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96848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6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该系统将池塘分隔成养殖区、一级生物净化区、生物湿地净化区、生态净化廊道、生态氧化塘、缓冲区;养殖区包括多个纵向并排的长方体水槽;缓冲区位于养殖区进水端,一级生物净化区位于养殖区出水端,一级生物净化区经第一沟渠与生物湿地净化区相通,生物湿地净化区与生态净化廊道之间通过渔网分隔开;生态净化廊道经第二沟渠与生态氧化塘相通,生态净化廊道区与生态氧化塘交界处安装水泵;生态氧化塘位于养殖区左侧,与养殖区、一级生物进化区分隔开,生态氧化塘与缓冲区通过渔网分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集中式高投入、高产出、短周期的高效养殖模式;养殖尾水经过生态净化,全程零排放。

A pond ecological industrialization circulating water aquaculture and purific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nd ecological industrial circulating water cultivation and purification system, the system will be divided into a pond aquaculture area, purification,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purification of wetland ecological corridor, ecological oxidation pond, buffer; cuboid sink cultivation area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buffers in longitudinal side by side; aquaculture area of the water inlet end, purification zone is located in the farming area the outlet of a biological level, the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zone by the first ditch wetland pur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area is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zone wetland corridor between the nets separated; ecological corridor road second clean ditches and ecological oxidation pond with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corridor area with the ecological oxidation pon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of pumps; ecological oxidation pond aquacultur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left side, separated from the breeding area, a level of biological evolution, ecological oxidation pond and buffer by fishing The net is separated.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a high efficient cultivation model with high input, high yield and short period, and the cultured tail water is purified through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and the whole process is zero dis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大水面养殖、工厂化(设施化)养殖。现有的水产养殖模式在水资源、土地(水域)资源、饲料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以及在抵御环境影响和影响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面临较大的环境、政策、社会等多方面压力,迫切需要实施必要的转变。