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二氢-8-羟基-1-氢-2-苯并吡喃-1-衍生物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06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从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代谢物中分离提取的3,4二氢8羟基1氢2苯并吡喃1衍生物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用从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代谢物中分离提取的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冻干纯品,溶解于无菌水中,配成1000μg/ml的母液,再分别用PDA培养基稀释成浓度为0.20μg/ml~20μg/ml。该方法所使用的苯并吡喃衍生物提取工艺简单,其产生菌易于大批培养;苯并吡喃衍生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特别对植物疫霉属真菌抑菌活性最强;该化合物首次用于抑制农业上的植物病原真菌,其抑菌活性强,使用方便、安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Xenorhabdus nematophila var.pekingensis)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的用途。具体说,涉及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Xenorhabdus nemotophilus var.pekingensis,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菌株保藏号1173)代谢物中分离提取的3,4二氢8羟基1氢2苯并吡喃1衍生物-Xenocoumacinsl,此化合物1989年Gregson等申报了新结构专利(WO86/01509,United state patent 4,837,222),其结构式为C22H34N5O6,在专利中进行了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scbericb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巨大芽孢杆菌仁(Bacillus megaterium)、干燥分枝杆菌(Corynebacterium xerosis)、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金黄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从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代谢物中分离提取的3,4二氢8羟基1氢2苯并吡喃1衍生物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芬杨怀文简恒朱昌雄刘峥黄武仁袁京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