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116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包括压铸机机体,压铸机机体下侧四周都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柱,弹簧柱底端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侧靠右端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胚料槽、第二胚料槽和第三胚料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作过程振动小,能实现定量进料和定量加工,且能够实现多种胚料的同时进料加工,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压铸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另外采用三级减震系统,能够大幅度降低装置工作时的震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A high efficient die cast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busbar groov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for efficient casting busbar production, including the body die casting machine, die casting machine body side around the spring connected with the column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spring column end is fixed on the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right from left to right with the first blank slot, second slot and third blank blank groov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asting device for efficient busbar production,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working process of small vibration, can realize the quantitative feeding and quantitative processing, and can achieve a variety of raw material and feed processing, reduce the operation difficult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the production of die casting machine efficiency, besides the three level damping system, can greatly reduce the vibration when the device works, improve the working stability of the device,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母线槽生产
,具体是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
技术介绍
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在日本真正实际应用是在昭和29年(即1954年),自那以后母线槽得到了发展。如今在高层筑、工厂等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上成了不可缺少的配线方式。由于大楼、工厂等各种建筑电力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使用原来的电路接线方式,即穿管方式,施工时带来许多困难,而且,当要变更配电系统时,要使其变简单一些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采用母线槽的话,非常容易就可以达到目的,另外还可使建筑物变得更加美观。在母线槽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压铸装置,现有的压铸装置大都压铸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现代化母线槽生产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包括压铸机机体,所述压铸机机体下侧四周都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柱,弹簧柱底端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侧靠右端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胚料槽、第二胚料槽和第三胚料槽,第一胚料槽、第二胚料槽和第三胚料槽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料管、第二输料管和第三输料管,第一输料管、第二输料管和第三输料管上都设有流量控制阀,第一输料管、第二输料管和第三输料管另一端都与压铸机机体内部的模具相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面四周均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支撑腿,底座下侧四周还设有减震装置,支撑腿底端固定在减震装置上,减震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基座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的底部与支撑滑动板固定连接,支撑滑动板的底部与垫板固定连接,第一减震装置的顶部与垫板相接触,第二减震装置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连接板,第二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伸缩套管、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弹簧,并且第一固定板的底部与支撑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套管,且伸缩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与支撑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和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之间且位于伸缩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料管、第二输料管和第三输料管均为L形管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金属弹性板和第一弹簧,金属弹性板为弧形的金属板,金属弹性板的水平底部与基座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上端与金属弹性板的弧形底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的下端与基座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且均匀分布在金属弹性板的弧形底面下方。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弹性板至少设置有三个,且金属弹性板之间相互通过固定件进行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内壁的两侧且与支撑滑动板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支撑滑动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多个胚料槽的设置使得压铸机实现了多种胚料的同时加工,大大的提高了压铸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汽车部件的生产效率,流量控制阀13对进料时不同胚料的进料流量进行控制,实现多种胚料的定量进料和加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保证了压铸成品的质量,弹簧柱2能够有效降低压铸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提高了压铸机的机械结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也降低了噪音。