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1445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动物监控系统,包括多个前端模块、多个后端模块和云端模块;前端模块对设定范围内的景物进行监控,当有移动目标进入监控范围,则进行录像生成原始图像;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和存储;后端模块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动态分析、动物类别识别、动物数量、动物年龄预估和动物活动规律分析,将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写入数据库进行存储;云端模块结合先前接收到的数据,将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汇总,以数据报表、图表、曲线和分布地图形式进行呈现,对归纳汇总的数据进行保存和发送至设定的用户。实现数据处理和分析,呈现动物种群类别、数量和活动规律,为有关部门调控野生物种平衡、野生物种调研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Wildlife monitor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ld animal monitoring system, including multiple front-end module, multiple backend module and cloud module; the front-end module to monitor the setting range of the scene, when a moving target into the monitoring range, then generate the original video image; the original image is processed and stored on the image backend module; after treatment by dynamic analysis, animal identification, animal animal category number, age estimation and animal activity rules, will be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obtained were collected, stored into the database; the cloud module combined with received prior data,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summarized, with data reports, charts, curves and distribution the map in the form of rendering, save and send to the set of user data summary.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showing the classification, quantity and activity rule of animal population, providing strong data support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regulate wild species balance and wild species resear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生动物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陆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野生动物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野生动物监控系统作为野生动物监控设备,常被用于对野生动物进行检测,为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狩猎规范化组织提供准确可靠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成熟度等信息,以人为参与保护珍贵、濒危的陆生、两栖野生动物及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将过剩种群提供给狩猎规范化组织,人为控制其增长速度;目前市面上的野生动物监控系统不具备数据处理功能,不能满足野生动物监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数据处理功能,为保护珍贵濒危物种和控制物种泛滥成灾提供有力数据支撑的野生动物监控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生动物监控系统,包括多个前端模块、多个后端模块和云端模块,每一个所述后端模块均与多个所述前端模块无线连接;所述云端模块与多个后端模块连接;所述前端模块对设定范围内的景物进行监控,当有移动目标进入监控范围,则进行录像,生成原始图像;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和存储,将处理后的图像传输至后端模块;还根据控制命令调整录像方向;所述后端模块接收多个前端模块处理后的图像,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动态分析、动物类别识别、动物数量、动物年龄预估和动物活动规律分析,将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写入数据库进行存储;还将分析得到的数据传输至云端模块;还生成控制命令,将控制命令传输至前端模块;所述云端模块接收多个后端模块分析得到的数据,结合先前接收到的数据,将数据进行归纳汇总,以数据报表、图表、曲线和分布地图形式呈现动物种群类别、数量和活动规律,同时对归纳汇总的数据进行保存;还向设定的用户发送对应的数据。