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防盗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防盗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防盗门是一种安装在房屋侧壁上,防止恶意进入以对房屋安全造成威胁,从而对房屋进行一定保护的装置,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防盗门包括门框、门板、两组把手、凸块、锁芯和锁孔,所述门框上设置有通口,门框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凹槽,门板的右端铰接于所述通口的右侧壁上,门板内设置有工作腔,门板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开口,并且开口与工作腔相通,所述凸块由开口处伸出至工作腔外侧,所述锁芯安装在工作腔中,门板的前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锁孔安装在通孔上,并且锁孔与锁芯连接,所述两组把手分别安装在门板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上,所述凸块插入至凹槽中;这种防盗门在使用时,凸块插入之凹槽中,将与锁芯配套的钥匙由锁孔插入,钥匙进入锁芯,钥匙上的特殊凹槽将锁芯内的锁栓顶起带动起发生相应位移,解除锁芯内锁栓的锁定心态,带动凸块横向位移,使其由凹槽内移动至凹槽外侧,手动拉动把手带动门板打开即可;然而,这种防盗门在使用中发现,其易因受到锁孔外侧的特殊破坏导致其锁芯发生故障,易使门板发生非正常开启,安全性较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防盗门,包括门框(1)、门板(2)和两组把手(3),所述门框(1)上设置有通口,门框(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凹槽,门板(2)的右端铰接于所述套孔的右侧壁上,门板(2)内设置有工作腔,门板(2)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开口,并且开口与工作腔相通,所述两组把手(3)分别安装在门板(2)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上,;其特征在于,凹槽内设置有卡柱,还包括指纹识别器(4)、壳体(5)、两组电磁铁(6)、第一套管(7)、第二套管(8)、第一伸缩杆(9)、第二伸缩杆(10)、锁条(11)、锁板(12)、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4),指纹识别器(4)安装在把手(3)上,并且指纹识别器(4)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盗门,包括门框(1)、门板(2)和两组把手(3),所述门框(1)上设置有通口,门框(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凹槽,门板(2)的右端铰接于所述套孔的右侧壁上,门板(2)内设置有工作腔,门板(2)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开口,并且开口与工作腔相通,所述两组把手(3)分别安装在门板(2)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上,;其特征在于,凹槽内设置有卡柱,还包括指纹识别器(4)、壳体(5)、两组电磁铁(6)、第一套管(7)、第二套管(8)、第一伸缩杆(9)、第二伸缩杆(10)、锁条(11)、锁板(12)、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4),指纹识别器(4)安装在把手(3)上,并且指纹识别器(4)与两组电磁铁(6)均通过电路电连接,壳体(5)安装在工作腔中所述壳体(5)内设置有锁腔,所述第一套管(7)和第二套管(8)均安装在锁腔的后侧壁上,所述两组电磁铁(6)分别安装在第一内套管内的顶端和第二套内的左端,所述第一伸缩杆(9)的顶端插入并套装至第一套管(7)的底端内部,第二伸缩杆(10)的左端插入并套装至第二套管(8)的右端内部,第一伸缩杆(9)的底端设置有通孔,锁条(11)的左端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穿过通孔并且通孔套设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左端与第二伸缩杆(10)的右端连接,壳体(5)的顶壁和底壁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块(15)和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上设置有套孔,所述第二连杆穿过套孔,上固定块(15)的底端和下固定块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弹簧,第一套管(7)的底端和第二套管(8)的右端分别连接有两组缓冲弹簧,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4)均设置在锁腔的后侧壁上,所述锁条(11)可滑动安装在第一转轴(1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天天,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翔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