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整治用水植物增氧浮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81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1:07
一种河湖整治用水植物增氧浮体,包括浮体,所述浮体的中央位置设置有植物孔,所述植物孔的上端安装有与浮体相连接的网门,所述植物孔的下端安装有与浮体下表面相连接的凹型网槽,所述凹型网槽底部开设有填料孔;所述浮体的四周设置有防水区,所述防水区的顶部设置有防水盖,防水盖与浮体四周边缘位置相连接,防水盖与浮体的连接处安装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区内设置有电源和多个防水电机,电源与多个防水电机相连接,多个防水电机安装在防水区的底部,防水电机与防水区底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圈,所述防水电机从防水区底部延伸到防水区下方,防水区的底部向下延伸有隔绝板,防水电机末端连接有叶轮,通过加强水的流动性增加水中氧气的量。

A river lake regulation water plant aerator

A river water remediation plant aeration floating body comprises a floating body, the floating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plant hole, the upper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hole pla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oating body gate, lower the plant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groove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loating body network connection. The bottom of the concav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ller net hole; the periphery of the floa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proof area, the top of the water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proof cover and the waterproof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oating body around the edge position, the waterproof cover and the junction of the floating body is installed with a waterproof ring; the waterproof area set a power source and a plurality of waterproof motor, power supply and a waterproof motor connected to a motor installed in the waterproof waterproof area at the bottom, at the junction of the motor and the waterproof waterproof area at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proof ring, the waterproof waterproof motor from the area at the bottom extending to the waterproof area below The bottom of the waterproofing area is extended down with an isolated plate, and the end of the waterproof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mpeller. The amount of oxygen in the water is increased by strengthening the flow of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湖整治用水植物增氧浮体
本技术涉及河湖整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湖整治用的水植物增氧浮体。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改善河湖水质问题,会使用到生态碳纤维填料技术,生态碳纤维填料技术的技术原理为生物接触氧化法,即在河湖水面上种植水植物,水植物的底部引伸由生物碳纤维串联而成的填料,在生态纤维的底部填充少量负重物,使得生态纤维填料在水中自然下垂,碳纤维表面附着微生物膜,利用碳纤维上附着的微生物膜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分解水体中氮磷等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效果的同时还利于水植物的生长,美化河湖景观。但是由于碳纤维上的微生物膜需要氧气才能进行生物氧化作用,且水植物下的碳纤维一般处于自动漂浮散开的状态,若多个水植物聚集在一起时,碳纤维容易缠绕在一起,减少了微生物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导致净化效果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为水中增氧且能有效防止相邻水植物下的填料缠绕在一起的水植物增氧浮体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湖整治用水植物增氧浮体,包括浮体,所述浮体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中空的植物孔,所述植物孔的上端安装有与浮体相连接的网门,所述植物孔的下端安装有与浮体下表面相连接的凹型网槽,所述凹型网槽底部开设有填料孔;所述浮体的四周设置有防水区,所述防水区的顶部设置有防水盖,防水盖与浮体四周边缘位置相连接,防水盖与浮体的连接处安装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区内设置有电源和多个防水电机,电源与多个防水电机相连接,多个防水电机安装在防水区的底部,防水电机与防水区底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圈,所述防水电机从防水区底部延伸到防水区下方,防水区的底部向下延伸有隔绝板,防水电机末端连接有叶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浮体设置为塑料材质的柱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浮体的侧表面安装有泡沫塑料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网门与浮体通过锁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防水盖与浮体四周边缘位置通过锁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防水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在转动的同时带动位于流通区下方的水螺旋状流动,通过加强水的流动性增加水中氧气的量,促进生物氧化作用。同时流通区下方的螺旋状水柱起到隔离的作用,隔离相邻的填料靠近,避免填料缠绕在一起影响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浮体;2、植物孔;3、网槽;4、电机;5、叶轮;6、隔绝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河湖整治用水植物增氧浮体1,包括浮体1,所述浮体1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中空的植物孔2,所述植物孔2的上端安装有与浮体1上表面相连接的网门,所述网门与浮体1通过锁扣连接,所述植物孔2的下端安装有与浮体1下表面相连接的凹型网槽3,所述凹型网槽3底部开设有填料孔;在中空的植物孔2内放置水植物,水植物的根部限位在凹型网槽3内,浮体1的作用是固定水植物的位置,防止水植物脱离浮体1在水面上任意漂流,影响美观。网门的作用是能实现水植物的替换,在水植物需要替换时,将锁扣打开,将网门从浮体1上表面中分离,此时即可对植物孔2内的水植物进行替换,在替换完毕后将网门锁上,限制水植物发生移位。所述浮体1的侧表面安装有泡沫塑料块,泡沫塑料块能增加浮体1的浮力,避免水植物过重导致浮体1沉入水底。所述浮体1的四周设置有防水区,所述防水区的顶部设置有防水盖,防水盖与浮体1四周边缘位置相连接,防水盖与浮体1的连接处安装有防水圈,防水圈能防止水从防水盖渗入防水区内,同时防水盖的作用在于通过打开防水盖将电源进行跟换;所述防水区内设置有电源和多个防水电机4,电源可设置为电池或其他供电设备,电源与多个防水电机4相连接,多个防水电机4安装在防水区的底部,可将防水电机4设置为四个,四个防水电机4分别安装在防水区的正对的位置,起到平衡的作用。防水电机4与防水区底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圈,防止水从防水电机4与防水区底部的连接处渗入,影响电源的正常的工作。所述防水电机4从防水区底部延伸到防水区下方,防水电机4末端连接有叶轮5,防水电机4带动叶轮5转动的同时带动在防水区下方形成螺旋状水柱,螺旋状水柱的形成增加了水体的流动性,同时也增加了水体的氧含量,为碳纤维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同时位于浮体1四周的下方的螺旋状水柱能起到水墙的作用,用于隔绝相邻水植物的填料靠近,防止相邻水植物的碳纤维缠绕在一起,影响水质净化效果;所述防水区的底部向下延伸有隔绝板6,所述隔绝板6的作用在于防止碳纤维填料缠绕到叶轮5上,导致碳纤维填料造成损坏。所述浮体1设置为塑料材质的柱形结构,让浮体1漂浮在水面上的,同时也保证防水圈是可以起到防水效果的。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河湖整治用水植物增氧浮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湖整治用水植物增氧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所述浮体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中空的植物孔,所述植物孔的上端安装有与浮体相连接的网门,所述植物孔的下端安装有与浮体下表面相连接的凹型网槽,所述凹型网槽底部开设有填料孔;所述浮体的四周设置有防水区,所述防水区的顶部设置有防水盖,防水盖与浮体四周边缘位置相连接,防水盖与浮体的连接处安装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区内设置有电源和多个防水电机,电源与多个防水电机相连接,多个防水电机安装在防水区的底部,防水电机与防水区底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圈,所述防水电机从防水区底部延伸到防水区下方,防水区的底部向下延伸有隔绝板,防水电机末端连接有叶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整治用水植物增氧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所述浮体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中空的植物孔,所述植物孔的上端安装有与浮体相连接的网门,所述植物孔的下端安装有与浮体下表面相连接的凹型网槽,所述凹型网槽底部开设有填料孔;所述浮体的四周设置有防水区,所述防水区的顶部设置有防水盖,防水盖与浮体四周边缘位置相连接,防水盖与浮体的连接处安装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区内设置有电源和多个防水电机,电源与多个防水电机相连接,多个防水电机安装在防水区的底部,防水电机与防水区底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康辉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