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珏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84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6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包括主体支架和料斗,所述主体支架下方通过第一安装铰链连接有第一卡扣,主体支架前表面设置有滚轮,所述主体支架底部的一端焊接有支脚,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还包括与之配套使用的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装置分为三个部分,滚轮、主体支架和料斗,便于该装置的携带和运输,该装置在卸料时,通过将卡板拔出,再将主体支架微微向上抬起即可完成卸料,改变了传统装置将整个车身翻倒卸料的方法,使该装置使用更为方便、安全、省力,实用性更强,该装置通过在支脚底部套接橡胶脚垫,使该装置在使用时不会由于脚步过大导致使用者脚脖擦伤,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的安全系数。

A construction hand skip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而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即是将施工现场的某个材料从某个地点运输至另一个地点时必不可少的一个装置,然而传统的翻斗车在使用时卸料较为费力,且大多手推翻斗车支脚由扁钢制成,在使用的过程中易对使用者脚脖擦伤,安全系数较低,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包括主体支架和料斗,所述主体支架下方通过第一安装铰链连接有第一卡扣,主体支架前表面设置有滚轮,所述主体支架底部的一端焊接有支脚,且支脚底部套接有橡胶脚垫,所述主体支架的一侧上方焊接有把手,且把手的一端套接有套把,所述把手下方还通过辅助固定杆与主体支架焊接,所述主体支架的一侧上方中心处焊接有连接片,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还包括与之配套使用的料斗,所述料斗下方中心线处通过第二安装铰链连接有第二卡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滚轮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滚轮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两个滚轮之间关于主体支架中心线处相互对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滚轮中心处设置有轴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脚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脚之间相互平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把手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把手关于主体支架中心线处相互对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片的上方设置有卡板。本技术中,首先,该装置分为三个部分,滚轮、主体支架和料斗,便于该装置的携带和运输,其次,该装置在卸料时,通过将卡板拔出,再将主体支架微微向上抬起即可完成卸料,改变了传统装置将整个车身翻倒卸料的方法,使该装置使用更为方便、安全、省力,实用性更强,再有,该装置通过在支脚底部套接橡胶脚垫,使该装置在使用时不会由于脚步过大导致使用者脚脖擦伤,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的主体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的料斗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滚轮、2-主体支架、3-第一安装铰链、4-轴承、5-第一卡扣、6-橡胶脚垫、7-支脚、8-连接杆、9-辅助固定杆、10-把手、11-套把、12-连接片、13-卡板、14-第二卡扣、15-第二安装铰链、16-料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包括主体支架2和料斗16,,主体支架2下方通过第一安装铰链3连接有第一卡扣5,主体支架2前表面设置有滚轮1,主体支架2底部的一端焊接有支脚7,且支脚7底部套接有橡胶脚垫6,主体支架2的一侧上方焊接有把手10,且把手10的一端套接有套把11,把手10下方还通过辅助固定杆9与主体支架2焊接,主体支架2的一侧上方中心处焊接有连接片12,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还包括与之配套使用的料斗16,料斗16下方中心线处通过第二安装铰链15连接有第二卡扣14。滚轮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滚轮1之间通过连接杆8连接,两个滚轮1之间关于主体支架2中心线处相互对称,滚轮1中心处设置有轴承4,支脚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脚7之间相互平行,把手10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把手10关于主体支架2中心线处相互对称,连接片12的上方设置有卡板13,该装置通过在支脚7底部套接橡胶脚垫6,使该装置在使用时不会由于脚步过大导致使用者脚脖擦伤,增强了该装置的安全系数,该装置通过将主体支架2和料斗16分为两个部分,料斗通过第二卡扣14安装在主体支架2上的连接杆8上方,使该装置安装和拆卸方便。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一安装铰链3和第一卡扣5将滚轮1安装在主体支架2下方,再通过第二安装铰链15和第二卡扣14将料斗安装在主体支架2上方,再将卡板13插入料斗16的内壁,使料斗16固定,完成后,当需要对料斗16内料进行泄倒时,将卡板13抽出,通过把手10将主体支架2微微向上抬起,即可对料斗16进行卸料,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包括主体支架(2)和料斗(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2)下方通过第一安装铰链(3)连接有第一卡扣(5),主体支架(2)前表面设置有滚轮(1),所述主体支架(2)底部的一端焊接有支脚(7),且支脚(7)底部套接有橡胶脚垫(6),所述主体支架(2)的一侧上方焊接有把手(10),且把手(10)的一端套接有套把(11),所述把手(10)下方还通过辅助固定杆(9)与主体支架(2)焊接,所述主体支架(2)的一侧上方中心处焊接有连接片(12),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还包括与之配套使用的料斗(16),所述料斗(16)下方中心线处通过第二安装铰链(15)连接有第二卡扣(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包括主体支架(2)和料斗(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2)下方通过第一安装铰链(3)连接有第一卡扣(5),主体支架(2)前表面设置有滚轮(1),所述主体支架(2)底部的一端焊接有支脚(7),且支脚(7)底部套接有橡胶脚垫(6),所述主体支架(2)的一侧上方焊接有把手(10),且把手(10)的一端套接有套把(11),所述把手(10)下方还通过辅助固定杆(9)与主体支架(2)焊接,所述主体支架(2)的一侧上方中心处焊接有连接片(12),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推翻斗车还包括与之配套使用的料斗(16),所述料斗(16)下方中心线处通过第二安装铰链(15)连接有第二卡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珏
申请(专利权)人:孙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