其中,所述前端模块包括移动侦测单元、全天候监控单元、图像处理压缩单元、图像存储单元和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所述移动侦测单元、全天候监控单元、图像处理压缩单元和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图像存储单元与所述图像处理压缩单元连接;所述定向天线与所述后端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移动侦测单元对监控范围内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有移动目标,则生成启动信号传输至全天候监控单元;所述全天候监控单元根据启动信号进行启动,对监控范围内进行录像,生成原始图像传输至图像处理压缩单元;还根据控制命令调整录像方向;所述图像处理压缩单元对原始图像进行目标增强、降噪和去除冗余数据,再进行图像压缩,生成处理后的图像分别传输至图像存储单元和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所述图像存储单元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存储;所述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将处理后的图像通过第一定向天线传输至后端模块;还将控制命令通过图像存储单元和图像处理压缩单元传输至全天候监控单元。其中,所述前端模块还包括自然能发电充电单元和电能储存单元,所述自然能发电充电单元与电能储存单元连接;所述电能储存单元分别与移动侦测单元、全天候监控单元、图像处理压缩单元、图像存储单元和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连接;所述自然能发电充电单元将光能、声能、热能、磁能或生物能转化为电能,将生成的电能传输至电能储存单元;当电能储存单元蓄电满了以后,停止向电能储存单元传输电能;所述电能储存单元蓄积电能,将电能分别传输至移动侦测单元、全天候监控单元、图像处理压缩单元、图像存储单元和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为移动侦测单元、全天候监控单元、图像处理压缩单元、图像存储单元和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供电。其中,所述后端模块包括无线图像接收单元、网络交换机、处理器单元、本地存储单元和后端服务器;所述无线图像接收单元、网络交换机、处理器单元、本地存储单元和后端服务器依次连接;所述无线图像接收单元通过第二定向天线与所述第一定向天线无线连接;所述后端服务器通过网络与所述云端模块连接;所述无线图像接收单元通过第二定向天线接收处理后的图像,并将处理后的图像通过网络交换机传输至处理器单元;所述处理器单元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动态分析、动物类别识别、动物数量、动物年龄预估和动物活动规律分析;将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写入本地存储单元中进行存储;所述后端服务器构建数据库,从本地存储单元中获取分析得到的数据,通过数据库有序将分析得到的数据存储至本地存储单元中,同时对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还录入前端模块的位置信息,生成位置地图;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和位置地图生成控制命令,将控制命令通过无线图像接收单元、网络交换机、处理器单元、本地存储单元传输至前端模块;还将分析得到的数据传输至云端模块。其中,所述无线图像接收单元、网络交换机、处理器单元、本地存储单元和后端服务器均与外部供电系统连接。其中,所述云端模块包括云服务器、分类汇总管理单元、存储矩阵单元、大数据分析单元和数据分发管理单元;所述云服务器、分类汇总管理单元、存储矩阵单元、大数据分析单元和数据分发管理单元依次连接,所述云服务器通过网络与所述后端服务器连接;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多个后端模块分析得到的数据,将分析得到的数据通过分类汇总管理单元进行分类归纳汇总,将得到的分类归纳汇总数据传输至存储矩阵单元中进行存储;结合先前接收到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单元进行数据分析,将分析结果以数据报表、图表、曲线和分布地图形式呈现动物种群类别、数量和活动规律;所述数据分发管理单元还通过网络将分类归纳汇总的数据向设定的用户发送对应的数据。其中,所述云端模块还包括用户管理单元,所述用户管理单元录入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权限设定,生成权限信息;将用户信息、权限信息传输至数据分发管理单元,所述数据分发管理单元根据用户信息、权限信息调取存储矩阵单元中的分类归纳汇总数据,将分类归纳汇总数据按照用户的权限向用户传输设定的分类归纳汇总数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野生动物监控系统的多个前端模块、多个后端模块和云端模块协调运作,实现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数据报表、图表、曲线和分布地图形式呈现动物种群类别、数量和活动规律,为有关部门可从宏观层面整体调控野生物种平衡、野生物种调研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有关部门能根据数据保护珍贵濒危物种,也能控制泛滥成灾的物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野生动物监控系统的模块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前端模块的模块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端模块的模块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云端模块的模块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前端模块2、后端模块3、云端模块101、移动侦测单元102、全天候监控单元103、图像处理压缩单元104、图像存储单元105、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106、自然能发电充电单元107、电能储存单元201、无线图像接收单元202、网络交换机203、处理器单元204、本地存储单元205、后端服务器301、云服务器302、分类汇总管理单元303、存储矩阵单元304、大数据分析单元305、数据分发管理单元306、用户管理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一种野生动物监控系统,包括多个前端模块1、多个后端模块2和云端模块3,每一个所述后端模块2均与多个所述前端模块1无线连接;所述云端模块3与多个后端模块2连接;所述前端模块1对设定范围内的景物进行监控,当有移动目标进入监控范围,则进行录像,生成原始图像;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和存储,将处理后的图像传输至后端模块2;所述后端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野生动物监控系统

