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铅芯隔震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铅芯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财产设施带来巨大的损伤甚至破坏,建筑隔震支座技术是近年来抗震防灾的有效措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筑隔震支座包括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滑动摩擦隔震支座、组合隔震支座、滚轴或滚珠隔震支座等,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作为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一种,铅是在天然橡胶支座的中心压入铅芯构成的,铅芯压入后与橡胶支座融为一体追随剪切变形,这种支座是由橡胶支座安定的复原装置和铅的能量吸收装置所构成的阻尼机构一体型的隔震装置。铅芯橡胶支座凭借其优良的力学性能,较为简单的构造和高性价比,已经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现有技术的铅芯隔震支座绝大部分采用单铅芯,过大的铅芯直径难以保障隔震支座质量的稳定性,并且铅芯集中于中心位置,难以发挥橡胶对铅芯的约束作用,因此,开发多铅芯、新型结构的隔震支座进一步提升隔震支座的早期刚度、性能的稳定性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铅芯隔震支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铅芯隔震支座,包括上连接钢板、橡胶套、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铅芯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钢板、橡胶套、下连接钢板、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左右对称排列;所述第一芯体的外侧面为半圆柱形的弧面,第一芯体的内侧面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第二芯体的外侧面为半圆柱形的弧面,第二芯体的内侧面为与第一芯体相适配的平面或曲面;所述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通过各自内侧的平面或曲面相互连接,且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的外侧面拼接成一个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外面套有橡胶套;所述第一芯体包括第一上封板、第一钢板、第一橡胶板、棒状铅芯、第一下封板;复数片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一橡胶板相间地横向重叠设置在第一上封板与第一下封板之间,且从第一上封板至第一下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铅芯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钢板、橡胶套、下连接钢板、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左右对称排列;所述第一芯体的外侧面为半圆柱形的弧面,第一芯体的内侧面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第二芯体的外侧面为半圆柱形的弧面,第二芯体的内侧面为与第一芯体相适配的平面或曲面;所述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通过各自内侧的平面或曲面相互连接,且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的外侧面拼接成一个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外面套有橡胶套;所述第一芯体包括第一上封板、第一钢板、第一橡胶板、棒状铅芯、第一下封板;复数片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一橡胶板相间地横向重叠设置在第一上封板与第一下封板之间,且从第一上封板至第一下封板贯通地设置2个的插孔,插孔内插有棒状铅芯;所述第二芯体包括第二上封板、第二钢板、第二橡胶板、棒状铅芯、第二下封板;复数片所述第二钢板和第二橡胶板相间地横向重叠设置在第二上封板与第二下封板之间,且第二芯体从第二上封板至第二下封板设置有两个通孔,通孔内插入棒状铅芯;所述上连接钢板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上封板、第二上封板连接,下连接钢板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下封板、第二下封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铅芯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第一芯体中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一橡胶板的数量相等,且第二芯体中所述第二钢板和第二橡胶板的数量也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克伟,刘建华,崔建华,刘旋,刘运林,陈东,马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