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喷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106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喷房系统,包括喷房、粉末回收装置和吹气装置,喷房内设置有喷涂工位,喷房的底部开设有风道,粉末回收装置与风道相连通并可吸走风道内的空气,吹气装置设置在喷房内并可将喷房内的粉末吹送至风道,喷涂工位的数量为4个以上并分布在风道的两侧,以适应结构复杂或者长度较大的工件,风道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可遮挡风道上端开口的调风座,当某一喷涂工位不需要喷涂作业时,可利用调风座遮挡该喷涂工位所对应的那一段风道,既可使粉末回收装置保持合适的抽气功率,还可使风道的上端开口形成足够大的吸力,以便将粉末吸到风道中。

A multi station spray house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 room spray system, including spraying room, powder recovery device and blowing device, spray room is arranged in the spraying station, spray room is form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uct, powder recovery device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passage and sucked air duct air blow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spray chamber and can be spray the powder is blown to the air duct, the number of spraying station is more than 4 and distributed in the air on both sid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omplex structure or the maximum length of workpiece, the detachable air duct is provided with a blocking air duct opening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eat, when a spraying station does not need spraying homework, the air base covers that a corresponding air duct of the spraying station, can make the powder recovery device to maintain appropriate gas pumping power, also can make the air duct of the upper opening of the formation of enough suction, to suck powder In the wind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喷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房系统。
技术介绍
粉末喷涂是用粉末喷涂设备把粉末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在静电作用下,粉末会均匀的吸附于工件表面,形成粉状的涂层,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固化,最终变成涂层。粉末喷涂一般在喷房内进行。在喷房中,一般是设置2到4个喷涂工位,面对结构复杂或者长度较大的工件,就需要加长喷房长度并增加喷涂工位。而喷房如果过长,喷房底部的粉末回收清理比较分散,需要相应改进粉末的清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工位喷房系统,其通过增加喷房工位并改进粉末清理系统,以适应结构复杂或者长度较大的工件喷涂作业。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喷房系统,包括喷房、粉末回收装置和吹气装置,所述喷房内设置有喷涂工位,所述喷房的底部开设有风道,所述粉末回收装置与风道相连通并可抽走风道内的空气,所述吹气装置设置在喷房内并可将喷房内的粉末吹送至风道,所述喷涂工位的数量为4个以上并分布在风道的两侧,所述风道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可遮挡风道上端开口的调风座。优选的,所述调风座的长度为喷涂工位宽度的50%至110%。优选的,所述调风座卡设在风道的上端开口并可沿着风道滑动。优选的,所述喷房的底面开设有集粉槽,所述风道的上端开口与集粉槽的底面相连通。优选的,所述集粉槽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而使集粉槽的底面朝向斜上方,风道的上端开口与集粉槽底面的最低处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喷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悬挂工件的导轨,所述导轨位于集粉槽的上方。优选的,所述调风座的顶部具有遮板,所述遮板与集粉槽的底面具有间距而使遮板与集粉槽的底面之间形成与风道相连通的抽气缝隙。优选的,所述吹气装置包括用于吹送粉末的第一气刀,所述第一气刀位于集粉槽底面与集粉槽侧壁的连接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喷房、粉末回收装置和吹气装置,喷房内设置有喷涂工位,喷房的底部开设有风道,粉末回收装置与风道相连通并可吸走风道内的空气,吹气装置设置在喷房内并可将喷房内的粉末吹送至风道,喷涂工位的数量为4个以上并分布在风道的两侧,以适应结构复杂或者长度较大的工件,风道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可遮挡风道上端开口的调风座,当某一喷涂工位不需要喷涂作业时,可利用调风座遮挡该喷涂工位所对应的那一段风道,既可使粉末回收装置保持合适的抽气功率,还可使风道的上端开口形成足够大的吸力,以便将粉末吸到风道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I部分放大图;图4是调风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喷房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5,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工位喷房系统,包括喷房1、粉末回收装置2和吹气装置,喷房1内设置有喷涂工位11,喷房1的底部开设有风道12,粉末回收装置2与风道12相连通并可抽走风道12内的空气,吹气装置设置在喷房1内并可将喷房1内的粉末吹送至风道12。