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冷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016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2:00
智能水冷散热器,包括冷却盘管、进水口、散热盖板、出水口、拉绳、弹簧、限位块、盖帽、飞轮、轮架、通管、吊钩、吊绳和铁丝框,所述散热盖板上安装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上端安装进水口,冷却盘管下端安装出水口,冷却盘管上安装通管,通管和冷却盘管相互连通,通管上端外设有外螺纹,通管上安装盖帽,盖帽内设有内螺纹,盖帽和通管通过螺纹相互吻合,盖帽内安装轮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具有急速散热功能。

Intelligent water cooled radiator

Intelligent water cooling radiator, including cooling coil, water inlet and outlet cover, and a pull rope, a spring, a limit block, block, flywheel, wheel frame, pipe, hook, rope and wire frame, the cooling coil installation of the cover, the cooling coil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cooling coil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oling coil. Install pipe, pipe and cooling coil pipe is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outside the external thread pipe installed on the cap, the cap internal threads are arranged in a pipe cap and anastomosed by thread blocks installed in the wheel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apid heat dissip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水冷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智能水冷散热器,属于水冷散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CPU常见的的散热方式有风冷、水冷、热管制冷、半导体制冷压缩机制冷、液氮制冷。现有的水冷散热器,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通常采用整体结构和焊接结构。但是现有技术的水冷散热器没有急速散热功能,不适合CPU需要急速散热时使用。为了解决上述困难,需要开发一款具有急速散热功能的智能水冷散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智能水冷散热器。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水冷散热器没有急速散热功能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水冷散热器,包括冷却盘管、进水口、散热盖板、出水口、拉绳、弹簧、限位块、盖帽、飞轮、轮架、通管、吊钩、吊绳和铁丝框,所述散热盖板上安装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上端安装进水口,冷却盘管下端安装出水口,冷却盘管上安装通管,通管和冷却盘管相互连通,通管上端外设有外螺纹,通管上安装盖帽,盖帽内设有内螺纹,盖帽和通管通过螺纹相互吻合,盖帽内安装轮架,轮架上安装飞轮,拉绳上端缠绕在飞轮上,盖帽底部设有小洞,拉绳下端从小洞中伸出盖帽外,拉绳下端安装吊钩,吊钩位于通管内,吊钩上端的弯曲部位上安装弹簧,弹簧下安装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吊钩下端的弯曲部位上方,吊绳吊在吊钩上,吊绳下端安装铁丝框,铁丝框内放置可替换冰盒。所述铁丝框上端安装翻盖。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冷却液箱相连。本技术的优点是:当需要进行急速降温时,旋下盖帽,拉出铁丝框,翻起铁丝框的翻盖,将可替换冰盒放入到铁丝框内,再将铁丝框放入到通管中,铁丝框内冰盒的重量会使铁丝框向下移动到通管中,使飞轮逆向旋转,冰盒能降低冷却盘管中冷却液的温度,使降温更加迅速,实现急速散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水冷散热器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智能水冷散热器整体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a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冷却盘管2、进水口3、散热盖板4、出水口5、拉绳6、弹簧7、限位块8、盖帽9、飞轮10、轮架11、通管12、吊钩13、吊绳14、铁丝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智能水冷散热器,包括冷却盘管1、进水口2、散热盖板3、出水口4、拉绳5、弹簧6、限位块7、盖帽8、飞轮9、轮架10、通管11、吊钩12、吊绳13和铁丝框14,所述散热盖板3上安装冷却盘管1,冷却盘管1上端安装进水口2,冷却盘管1下端安装出水口4,冷却盘管1上安装通管11,通管11和冷却盘管1相互连通,通管11上端外设有外螺纹,通管11上安装盖帽8,盖帽8内设有内螺纹,盖帽8和通管11通过螺纹相互吻合,盖帽8内安装轮架10,轮架10上安装飞轮9,拉绳5上端缠绕在飞轮9上,盖帽8底部设有小洞,拉绳5下端从小洞中伸出盖帽8外,拉绳5下端安装吊钩12,吊钩12位于通管11内,吊钩12上端的弯曲部位上安装弹簧6,弹簧6下安装限位块7,限位块7位于吊钩12下端的弯曲部位上方,吊绳13吊在吊钩12上,吊绳13下端安装铁丝框14,铁丝框14内放置可替换冰盒,铁丝框14上端安装翻盖,进水口2和出水口4均与冷却液箱相连,当需要进行急速降温时,旋下盖帽8,拉出铁丝框14,翻起铁丝框14的翻盖,将可替换冰盒放入到铁丝框14内,再将铁丝框14放入到通管11中,铁丝框14内冰盒的重量会使铁丝框14向下移动到通管11中,使飞轮9逆向旋转,冰盒能降低冷却盘管1中冷却液的温度,使降温更加迅速,实现急速散热。本技术使用方法:当需要进行急速降温时,旋下盖帽8,拉出铁丝框14,翻起铁丝框14的翻盖,将可替换冰盒放入到铁丝框14内,再将铁丝框14放入到通管11中,旋紧盖帽8,铁丝框14内冰盒的重量会使铁丝框14向下移动到通管11中,使飞轮9逆向旋转,冰盒能降低冷却盘管1中冷却液的温度,使降温更加迅速,实现急速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水冷散热器

【技术保护点】
智能水冷散热器,包括冷却盘管(1)、进水口(2)、散热盖板(3)、出水口(4)、拉绳(5)、弹簧(6)、限位块(7)、盖帽(8)、飞轮(9)、轮架(10)、通管(11)、吊钩(12)、吊绳(13)和铁丝框(14),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盖板(3)上安装冷却盘管(1),冷却盘管(1)上端安装进水口(2),冷却盘管(1)下端安装出水口(4),冷却盘管(1)上安装通管(11),通管(11)和冷却盘管(1)相互连通,通管(11)上端外设有外螺纹,通管(11)上安装盖帽(8),盖帽(8)内设有内螺纹,盖帽(8)和通管(11)通过螺纹相互吻合,盖帽(8)内安装轮架(10),轮架(10)上安装飞轮(9),拉绳(5)上端缠绕在飞轮(9)上,盖帽(8)底部设有小洞,拉绳(5)下端从小洞中伸出盖帽(8)外,拉绳(5)下端安装吊钩(12),吊钩(12)位于通管(11)内,吊钩(12)上端的弯曲部位上安装弹簧(6),弹簧(6)下安装限位块(7),限位块(7)位于吊钩(12)下端的弯曲部位上方,吊绳(13)吊在吊钩(12)上,吊绳(13)下端安装铁丝框(14),铁丝框(14)内放置可替换冰盒。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水冷散热器,包括冷却盘管(1)、进水口(2)、散热盖板(3)、出水口(4)、拉绳(5)、弹簧(6)、限位块(7)、盖帽(8)、飞轮(9)、轮架(10)、通管(11)、吊钩(12)、吊绳(13)和铁丝框(14),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盖板(3)上安装冷却盘管(1),冷却盘管(1)上端安装进水口(2),冷却盘管(1)下端安装出水口(4),冷却盘管(1)上安装通管(11),通管(11)和冷却盘管(1)相互连通,通管(11)上端外设有外螺纹,通管(11)上安装盖帽(8),盖帽(8)内设有内螺纹,盖帽(8)和通管(11)通过螺纹相互吻合,盖帽(8)内安装轮架(10),轮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齐芦立娟刘昭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