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热交换器用左、右筒体一体成型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3024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2:23
核电热交换器用左、右筒体一体成型制造方法,将钢锭加热进行多次的锻压制成筒形件并等分为2个半筒形坯料;将脱模卡槽固定在双孔模座上,双芯冲头利用燕尾与压机上砧连接,对半筒形坯料加工2个引导孔并将其加热,保温后将半筒形坯料放置在双孔模座上,并将引导孔中心和双孔模座孔中心对齐;双芯冲头中心和引导孔中心对齐,随着液压机上砧运动,双芯冲头与半筒形坯料的引导孔接触并逐渐将半筒形坯料的引导孔扩大,同时引导孔向下拉延,当双芯冲头下移到与半筒形坯料完全贴合时一体成型完毕即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锻制不同材料、尺寸的半圆筒体与圆环相贯异形件,其纤维方向随形分布,综合性能高,且具有机械加工余量小,余料少,加工周期短,制造成本低。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eft and right tube for nuclear electric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热交换器用左、右筒体一体成型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锻压制造
,涉及异形产品的制造,特别涉及核电热交换器用左、右筒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左筒体和右筒体是一种20HD材料的异形件,它由半圆筒体部分与2个管嘴部分相贯而成。其传统制造方法一般是采用单独锻造半圆筒体和2个管嘴,经过焊接的方式装配成型,由于产品壁厚很薄(约18mm),焊接时产品极易变形,难度较大;或者采用锻造长方体坯料的形式,再通过机加工成型,加工余量太大造成材料的浪费,且加工周期长,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方法锻造的热交换器用左、右筒体异形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及产品自身的特点,综合锻造与拉延成型的知识,提供一种能使异形锻件纤维方向随形分布,热交换器用左、右筒体的筒体部分与管嘴部分一体成型的制造方法。核电热交换器用左、右筒体一体成型制造方法,它需采用的模具由双芯冲头、双孔模座、脱模卡槽及脱模卡销组成;该方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坯料设计制造,首先将钢锭加热至950℃~1150℃进行2~3次的锻压以改变其组织状态,焊合内部缺陷,并经冲孔、扩孔、拔长及整形工序制成满足要求的筒形件;然后将筒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核电热交换器用左、右筒体一体成型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核电热交换器用左、右筒体一体成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需采用的模具由双芯冲头、双孔模座、脱模卡槽及脱模卡销组成;该方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坯料设计制造,首先将钢锭加热至950℃~1150℃进行2~3次的锻压以改变其组织状态,焊合内部缺陷,并经冲孔、扩孔、拔长及整形工序制成满足要求的筒形件;然后将筒形件内外径及长度尺寸加工到所需的成型坯料尺寸;然后将筒形坯料沿直径2等分为2个半筒形坯料(5);第二部分:将脱模卡槽(3)利用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双孔模座(2)上,双芯冲头(1)利用燕尾与压机上砧连接,并在双芯冲头(1)、双孔模座(2)与半筒形坯料(5)接触面涂抹润滑剂;根据核电热交换器用左、右筒...

【技术特征摘要】
1.核电热交换器用左、右筒体一体成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需采用的模具由双芯冲头、双孔模座、脱模卡槽及脱模卡销组成;该方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坯料设计制造,首先将钢锭加热至950℃~1150℃进行2~3次的锻压以改变其组织状态,焊合内部缺陷,并经冲孔、扩孔、拔长及整形工序制成满足要求的筒形件;然后将筒形件内外径及长度尺寸加工到所需的成型坯料尺寸;然后将筒形坯料沿直径2等分为2个半筒形坯料(5);第二部分:将脱模卡槽(3)利用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双孔模座(2)上,双芯冲头(1)利用燕尾与压机上砧连接,并在双芯冲头(1)、双孔模座(2)与半筒形坯料(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熊波张令赵晓光谢朝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