池塘养殖中存在的问题:(1)、优良养殖品种缺乏目前水产养殖品种多是未经过家化过程的遗传改良的野生型,对环境温度等变化适应性较强,但更多地表现为对养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如密度变化、营养条件、病原体的侵害和恶化的水环境等。养殖规模和效益具有不可控性。(2)、渔业水域环境负荷加剧我国渔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方面,大量富含有机质、无机氮和磷及有机农药的工农业污水进入养殖水域,致使养殖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养殖种类的生存和生长;另一方面,随着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加深,大量剩余饵料及水产动物排泄物也加速了水体内源性污染。同时富营养化加剧的养殖水体需要更换新水,尾水需要排放,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淡水资源,也加剧了周围湖泊、河流等水域的环境负担。目前,国内已有的工厂化养殖主要适用于工厂化养殖,依靠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投入高风险,运行成本高,尾水净化成本高,而且未能与大面积的池塘养殖有效结合。社会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先进养殖模式的发展水平预示,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将是未来水产养殖的重要模式,以养殖用水净化后循环利用为核心特征,节电、节水、节地,实现水产品均衡上市,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甚至零排放,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水产养殖模式的不足,提供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采取工业化循环养殖与生态净化模式,在高密度高效养殖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的水质、水温、饵料、防疫、吸污、分选、起捕、尾水处理等各环节进行定量化人工调控,使养殖品种在最佳环境下达到最快生产速度,从而使单位面积水域生产量提高,品质不下降,在净化水域通过生态工程手段,搭配水生经济动、植物,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养殖生产过程水质达标、养殖水零排放。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该系统将池塘分隔成养殖区、一级生物净化区、生物湿地净化区、生态净化廊道、生态氧化塘、缓冲区;所述的缓冲区位于养殖区进水端,一级生物净化区位于养殖区出水端,一级生物净化区经第一沟渠与生物湿地净化区相通,生物湿地净化区左侧出水端与生态净化廊道相通,生物湿地净化区与生态净化廊道之间通过渔网分隔开;生态净化廊道经第二沟渠与生态氧化塘相通,在生态净化廊道区与生态氧化塘交界处安装水泵,通过水泵使水从生态净化廊道流入生态氧化塘;生态氧化塘位于养殖区左侧,生态氧化塘通过彩钢板与养殖区、一级生物进化区分隔开,生态氧化塘与缓冲区之间通过渔网分隔开确保水从生态氧化塘进入缓冲区。所述的养殖区包括多个纵向并排的长方体水槽;每个水槽包括基础框架,在基础框架的底面和左右两个侧面铺设聚乙烯帆布,在基础框架的前后两个侧面设有网栅,起到畅通水槽水流和拦网的双重作用;所述的网栅为不锈钢钢丝网栅或格栅板,优选为不锈钢钢丝网栅,网目1.5*1.5cm,水槽的后侧面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低于水槽底部10cm。在每个水槽的进水口外侧(进水口即水槽前侧网栅)设有潜水推水增氧机,通过潜水推水增氧机推动水流经前侧网栅进入水槽纵向流动,并起到增加溶氧量的作用;在水槽的进水口外侧距离水槽底部50cm设置挡板,挡板高50cm、与水槽等宽,防止水槽进水端回水。在每个水槽底部等间距设有多个底层曝气盘用于微孔增氧,底层曝气盘经布气管系统与鼓风机连接,在每个底层曝气盘的进气管上均设有三通阀,用于控制通气量大小。曝气盘直径60cm,通过调整曝气盘直径,适当增大水体获得的增氧区半径,更利于全槽溶氧均衡。布气管系统包括与鼓风机出口相连的布气总管、对应每个水槽设置的布水支管、连接布气支管和底层曝气盘的进气管,布气支管并联排布在对应水槽的左侧面上沿。优选的,在每个水槽底部等间距设有5个底层曝气盘。潜水推水增氧机和鼓风机的电源及管路单独并列,防止意外。潜水推水增氧机功率2.2KW,日运行时间22小时,10:00-11:00、15:00-16:00分别停机1小时。鼓风机功率3KW,开机时间18:00-翌日8:00,进行微孔增氧。根据季节和天气,适当调整潜水推水增氧机和鼓风机开机时间,以水质和溶氧为首要前提,兼顾经济成本,通过推水机推水增氧和底层曝气盘双重增氧,维持水中溶氧量在6-7mg/L。水槽长宽比为5:1。具体的,水槽规格为:20m*4m,水槽上沿与池塘塘埂持平。在相邻水槽、近池塘塘埂的水槽与池塘塘埂之间分别设有走廊。所述的水槽的基础框架由不锈钢铬铁气焊连接构成,基础框架底端固定在池塘底部。