与固定杆宽度方向的截面相同的限位杆,所述固定杆的宽度方向截面为方形,所述限位杆可绕固定杆的长度方向自转。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解除卡紧机构时,便向外拉动固定杆,限位杆脱离限位槽后,转动限位杆,使限位杆无法重新滑入限位槽内,达到锁住棘爪的目的,避免工作人员一直拉住固定杆,取得了提高结构合理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杆远离卡紧机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把手便可以带动转动杆转动,取得了提高操作便捷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框的下端横向贯穿设置有挡槽,所述导向框设置有穿过挡槽的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板插入挡槽内,再将钢球放置在挡板上,便可以确定钢球的位置,避免人为的干扰,同时需要落下钢球时,只需要抽出挡板就可以,取得了提高测量精确度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圆柱形的手柄,所述手柄的直径大于挡槽的槽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无法通过挡槽,避免工作人员用力过猛,导致挡板完全插入导向框内,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拉动。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的下方延伸设置有套在齿条外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壁贴合立柱的外侧壁滑移,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供齿轮穿过的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只能贴合立柱滑动,避免齿条相对立柱偏转,取得了提高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借助齿轮和齿条的配合,达到了导向框高度可调节的优势,同时借助卡紧机构也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导向框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1中用于表现齿轮和齿条配合关系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卡紧机构具体结构的左侧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卡紧机构具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底座;11、立柱;12、支撑杆;13、伸长杆;14、导向框;15、挡槽;16、挡板;17、手柄;21、齿条;22、齿槽;23、齿轮;24、开口;25、固定板;26、转动杆;27、固定框;28、方槽;29、把手;3、卡紧机构;31、棘轮;32、棘爪;33、固定杆;34、限位弹簧;35、限位块;36、限位槽;37、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混凝土的底座1,底座1上垂直延伸设置有方形的立柱11,立柱11上方设置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上横向延伸设置有伸长杆13,伸长杆13末端设置有供钢球穿过的导向框14。如图2所示,导向框14的下端横向贯穿设置有挡槽15,导向框14设置有穿过挡槽15的挡板16,挡板1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圆柱形的手柄17,手柄17的直径大于挡槽15的槽高。将挡板16插入挡槽15内,再将钢球放置在挡板16上,便可以确定钢球的位置。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杆12的底端向下延伸设置有齿条21,立柱11内凹陷设置有供齿条21贴合滑移的齿槽22,立柱11的竖直侧壁上开通设置有连通齿槽22的开口24,立柱11设置有穿过开口24并与齿条21啮合的齿轮23。如图3所示,立柱11上延伸设置有位于齿轮23两侧的固定板25,两个固定板25之间设置有垂直穿过齿轮23中心的转动杆26,转动杆26与固定板25转动连接。转动杆26远离卡紧机构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把手29,通过转动把手29便可以带动转动杆26转动。支撑杆12的下方延伸设置有套在齿条21外的固定框27,固定框27的内侧壁贴合立柱11的外侧壁滑移,固定框27上开设有供齿轮23穿过的方槽28,固定框27只能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混凝土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垂直延伸设置有立柱(11),所述立柱(11)上方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上横向延伸设置有伸长杆(13),所述伸长杆(13)末端设置有供钢球穿过的导向框(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2)的底端向下延伸设置有齿条(21),所述立柱(11)内凹陷设置有供齿条(21)贴合滑移的齿槽(22),所述立柱(11)的竖直侧壁上开通设置有连通齿槽(22)的开口(24),所述立柱(11)设置有穿过开口(24)并与齿条(21)啮合的齿轮(23),所述立柱(11)上延伸设置有位于齿轮(23)两侧的固定板(25),两个所述固定板(25)之间设置有垂直穿过齿轮(23)中心的转动杆(26),所述转动杆(26)与固定板(25)转动连接,所述立柱(11)上设置有用于卡紧齿轮(23)的卡紧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混凝土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垂直延伸设置有立柱(11),所述立柱(11)上方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上横向延伸设置有伸长杆(13),所述伸长杆(13)末端设置有供钢球穿过的导向框(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2)的底端向下延伸设置有齿条(21),所述立柱(11)内凹陷设置有供齿条(21)贴合滑移的齿槽(22),所述立柱(11)的竖直侧壁上开通设置有连通齿槽(22)的开口(24),所述立柱(11)设置有穿过开口(24)并与齿条(21)啮合的齿轮(23),所述立柱(11)上延伸设置有位于齿轮(23)两侧的固定板(25),两个所述固定板(25)之间设置有垂直穿过齿轮(23)中心的转动杆(26),所述转动杆(26)与固定板(25)转动连接,所述立柱(11)上设置有用于卡紧齿轮(23)的卡紧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3)包括与齿轮(23)并排固定在转动杆(26)上的棘轮(31),所述卡紧机构(3)设置有用于卡紧棘轮(31)的棘爪(32),所述棘爪(32)的外侧垂直延伸设置有穿过固定板(25)的固定杆(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永泉范志勇骆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