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槽进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2849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槽进液装置,包括电解槽主体和进液装置,通过流量控制阀的设置可控制进液总管中电解液的流量速率,通过调节旋钮、调节杆、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配合设置可使喷液管进行旋转调节,即对喷液孔喷出的电解液与电解板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通过限位板的设置使喷射管只能发生自转动作,通过角度指针和角度刻度盘的配合设置可精确的显示出调节旋钮的旋转角度,方便对各个调节旋钮旋转的角度进行对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喷液孔喷向电解板的电解液角度进行调节,使喷向电解板表面附近的电解液流量、流速和朝向一致,减小了各极板间流场将会出现明显差异,稳定了电解液温度、反应粒子浓度和酸度的差异,增加了阴极析出物的质量。

A liquid intake device for electrolyz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olytic liquid inlet device comprises an electrolytic cell body and a liquid inlet device, the flow control valve can be arranged into the electrolyte solution in the main control flow rate, by means of the adjusting knob, an adjusting rod, with the driving gear and the driven gear set can make the spray tube rotation adjustment, i.e. the angle between the electrolyte to the spray hole nozzle and electrolytic plate is adjusted through the limiting plate set so that the injection tube can only occur with the angle of rotation, pointer and angle dial settings can show the rotation angle adjusting knob accurate, convenient for the adjusting knob rotation angle were compared,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adjusting the spray hole spray angle to the electrolyte electrolytic plate of the spray to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lytic plate near the electrolyte flow, velocity and reduced the same direction. There will b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flow field between the plates, which stabilizes the difference in the electrolyte temperatur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reactive particles and the acidity, and increases the quality of the cathode precipita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槽进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解槽
,具体领域为一种电解槽进液装置。
技术介绍
电解槽由槽体、阳极和阴极组成,多数用隔膜将阳极室和阴极室隔开。按电解液的不同分为水溶液电解槽、熔融盐电解槽和非水溶液电解槽三类。当直流电通过电解槽时,在阳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还原反应,以制取所需产品。对电解槽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合理选择电极和隔膜材料,是提高电流效率、降低槽电压、节省能耗的关键。目前已经有研究者认识到了通过改进电解液的整体流动特性来明显增加阴阳极之间的传质效果的设计方法将更具有节能优势,特别是当阴极板表面附近都安装有进液口时,可以明显强化电解液的传质效果,降低槽电压,但如果不同进液口流出的电解液流量、流速或朝向不一致,则各极板间流场将会出现明显差异,电解液温度、反应粒子浓度和酸度也会有明显差异且不稳定,降低阴极析出物的质量,如何实现安装在阴极表面附近的进液口流出的电解液流量、流速和朝向一致成了一个新难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解槽进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进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解槽进液装置,包括电解槽主体和进液装置,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内部均匀设有电解板,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右侧壁上部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后侧壁上端,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上设有进液总管,所述进液总管的左端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进液总管的下端面上均匀设有进液分管,所述进液分管的下端均转动安装有喷液管,所述喷液管的侧壁上竖直方向均匀排列有喷液孔,所述喷液管分布在所述电解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喷液管的上部外侧壁上键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进液分管后侧的所述固定板中部均贯穿转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均设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杆的下部外侧壁上键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啮合传动,所述调节杆的下部与所述喷液管之间通过限位板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调节杆之间和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喷液管之间均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左侧壁下部设有进液口。优选的,所述进液分管与所述喷液管的转动连接处设有防漏垫。优选的,所述调节旋钮的表面设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调节旋钮的下部侧壁上设有角度指针,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角度指针配合使用的角度刻度盘。