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全杏林专利>正文

一种群钻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4265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2:58
一种群钻组合结构,尤特指群钻本体的上方设有气缸本体,群钻本体的下方设有固定座,气缸本体的内部设有椭圆形气室,做为容设弹簧与椭圆形活塞之用,由弹簧向上推顶椭圆形活塞,同时利用椭圆形气室与椭圆形活塞的表面积较一般呈圆形的表面积大,所能承受的重量愈重,借此增大钻头钻孔时的力量,确保群钻的加工深度。

A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a population drill

A group drill combination structure, especially above the specified group dri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body, below the group dri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eat is arranged inside the oval chamber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a spring is arranged to do contain the oval piston, a spring pushes upwards to oval piston, while the oval chamber and oval piston the surface area is generally circular surface, which can bear the weight of the heavier, thereby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drill bit, drill to ensure the depth of processing gro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群钻组合结构
本技术具有增大钻孔力量确保加工深度的群钻组合结构,主要是应用于可以增大钻头在钻孔时力量,确保群钻的加工深度,以及在群钻回程时快速排气,以便进行下一次钻孔加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群钻组合结构,所使用的气缸本体呈圆形,由于圆形的表面积较小,所能承受的重量也较轻,无法增加钻头钻孔时的力量,经常造成加工深度不够的情形发生。另外,传统习用的群钻组合结构,由于气缸本体没有设置快速排气结构,使得钻头在完成钻孔之后,气缸本体无法快速释压,导致弹簧的弹力无法快速将活塞与主轴向上退回原来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次钻孔加工,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人目前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设计,累积多年的实务经验与心得,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群钻组合结构所既存的问题与缺失,积极地投入创新与改良的精神,所完成的具有增大钻孔力量确保加工深度的群钻组合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群钻组合结构:群钻本体的上方设有气缸本体,群钻本体的下方设有一固定座,群钻本体与固定座内部设有多个贯穿且对应的第一轴室与第二轴室,群钻本体与固定座在多个第一轴室与多个第二轴室枢设多个互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内部贯穿设有一垂直钻柱槽轴,垂直钻柱槽轴的下方处设有一接头,借以插设固定一钻头,传动齿轮与垂直钻柱槽轴的间设有互相啮合的内棘齿与外棘齿,让垂直钻柱槽轴可以上下位移并带动钻头旋转。气缸本体对应于群钻本体的多个第一轴室处设有多个椭圆形气室,椭圆形气室可供弹簧与椭圆形活塞容设其中,在停止输入加压空气时由弹簧向上推顶椭圆形活塞恢复原位,椭圆形活塞的一侧设有一轴孔,做为垂直钻柱槽轴的上端枢结固定之用,轴孔的上方设有一活塞密封盖,气缸本体的顶部设有气缸盖体,气缸盖体锁固于群钻本体上,气缸盖体的底部对应于多个椭圆形气室处设有多个椭圆形突缘,多个椭圆形突缘的外部设有多个椭圆形气密垫圈,借以密封住椭圆形气室,气缸盖体对应于多个椭圆形突缘的中心处设有多个螺孔,做为加压空气输入之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气缸本体在气缸盖体的螺孔处设有一气缸快速排气密封盖,气缸快速排气密封盖的上方设有一进气口,进气口的下方处设有一容置槽,容置槽设有一密封盖,容置槽的周围设有多个进气孔,容置槽的中心设有一凸部,凸部的中心设有一轴孔,轴孔的径向处设有多个排气孔,密封盖呈上窄、下宽的圆锥状,密封盖的外径小于容置槽的内径,借以罩设于容置槽的凸部中,进气时,利用密封盖密封住凸部的轴孔,由多个进气孔进气,完成钻孔之后,密封盖向上移位,由凸部的轴孔与多个排气孔快速排出,最后由弹簧的弹力将活塞与垂直钻柱槽轴向上退回原来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椭圆形活塞的下方处设有一轴套,做为弹簧的一端套设顶抵之用,第一轴室上方的内壁处设有一行程定位环,做为弹簧的另一端顶抵之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椭圆形活塞外壁的上、下处设有一椭圆形耐磨圈与一椭圆形密封圈。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齿轮底部的内壁处设有一防尘盖、一弹性卡圈与一V型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气缸本体的上方设有椭圆形气室,可供容设横断截面呈椭圆形的活塞,利用椭圆形气室与活塞的表面积较一般呈圆形的表面积大,依据压力等于重量除以面积的公式(P=F/A)得知当表面积愈大,所能承受的重量愈重,借此达到增大钻头钻孔时的力量,确保群钻的加工深度,具有功效上的增进。技术的有益效果还在于:气缸本体的顶部设有一气缸快速排气密封盖,气缸快速排气密封盖的上方设有一进气口,进气口的下方处设有一容置槽,容置槽设有一密封盖,容置槽的周围设有多个进气孔,容置槽的中心设有一凸部,凸部的中心设有一轴孔,轴孔的径向处设有多个排气孔,密封盖的纵向剖面呈ㄇ字型,密封盖呈上窄下宽的圆锥状,密封盖的外径小于容置槽的内径,借以罩设于容置槽的凸部中,进气时,利用密封盖密封住凸部的轴孔,由多个进气孔进气,完成钻孔之后,密封盖向上移位,由凸部的轴孔与多个排气孔快速排出,最后由弹簧的弹力将椭圆形活塞与垂直钻柱槽轴向上退回原来位置,让CNC排钻组在完成钻孔之后,气缸本体可以快速排气,以便进行下一次钻孔加工,工作效率高,具有功效上的增进。