综合考虑水槽的建造成本:砖墙混凝土结构(建造成本,700元/m2)、不锈钢材质(建造成本,1000元/m2)、聚乙烯帆布材料(建造成本,400元/m2),生态环保特性、后期维护及布局调整的便捷性,选择聚乙烯帆布材料,其造价最低,可做到可根据养殖品种生活、生长特性调整布局尺寸。在每个水槽前端设有投饵机,在投饵机的饵料出口前方设有扇形挡板、在扇形挡板上方设有长方形挡板,使饲料从下方出口精准到水槽内部,防止投饵机将饲料抛出水槽外导致浪费。在水槽的前段悬挂有消毒挂袋。本技术所述的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还包括吸污排污系统,所述的吸污排污系统包括集污槽、吸污管、集污井、排污泵、排污管、淤泥沉淀池;所述的集污槽位于养殖区尾端(即水槽后侧网栅)外侧用于收集残饵排泄物,集污槽宽50cm,集污槽的底部低于水槽底部30cm,集污槽的前端与水槽的排污口相通,集污槽的尾端设有80cm高挡墙,该挡墙能够有效用于水槽固废拦截收集、防止外部池塘淤泥倒吸入集污槽;在集污槽内对应每个水槽设有吸污口,吸污口与集污槽底部的吸污管相通,集污槽经吸污管与集污井连接,吸污口设有即插即拔的PVC管用于控制吸污、排污;所述的集污井为长方体深井,集污井的底部低于水槽底部2m,排污泵开启后,形成自然压力倒吸,水槽底部废弃物(残饵和排泄物)经吸污管排入集污井;集污井经排污管与固废沉淀池相通,固废沉淀池位于生态湿地净化区内,在固废沉淀池的四周设有鹅卵石填充而成的围埂,围埂宽度50cm,起过滤作用,在固废沉淀池投放螺蛳(方形环棱螺,1-1.5kg/m2)形成底栖生物净化层。集污井的底部为1.5m*1.5m正方形,深度为5m。集污井为砖混结构,底部从下到上依次铺垫20cm厚度碎石、10cm厚度鹅卵石,起到沉淀和过滤作用。在集污井顶部设有防雨盖板,避免雨水、树叶等杂物进入集污井,以免控制面板淋雨损坏。所述的防雨盖板为铝合金“帽型”盖板。所述的固废沉淀池长5m、宽4m,池深1.8m。根据池塘水位、水压和残饵杂物数量不同,调整排污泵的功率,避免堵塞吸污排污系统。排污泵的功率4KW,流量80m3/h,扬程20m,排出口径/吸入口径100mm/15mm,泵体耐腐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将池塘分隔成养殖区、一级生物净化区、生物湿地净化区、生态净化廊道、生态氧化塘、缓冲区;所述的养殖区包括多个纵向并排的长方体水槽;所述的缓冲区位于养殖区进水端,一级生物净化区位于养殖区出水端,一级生物净化区经第一沟渠与生物湿地净化区相通,生物湿地净化区左侧出水端与生态净化廊道相通,生物湿地净化区与生态净化廊道之间通过渔网分隔开;生态净化廊道经第二沟渠与生态氧化塘相通,在生态净化廊道区与生态氧化塘交界处安装水泵,通过水泵使水从生态净化廊道流入生态氧化塘;生态氧化塘位于养殖区左侧,生态氧化塘通过彩钢板与养殖区、一级生物进化区分隔开,生态氧化塘与缓冲区之间通过渔网分隔开确保水从生态氧化塘进入缓冲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将池塘分隔成养殖区、一级生物净化区、生物湿地净化区、生态净化廊道、生态氧化塘、缓冲区;所述的养殖区包括多个纵向并排的长方体水槽;所述的缓冲区位于养殖区进水端,一级生物净化区位于养殖区出水端,一级生物净化区经第一沟渠与生物湿地净化区相通,生物湿地净化区左侧出水端与生态净化廊道相通,生物湿地净化区与生态净化廊道之间通过渔网分隔开;生态净化廊道经第二沟渠与生态氧化塘相通,在生态净化廊道区与生态氧化塘交界处安装水泵,通过水泵使水从生态净化廊道流入生态氧化塘;生态氧化塘位于养殖区左侧,生态氧化塘通过彩钢板与养殖区、一级生物进化区分隔开,生态氧化塘与缓冲区之间通过渔网分隔开确保水从生态氧化塘进入缓冲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水槽包括基础框架,在基础框架的底面和左右两个侧面铺设聚乙烯帆布,在基础框架的前后两个侧面设有网栅;水槽的后侧面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低于水槽底部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水槽的进水口外侧设有潜水推水增氧机;在水槽的进水口外侧距离水槽底部50cm设置挡板,挡板高50cm、与水槽等宽;在每个水槽底部等间距设有多个底层曝气盘用于微孔增氧,底层曝气盘经布气管系统与鼓风机连接,在每个底层曝气盘的进气管上均设有三通阀;在每个水槽前端设有投饵机,在投饵机的饵料出口前方设有扇形挡板、在扇形挡板上方设有长方形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水槽、近池塘塘埂的水槽与池塘塘埂之间分别设有走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还包括吸污排污系统,所述的吸污排污系统包括集污槽、吸污管、集污井、排污泵、排污管、淤泥沉淀池;所述的集污槽位于养殖区尾端外侧用于收集残饵排泄物,集污槽宽50cm,集污槽的底部低于水槽底部30cm,集污槽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夏爱军薛晖王明华赵彦华陈校辉张云贵潘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