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的表面均设有防腐蚀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流量控制阀的设置可控制进液总管中电解液的流量速率,通过调节旋钮、调节杆、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配合设置可使喷液管进行旋转调节,即对喷液孔喷出的电解液与电解板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通过限位板的设置限制了喷射管以调节杆为中心进行公转动作,使其只能发生自转动作,通过角度指针和角度刻度盘的配合设置可精确的显示出调节旋钮的旋转角度,方便对各个调节旋钮旋转的角度进行对比,本技术通过对喷液孔喷向电解板的电解液角度进行调节,使喷向电解板表面附近的电解液流量、流速和朝向一致,减小了各极板间流场将会出现明显差异,稳定了电解液温度、反应粒子浓度和酸度的差异,增加了阴极析出物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进液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解槽主体、201-固定板、202-进液总管、203-流量控制阀、204-进液分管、205-喷液管、206-喷液孔、207-从动齿轮、208-调节杆、209-调节旋钮、210-主动齿轮、211-限位板、212-角度指针、3-电解板、4-出液口、5-进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解槽进液装置,包括电解槽主体1和进液装置,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内部均匀设有电解板3,电解板对电解液进电解处理,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右侧壁上部设有出液口4,出液口排出贫化后的电解液,所述进液装置包括固定板201,固定板为其它部件的安装提供固定和支撑,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后侧壁上端,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上设有进液总管202,进液总管内流通电解液,所述进液总管的左端设有流量控制阀203,流量控制阀控制进液总管内的电解液流量速率,所述进液总管的下端面上均匀设有进液分管204,所述进液分管的下端均转动安装有喷液管205,进液分管将电解液输送至各个喷液管,同时喷液管与进液分管可进行相对转动动作,所述喷液管的侧壁上竖直方向均匀排列有喷液孔206,喷液管内的电解液由各个喷液孔喷向电解板,所述喷液管分布在所述电解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喷液管的上部外侧壁上键连接有从动齿轮207,从动齿轮转动可带动喷液管转动,所述进液分管后侧的所述固定板中部均贯穿转动安装有调节杆208,调节杆可在固定板上转动,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均设有调节旋钮209,调节旋钮方便对调节杆进行转动操作,所述调节杆的下部外侧壁上键连接有主动齿轮210,调节杆的转动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啮合传动,主动齿轮转动可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所述调节杆的下部与所述喷液管之间通过限位板211连接,限位板限制了喷射管以调节杆为中心进行公转动作,使其只能发生自转动作,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调节杆之间和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喷液管之间均转动连接。具体而言,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左侧壁下部设有进液口5,该进液口与箱式进液器协同配合进液,传统下边进液的方式与箱式进液器协同配合进液,可以加快贫化电解液的排出,稳定电解槽流场,增强有益效果。具体而言,所述进液分管与所述喷液管的转动连接处设有防漏垫,增加连接处的防漏性能。具体而言,所述调节旋钮的表面设有橡胶套,方便对调节旋钮旋转时的把握。具体而言,所述调节旋钮的下部侧壁上设有角度指针212,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角度指针配合使用的角度刻度盘,角度指针和角度刻度盘的配合设置可精确的显示出调节旋钮的旋转角度,方便对各个调节旋钮旋转的角度进行对比。具体而言,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的表面均设有防腐蚀涂层,防止电解液对齿轮造成腐蚀生锈,避免了对电解液的污染,同时增加其使用寿命。工作原理:一种电解槽进液装置,本技术中电解板对电解液进电解处理,出液口排出贫化后的电解液,固定板为其它部件的安装提供固定和支撑,进液总管内流通电解液,流量控制阀控制进液总管内的电解液流量速率,进液分管将电解液输送至各个喷液管,同时喷液管与进液分管可进行相对转动动作,喷液管内的电解液由各个喷液孔喷向电解板,所述喷液管分布在所述电解板的左右两侧,从动齿轮转动可带动喷液管转动,调节杆可在固定板上转动,调节旋钮方便对调节杆进行转动操作,调节杆的转动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可带动从动齿轮转动,限位板限制了喷射管以调节杆为中心进行公转动作,使其只能发生自转动作,进液口与箱式进液器协同配合进液,传统下边进液的方式与箱式进液器协同配合进液,可以加快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解槽进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槽进液装置,包括电解槽主体(1)和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主体(1)的内部均匀设有电解板(3),所述电解槽主体(1)的右侧壁上部设有出液口(4),所述进液装置包括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解槽主体(1)的后侧壁上端,所述固定板(201)的前端面上设有进液总管(202),所述进液总管(202)的左端设有流量控制阀(203),所述进液总管(202)的下端面上均匀设有进液分管(204),所述进液分管(204)的下端均转动安装有喷液管(205),所述喷液管(205)的侧壁上竖直方向均匀排列有喷液孔(206),所述喷液管(205)分布在所述电解板(3)的左右两侧,所述喷液管(205)的上部外侧壁上键连接有从动齿轮(207),所述进液分管(204)后侧的所述固定板(201)中部均贯穿转动安装有调节杆(208),所述调节杆(208)的顶端均设有调节旋钮(209),所述调节杆(208)的下部外侧壁上键连接有主动齿轮(210),所述主动齿轮(210)与所述从动齿轮(207)之间啮合传动,所述调节杆(208)的下部与所述喷液管(205)之间通过限位板(211)连接,所述限位板(211)与所述调节杆(208)之间和所述限位板(211)与所述喷液管(205)之间均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槽进液装置,包括电解槽主体(1)和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主体(1)的内部均匀设有电解板(3),所述电解槽主体(1)的右侧壁上部设有出液口(4),所述进液装置包括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解槽主体(1)的后侧壁上端,所述固定板(201)的前端面上设有进液总管(202),所述进液总管(202)的左端设有流量控制阀(203),所述进液总管(202)的下端面上均匀设有进液分管(204),所述进液分管(204)的下端均转动安装有喷液管(205),所述喷液管(205)的侧壁上竖直方向均匀排列有喷液孔(206),所述喷液管(205)分布在所述电解板(3)的左右两侧,所述喷液管(205)的上部外侧壁上键连接有从动齿轮(207),所述进液分管(204)后侧的所述固定板(201)中部均贯穿转动安装有调节杆(208),所述调节杆(208)的顶端均设有调节旋钮(209),所述调节杆(208)的下部外侧壁上键连接有主动齿轮(210),所述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桂叶昕叶秀红赵胜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韵燕印刷版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