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明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絮状萃取分离锌钴离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1910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絮状萃取分离锌钴离子的方法,涉及萃取分离技术领域。一种絮状萃取分离锌钴离子的方法包括:用硝酸或硫酸浸出含锌钴废渣,得到浸出液;在浸出液中加入锌粉,去除杂质成分后得到净化液;用碱性试剂调节净化液的pH值,得到絮状悬浊液,将絮状悬浊液和含有P204的萃取有机相混合,经萃取反应得到负载有机相和萃余液,萃余液用于回收钴;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得到锌离子溶液,然后回收锌。加入碱性试剂,使金属离子转变为氢氧化物絮状沉淀,氢氧化物絮状沉淀比表面积大、具有很高比表面能和化学反应活性,能够与酸性的P204迅速发生萃取反应,单级萃取率高,萃取反应彻底,P204用量少,分离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 flocculation extraction method for separation of zinc and cobalt 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絮状萃取分离锌钴离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萃取分离
,且特别涉及一种絮状萃取分离锌钴离子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元素,具有熔点高、耐磨性好、强度高、磁性强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国防、原子能、航天、电子、化工、医疗等行业。目前我国钴矿资源稀少,以浸出—萃取—电积的工艺流程回收含钴废料中的钴是缓解钴资源稀缺的重要途径。含锌钴废渣是一种重要的含钴废料,在其回收钴的过程中,锌钴分离效果对钴的回收率以及钴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锌钴分离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pH为0.5~6),以P507或P204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分离。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当采用P507为萃取剂时,锌钴分离效果通常较好,但P507价格昂贵,导致生产成本过高;而采用P204为萃取剂时,虽然P204比较廉价,但其萃取能力较差,需要使用大量的萃取剂以及很高的萃取级数才能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如在pH为0.5~4的条件下,P204浓度为1.0mol/L、萃取级数为20才能实现锌钴离子的有效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絮状萃取分离锌钴离子的方法,此方法萃取流程简单、易操作,以P204为萃取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絮状萃取分离锌钴离子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絮状萃取分离锌钴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酸浸出:用硝酸或硫酸浸出含锌钴废渣,得到浸出液;S2,锌粉净化:在所述浸出液中加入锌粉,去除杂质成分后得到净化液;S3,絮状萃取分离:用碱性试剂调节所述净化液的pH值,得到絮状悬浊液,将所述絮状悬浊液和萃取有机相混合,经萃取反应得到负载有机相和萃余液,其中,所述萃取有机相中的萃取剂为P204;S4,反萃:对所述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得到锌离子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状萃取分离锌钴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酸浸出:用硝酸或硫酸浸出含锌钴废渣,得到浸出液;S2,锌粉净化:在所述浸出液中加入锌粉,去除杂质成分后得到净化液;S3,絮状萃取分离:用碱性试剂调节所述净化液的pH值,得到絮状悬浊液,将所述絮状悬浊液和萃取有机相混合,经萃取反应得到负载有机相和萃余液,其中,所述萃取有机相中的萃取剂为P204;S4,反萃:对所述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得到锌离子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状萃取分离锌钴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将所述净化液的pH值调节至7~8.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状萃取分离锌钴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碱性试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状萃取分离锌钴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萃取有机相还包括稀释剂,所述稀释剂选自磺化煤油或无水煤油的一种或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李奇勇何丽钦吴婷婷包云江张杭郑佳佳付春英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