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本技术传动齿轮、椭圆形活塞、垂直钻柱槽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正视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图4的A-A剖面示意图。图6:图5的Y-Y剖面示意图。图7:本技术气缸盖体与椭圆形气密垫圈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8:本技术气缸盖体与椭圆形气密垫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本技术的钻孔状态示意图。图10:图9的M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图9的E-E剖面示意图。图12:本技术的快速排气状态示意图。图13:图12的P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图12的R-R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钻头10群钻本体11固定座12第一轴室13第二轴室14行程定位环15防尘盖16弹性卡圈17V型环20气缸本体21椭圆形气室22气缸盖体23椭圆形突缘24椭圆形气密垫圈25螺孔30传动齿轮31内棘齿40椭圆形活塞41轴孔42椭圆形耐磨圈43椭圆形密封圈44轴套45卡环46活塞密封盖50垂直钻柱槽轴51外棘齿52接头53螺孔60气缸快速排气密封盖61外螺纹62进气口63容置槽64进气孔65凸部66轴孔67排气孔70密封盖M马达S弹簧P螺丝B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深入了解本技术的构造内容以及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兹列举一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介绍说明如下:一种具有增大钻孔力量确保加工深度的群钻组合结构,敬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立体分解与传动齿轮、椭圆形活塞、垂直钻柱槽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与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的正视立体组合、图4的A-A剖面与图5的Y-Y剖面示意图。以及图7、图8所示:本技术气缸盖体与椭圆形气密垫圈的立体与立体分解示意图。主要包括:群钻本体10、气缸本体20、传动齿轮30、椭圆形活塞40、垂直钻柱槽轴50、气缸快速排气密封盖60与密封盖70;其中:群钻本体10的下方设有一固定座11,群钻本体10与固定座11内部设有多个贯穿且对应的第一轴室12与第二轴室13,群钻本体10的上方设有多个气缸本体20,群钻本体10与固定座11在多个第一轴室12与多个第二轴室13的内壁处分别利用二轴承B枢结设置多个传动齿轮30,让多个传动齿轮30可以互相彼此啮合传动,第一轴室12在轴承B上方的内壁处设有一行程定位环14,行程定位环14上可供套设一弹簧S,由弹簧S向上推顶一椭圆形活塞40,第二轴室13在轴承B下方的内壁处设有一防尘盖15、一弹性卡圈16与一V型环17;气缸本体20对应于多个第一轴室12处设有多个椭圆形气室21,椭圆形气室21可供弹簧S与椭圆形活塞40容设其中,利用椭圆形气室21的表面积较一般呈圆形的表面积大,依据压力等于重量除以面积的公式(P=F/A)得知当表面积愈大,所能承受的重量愈重,借此达到增大钻头钻孔时的力量,气缸本体20的顶部设有一气缸盖体22,气缸盖体22由多个螺丝P锁结固定于群钻本体10,气缸盖体22的底部对应于多个椭圆形气室21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群钻组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群钻组合结构,主要在于:群钻本体的上方设有气缸本体,所述群钻本体的下方设有一固定座,所述群钻本体与固定座内部设有多个贯穿且对应的第一轴室与第二轴室,所述群钻本体与固定座在多个第一轴室与多个第二轴室枢设多个互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内部贯穿设有一垂直钻柱槽轴,所述垂直钻柱槽轴的下方处设有一接头,借以插设固定一钻头,所述传动齿轮与垂直钻柱槽轴之间设有互相啮合的内棘齿与外棘齿,使所述垂直钻柱槽轴能够上下位移并带动钻头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本体对应于群钻本体的多个第一轴室处设有多个椭圆形气室,所述椭圆形气室可供弹簧与椭圆形活塞容设其中,在停止输入加压空气时由所述弹簧向上推顶椭圆形活塞恢复原位,所述椭圆形活塞的一侧设有一轴孔,做为垂直钻柱槽轴的上端枢结固定之用,所述轴孔的上方设有一活塞密封盖,所述气缸本体的顶部设有气缸盖体,所述气缸盖体锁固于群钻本体上,所述气缸盖体的底部对应于多个椭圆形气室处设有多个椭圆形突缘,所述多个椭圆形突缘的外部设有多个椭圆形气密垫圈,借以密封住椭圆形气室,所述气缸盖体对应于多个椭圆形突缘的中心处设有多个螺孔,做为加压空气输入之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群钻组合结构,主要在于:群钻本体的上方设有气缸本体,所述群钻本体的下方设有一固定座,所述群钻本体与固定座内部设有多个贯穿且对应的第一轴室与第二轴室,所述群钻本体与固定座在多个第一轴室与多个第二轴室枢设多个互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内部贯穿设有一垂直钻柱槽轴,所述垂直钻柱槽轴的下方处设有一接头,借以插设固定一钻头,所述传动齿轮与垂直钻柱槽轴之间设有互相啮合的内棘齿与外棘齿,使所述垂直钻柱槽轴能够上下位移并带动钻头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本体对应于群钻本体的多个第一轴室处设有多个椭圆形气室,所述椭圆形气室可供弹簧与椭圆形活塞容设其中,在停止输入加压空气时由所述弹簧向上推顶椭圆形活塞恢复原位,所述椭圆形活塞的一侧设有一轴孔,做为垂直钻柱槽轴的上端枢结固定之用,所述轴孔的上方设有一活塞密封盖,所述气缸本体的顶部设有气缸盖体,所述气缸盖体锁固于群钻本体上,所述气缸盖体的底部对应于多个椭圆形气室处设有多个椭圆形突缘,所述多个椭圆形突缘的外部设有多个椭圆形气密垫圈,借以密封住椭圆形气室,所述气缸盖体对应于多个椭圆形突缘的中心处设有多个螺孔,做为加压空气输入之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继雄
申请(专利权)人:全杏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