【技术保护点】
野生动物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前端模块(1)、多个后端模块(2)和云端模块(3),每一个所述后端模块(2)均与多个所述前端模块(1)无线连接;所述云端模块(3)与多个后端模块(2)连接;所述前端模块(1)对设定范围内的景物进行监控,当有移动目标进入监控范围,则进行录像,生成原始图像;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和存储,将处理后的图像传输至后端模块(2);还根据控制命令调整录像方向;所述后端模块(2)接收多个前端模块(1)处理后的图像,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动态分析、动物类别识别、动物数量、动物年龄预估和动物活动规律分析,将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写入数据库进行存储;还将分析得到的数据传输至云端模块(3);还生成控制命令,将控制命令传输至前端模块(1);所述云端模块(3)接收多个后端模块(2)分析得到的数据,结合先前接收到的数据,将数据进行归纳汇总,以数据报表、图表、曲线和分布地图形式呈现动物种群类别、数量和活动规律,同时对归纳汇总的数据进行保存;还向设定的用户发送对应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野生动物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前端模块(1)、多个后端模块(2)和云端模块(3),每一个所述后端模块(2)均与多个所述前端模块(1)无线连接;所述云端模块(3)与多个后端模块(2)连接;所述前端模块(1)对设定范围内的景物进行监控,当有移动目标进入监控范围,则进行录像,生成原始图像;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和存储,将处理后的图像传输至后端模块(2);还根据控制命令调整录像方向;所述后端模块(2)接收多个前端模块(1)处理后的图像,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动态分析、动物类别识别、动物数量、动物年龄预估和动物活动规律分析,将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写入数据库进行存储;还将分析得到的数据传输至云端模块(3);还生成控制命令,将控制命令传输至前端模块(1);所述云端模块(3)接收多个后端模块(2)分析得到的数据,结合先前接收到的数据,将数据进行归纳汇总,以数据报表、图表、曲线和分布地图形式呈现动物种群类别、数量和活动规律,同时对归纳汇总的数据进行保存;还向设定的用户发送对应的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模块(1)包括移动侦测单元(101)、全天候监控单元(102)、图像处理压缩单元(103)、图像存储单元(104)和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105),所述移动侦测单元(101)、全天候监控单元(102)、图像处理压缩单元(103)和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105)依次连接;所述图像存储单元(104)与所述图像处理压缩单元(103)连接;所述定向天线与所述后端模块(2)无线连接;所述移动侦测单元(101)对监控范围内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有移动目标,则生成启动信号传输至全天候监控单元(102);所述全天候监控单元(102)根据启动信号进行启动,对监控范围内进行录像,生成原始图像传输至图像处理压缩单元(103);还根据控制命令调整录像方向;所述图像处理压缩单元(103)对原始图像进行目标增强、降噪和去除冗余数据,再进行图像压缩,生成处理后的图像分别传输至图像存储单元(104)和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105);所述图像存储单元(104)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存储;所述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105)将处理后的图像通过第一定向天线传输至后端模块(2);还将控制命令通过图像存储单元(104)和图像处理压缩单元(103)传输至全天候监控单元(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生动物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模块(1)还包括自然能发电充电单元(106)和电能储存单元(107),所述自然能发电充电单元(106)与电能储存单元(107)连接;所述电能储存单元(107)分别与移动侦测单元(101)、全天候监控单元(102)、图像处理压缩单元(103)、图像存储单元(104)和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105)连接;所述自然能发电充电单元(106)将光能、声能、热能、磁能或生物能转化为电能,将生成的电能传输至电能储存单元(107);当电能储存单元(107)蓄电满了以后,停止向电能储存单元(107)传输电能;所述电能储存单元(107)蓄积电能,将电能分别传输至移动侦测单元(101)、全天候监控单元(102)、图像处理压缩单元(103)、图像存储单元(104)和无线图像中继传输单元(105),为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文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