2、使用时,装置工作时产生的震动通过支撑连接板将震动传导到第二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中设置的第二弹簧吸收一部分震动能量,再通过第二减震装置将震动传导到弹性金属板,弹性金属板9通过形变吸收一部分震动能量,在弹性金属板形变的过程中会压迫第一弹簧,使第一弹簧发生形变,在第一弹簧形变的同时吸收一部分震动能量,构成了三级减震系统,能够大幅度降低装置工作时的震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中第二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包括压铸机机体1,所述压铸机机体1下侧四周都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柱2,弹簧柱2底端固定在底座3上,底座3上侧靠右端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胚料槽7、第二胚料槽8和第三胚料槽9,第一胚料槽7、第二胚料槽8和第三胚料槽9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料管10、第二输料管11和第三输料管12,所述第一输料管10、第二输料管11和第三输料管12均为L形管道,第一输料管10、第二输料管11和第三输料管12上都设有流量控制阀13,第一输料管10、第二输料管11和第三输料管12另一端都与压铸机机体1内部的模具6相连接,多个胚料槽的设置使得压铸机实现了多种胚料的同时加工,大大的提高了压铸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汽车部件的生产效率,流量控制阀13对进料时不同胚料的进料流量进行控制,实现多种胚料的定量进料和加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保证了压铸成品的质量,弹簧柱2能够有效降低压铸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提高了压铸机的机械结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也降低了噪音;所述底座3的底面四周均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支撑腿14,底座3下侧四周还设有减震装置15,支撑腿14底端固定在减震装置15上,减震装置15包括基座16、第一减震装置17和第二减震装置18,基座16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装置17,第二减震装置18的底部与支撑滑动板19固定连接,支撑滑动板19的底部与垫板20固定连接,第一减震装置17的顶部与垫板20相接触,第二减震装置1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连接板21,第一减震装置17包括金属弹性板171和第一弹簧172,金属弹性板171为弧形的金属板,金属弹性板171的水平底部与基座16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72的上端与金属弹性板171的弧形底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172的下端与基座16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72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且均匀分布在金属弹性板171的弧形底面下方,所述金属弹性板171至少设置有三个,且金属弹性板171之间相互通过固定件17进行连接,第二减震装置18包括第一固定板181、伸缩套管182、第二固定板183和第二弹簧184,并且第一固定板181的底部与支撑滑动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8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套管182,且伸缩套管18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83,第二固定板183的顶部与支撑连接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81的顶部和第二固定板183的底部之间且位于伸缩套管18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4,在基座16内壁的两侧且与支撑滑动板19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22,支撑滑动板1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22相适配的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包括压铸机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机机体(1)下侧四周都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柱(2),弹簧柱(2)底端固定在底座(3)上,底座(3)上侧靠右端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胚料槽(7)、第二胚料槽(8)和第三胚料槽(9),第一胚料槽(7)、第二胚料槽(8)和第三胚料槽(9)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料管(10)、第二输料管(11)和第三输料管(12),第一输料管(10)、第二输料管(11)和第三输料管(12)上都设有流量控制阀(13),第一输料管(10)、第二输料管(11)和第三输料管(12)另一端都与压铸机机体(1)内部的模具(6)相连接,所述底座(3)的底面四周均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支撑腿(14),底座(3)下侧四周还设有减震装置(15),支撑腿(14)底端固定在减震装置(15)上,减震装置(15)包括基座(16)、第一减震装置(17)和第二减震装置(18),基座(16)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装置(17),第二减震装置(18)的底部与支撑滑动板(19)固定连接,支撑滑动板(19)的底部与垫板(20)固定连接,第一减震装置(17)的顶部与垫板(20)相接触,第二减震装置(1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连接板(21),第二减震装置(18)包括第一固定板(181)、伸缩套管(182)、第二固定板(183)和第二弹簧(184),并且第一固定板(181)的底部与支撑滑动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8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套管(182),且伸缩套管(18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83),第二固定板(183)的顶部与支撑连接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81)的顶部和第二固定板(183)的底部之间且位于伸缩套管(18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母线槽生产的高效压铸装置,包括压铸机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机机体(1)下侧四周都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柱(2),弹簧柱(2)底端固定在底座(3)上,底座(3)上侧靠右端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胚料槽(7)、第二胚料槽(8)和第三胚料槽(9),第一胚料槽(7)、第二胚料槽(8)和第三胚料槽(9)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料管(10)、第二输料管(11)和第三输料管(12),第一输料管(10)、第二输料管(11)和第三输料管(12)上都设有流量控制阀(13),第一输料管(10)、第二输料管(11)和第三输料管(12)另一端都与压铸机机体(1)内部的模具(6)相连接,所述底座(3)的底面四周均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支撑腿(14),底座(3)下侧四周还设有减震装置(15),支撑腿(14)底端固定在减震装置(15)上,减震装置(15)包括基座(16)、第一减震装置(17)和第二减震装置(18),基座(16)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装置(17),第二减震装置(18)的底部与支撑滑动板(19)固定连接,支撑滑动板(19)的底部与垫板(20)固定连接,第一减震装置(17)的顶部与垫板(20)相接触,第二减震装置(1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连接板(21),第二减震装置(18)包括第一固定板(181)、伸缩套管(182)、第二固定板(183)和第二弹簧(184),并且第一固定板(181)的底部与支撑滑动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8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立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昊昱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