本专利技术中,喷涂工位11的数量为4个以上,且这些喷涂工位11设置在风道12的两侧,风道12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可遮挡风道12上端开口的调风座5。喷涂工位11的数量为4个以上,为作业人员的喷涂作业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使得喷房1可以适应结构复杂或者长度较大的工件。对于结构复杂或者长度较大的工件,可采用多工位分步喷涂的方式进行作业,使得喷涂作业更加容易。喷涂工位11的增多意味着喷房1的长度加大,相对应的,风道12上端开口的长度也随之加大,如果需要使风道12的上端开口仍然具备足够大的吸力,就需要增大粉末回收装置2的抽气功率。通过设置调风座5,当某一喷涂工位11不需要喷涂作业时,可利用调风座5遮挡该喷涂工位11所对应的那一段风道12,即减小风道12上端开口的面积,既可使粉末回收装置2保持合适的抽气功率,还可使风道12的上端开口形成足够大的吸力,以便将粉末吸到风道12中。调风座5的长度为喷涂工位11宽度的50%至110%。优选的,调风座5的长度大致等于喷涂工位11的宽度,以便更加方便的遮挡风道12。另外,调风座5的长度还可为喷涂工位11宽度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本专利技术中,调风座5卡设在风道12的上端开口并可沿着风道12滑动,这样不需要将调风座5移出风道12即可调整调风座5的位置。另外,调风座5也可采用铰接的方式安装,从而使得调风座5可相对风道12翻转以遮挡或开启风道12。参照图5,喷房1的底面开设有集粉槽13,风道12的上端开口与集粉槽13的底面相连通,喷房1内的粉末可掉落至集粉槽13,亦可由人工清扫或者机械清扫的方式落到集粉槽13,以便对粉末进行回收。集粉槽13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而使集粉槽13的底面朝向斜上方,风道12的上端开口与集粉槽13底面的最低处相连通。这样有利于将集粉槽13内的粉末送至风道12。在喷房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悬挂工件的导轨14,该导轨14位于集粉槽13的上方,作业人员对工件进行喷涂,多数的粉末将直接落入集粉槽13,以便将粉末收集、回收。如图2和图3所示,调风座5的顶部具有遮板51,遮板51与集粉槽13的底面之间具有间距而使遮板51与集粉槽13的底面之间形成与风道12相连通的抽气缝隙15。粉末可通过抽气缝隙15进入风道12,避免调风座5阻挡粉末进入风道12,抽气缝隙15较窄,对风道12上端开口的吸力产生的影响较小。吹气装置包括用于吹送粉末的第一气刀41,第一气刀41位于集粉槽13底面与集粉槽13侧壁的连接处。第一气刀41可将落在集粉槽13底面的粉末吹送至风道12的上端开口,然后粉末在自身重力和风道12吸力的作用下进入风道12。另外,吹气装置还可包括第二气刀和第三气刀。第二气刀位于集粉槽13侧壁的顶部,从第二气刀吹出的风可冲刷集粉槽13的侧壁,将附着在集粉槽13侧壁上的粉末吹落至集粉槽13的底面。第三气刀位于喷房1侧壁和喷房1底面的连接处,从第三气刀吹出的风可冲刷喷房1的底面,将落到喷房1底面的粉末吹送至集粉槽13。另外,可在喷房1的侧壁上开设能够容纳第三气刀的安装槽,第三气刀位于该安装槽内。第三气刀暗装在喷房1的侧壁内,可使喷房1侧壁光滑,还可避免粉末落到第三气刀上,减少清理死角。参照图2,粉末回收装置2包括回收装置主体21、真空风机22、滤芯23、进气管道24和排气管道。真空风机22设置在回收装置主体21上,回收装置主体21内具有一内腔25,滤芯23设置在内腔25中,排气管道与内腔25相连通,进气管道24的一端连通内腔25,另一端连通风道12。真空风机22工作,将空气抽入内腔25,同时将粉末带入内腔25,滤芯23对空气进行过滤以除去空气中的粉末,经过过滤的空气排出,粉末则留存在滤芯23上或者沉积在内腔25的底面。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旋风分离器3,该旋风分离器3与进气管道24相连通,含有粉末的空气先进入旋风分离器3以除去大部分的粉末,然后空气进入内腔25由滤芯23进行过滤,这样可降低滤芯23的过滤负载,延长滤芯23清理更换的周期,还可在旋风分离器3中回收更多的粉末。上述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工位喷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工位喷房系统,包括喷房(1)、粉末回收装置(2)和吹气装置,所述喷房(1)内设置有喷涂工位(11),所述喷房(1)的底部开设有风道(12),所述粉末回收装置(2)与风道(12)相连通并可抽走风道(12)内的空气,所述吹气装置设置在喷房(1)内并可将喷房(1)内的粉末吹送至风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工位(11)的数量为4个以上并分布在风道(12)的两侧,所述风道(12)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可遮挡风道(12)上端开口的调风座(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喷房系统,包括喷房(1)、粉末回收装置(2)和吹气装置,所述喷房(1)内设置有喷涂工位(11),所述喷房(1)的底部开设有风道(12),所述粉末回收装置(2)与风道(12)相连通并可抽走风道(12)内的空气,所述吹气装置设置在喷房(1)内并可将喷房(1)内的粉末吹送至风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工位(11)的数量为4个以上并分布在风道(12)的两侧,所述风道(12)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可遮挡风道(12)上端开口的调风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风座(5)的长度为喷涂工位(11)宽度的50%至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风座(5)卡设在风道(12)的上端开口并可沿着风道(12)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房(1)的底面开设有集粉槽(13),所述风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君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