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三阶非线性光学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1940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四硫代钼酸铵和碘化亚铜加入到N‑甲基‑2‑吡咯烷酮中搅拌制得溶液;并在该溶液上层加入缓冲层,然后在缓冲层上方加入碘化钾与二苯并十八冠六制得的溶液;密封后经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晶体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为:获得一种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笼型簇基晶体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阶非线性光学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二
技术介绍
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激光激发材料发现了光电效应、倍频效应、双光子吸收等非线性光学现象,利用这些效应研制出的非线性光学器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光信息处理、光存储、光计算及激光仪器、激光医疗、测距与定向能武器等许多方面。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一直以高的非线性光学系数、强的非线性响应、好的环境稳定性和高品质的材料性能为目标,并在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有机小分子非线性光学材料等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随着对W(Mo)/S/Cu(Ag)簇基配位聚合物结构和性能探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此类化合物可表现出优异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其来源主要是簇构造单元中金属原子和有机配体形成的离域体系。所以影响W(Mo)/S/Cu(Ag)簇基配位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因素有簇构造单元的构型、有机配体的结构以及簇金属骨架的连接方式等。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晶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式为所述晶体材料结构如图1所示,属于阴阳离子型零维结构。阳离子由一个dibenzo-18-crown-6(二苯并十八冠六)螯合的钾离子,然后分别与一个或两个NMP(N-甲基-2-吡咯烷酮)配位而成。阴离子[Mo8S32Cu12]4-为二十核笼型簇结构。实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1将四硫代钼酸铵和碘化亚铜加入到N-甲基-2-吡咯烷酮中搅拌制得溶液;1.2将碘化钾与二苯并十八冠六(dibenzo-18-crown-6)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制得溶液;1.3将步骤1.1中制得的溶液置于反应试管中并在其上层加入适量的N-甲基-2-吡咯烷酮作为缓冲层,然后将步骤1.2中制得的溶液缓慢加到缓冲层的上方,密封经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所述晶体材料。本专利技术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反应起始物四硫代钼酸铵,碘化亚铜,碘化钾和二苯并十八冠六的摩尔比为1:1~2:0.5~1.5:0.5~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合成简便、条件温和、易于控制;(2)合成的原料价廉易得;(3)得到的产物产率较高;(4)材料的化学、光学稳定性好。(5)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较好。四附图说明图1:晶体材料的阴阳离子结构图。图2:晶体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吸收和折射图。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晶体材料在532nm激光照射下有明显的三阶非线性吸收和折射信号,其吸收系数与折射系数分别为2.2×10-11mW-1和-5×10-18m2W-1,超极化率为8.7×10-29esu。图3:所制备的晶体材料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晶体材料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样与理论计算的X-射线衍射图样基本相一致,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晶体材料具有很高的纯度。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0.4毫摩尔四硫代钼酸铵和0.6毫摩尔碘化亚铜加入3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溶剂中,搅拌制得橙红色澄清溶液;第二步,将0.2毫摩尔碘化钾与0.2毫摩尔二苯并十八冠六加入到5毫升异丙醇溶剂中,搅拌至溶解制得无色溶液。第三步,将第一步中的橙红溶液置于反应试管的下层并加入0.5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作缓冲层,然后将第二步中制得的无色溶液缓慢加入到缓冲层的上方,密封经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所述晶体材料。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测试:把制备的晶体材料研磨成粉末状,取1mg粉末样品于10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中,超声使其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在脉宽4ns,波长532nm的激光光束下进行Z-扫描测试。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0.4毫摩尔四硫代钼酸铵和0.6毫摩尔碘化亚铜加入3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溶剂中,搅拌制得橙红色澄清溶液;第二步,将0.3毫摩尔碘化钾与0.3毫摩尔二苯并十八冠六加入到5毫升乙腈溶剂中,搅拌至溶解制得无色溶液。第三步,将第一步中的橙红溶液置于反应试管的下层并加入0.5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作缓冲层,然后将第二步中制得的无色溶液缓慢加入到缓冲层的上方,密封经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所述晶体材料。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测试:把制备的晶体材料研磨成粉末状,取1mg粉末样品于10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中,超声使其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在脉宽4ns,波长532nm的激光光束下进行Z-扫描测试。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0.4毫摩尔四硫代钼酸铵和0.7毫摩尔碘化亚铜加入3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溶剂中,搅拌制得橙红色澄清溶液;第二步,将0.3毫摩尔碘化钾与0.3毫摩尔二苯并十八冠六加入到5毫升异丙醇溶剂中,搅拌至溶解制得无色溶液。第三步,将第一步中的橙红溶液置于反应试管的下层并加入0.5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作缓冲层,然后将第二步中制得的无色溶液缓慢加入到缓冲层的上方,密封经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所述晶体材料。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测试:把制备的晶体材料研磨成粉末状,取1mg粉末样品于10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中,超声使其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在脉宽4ns,波长532nm的激光光束下进行Z-扫描测试。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0.4毫摩尔四硫代钼酸铵和0.6毫摩尔碘化亚铜加入3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溶剂中,搅拌制得橙红色澄清溶液;第二步,将0.4毫摩尔碘化钾与0.4毫摩尔二苯并十八冠六加入到6毫升异丙醇溶剂中,搅拌至溶解制得无色溶液。第三步,将第一步中的橙红溶液置于反应试管的下层并加入0.5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作缓冲层,然后将第二步中制得的无色溶液缓慢加入到缓冲层的上方,密封经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所述晶体材料。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测试:把制备的晶体材料研磨成粉末状,取1mg粉末样品于10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中,超声使其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在脉宽4ns,波长532nm的激光光束下进行Z-扫描测试。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0.4毫摩尔四硫代钼酸铵和0.6毫摩尔碘化亚铜加入3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溶剂中,搅拌制得橙红色澄清溶液;第二步,将0.4毫摩尔碘化钾与0.4毫摩尔二苯并十八冠六加入到5毫升乙腈溶剂中,搅拌至溶解制得无色溶液。第三步,将第一步中的橙红溶液置于反应试管的下层并加入0.5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作缓冲层,然后将第二步中制得的无色溶液缓慢加入到缓冲层的上方,密封经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所述晶体材料。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测试:把制备的晶体材料研磨成粉末状,取1mg粉末样品于10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中,超声使其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在脉宽4ns,波长532nm的激光光束下进行Z-扫描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三阶非线性光学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

【技术保护点】
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将四硫代钼酸铵和碘化亚铜加入到N‑甲基‑2‑吡咯烷酮中搅拌制得溶液;(1.2)将碘化钾与二苯并十八冠六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制得溶液;(1.3)将步骤1.1中制得的溶液置于反应试管中并在其上层加入适量的N‑甲基‑2‑吡咯烷酮作为缓冲层,然后将步骤1.2中制得的溶液缓慢加到缓冲层的上方,密封经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所述晶体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Mo/Cu/S笼型簇基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将四硫代钼酸铵和碘化亚铜加入到N-甲基-2-吡咯烷酮中搅拌制得溶液;(1.2)将碘化钾与二苯并十八冠六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制得溶液;(1.3)将步骤1.1中制得的溶液置于反应试管中并在其上层加入适量的N-甲基-2-吡咯烷酮作为缓冲层,然后将步骤1.2中制得的溶液缓慢加到缓冲层的上方,密封经结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方冯姣阳吴俊洁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