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雪琼专利>正文

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448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电池、设于壳体外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以及可转动地连接至壳体的盖体,所述电路板设有控制芯片、分别电性连接至控制芯片的充电电路和切换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所述输入接口电性连接至所述充电电路,所述电池和所述输出接口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上述充电器的盖体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与壳体配合以形成放置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在对手机充电的同时还可看电影,不用一直拿住手机;壳体设有收容槽,便于放置充电线、耳机等小物件,使用方便;壳体内设有可充电电池,可以作为充电宝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目前,大多数电子产品,比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是使用电池供电,人们对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频繁使用使得电子产品耗电快,需经常充电。人们在充电时还想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看视频,而现有充电器功能单一,只具备充电功能,无法当做支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有支撑功能、又有充电功能的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一种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电池、设于壳体外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以及可转动地连接至壳体的盖体,所述电路板设有控制芯片、分别电性连接至控制芯片的充电电路和切换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所述输入接口电性连接至所述充电电路,所述电池和所述输出接口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一轴孔,所述第二盖体设有第二转轴和第一扣合部,所述壳体设有第三轴孔和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盖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轴孔的配合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壳体,并通过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转轴的配合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通过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的配合扣接至所述壳体。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设有收容槽和卡合凹部,所述第三轴孔设于所述收容槽侧壁,所述第二扣合部设于所述卡合凹部,当所述盖体扣合至所述壳体时,所述第一盖体覆盖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二盖体卡合至所述卡合凹部。进一步地,所述卡合凹部间隔的设有多个凸块,所述第二盖体设有覆盖槽,当所述第二盖体卡合至所述卡合凹部时,所述覆盖槽将所述多个凸块覆盖并收容于其中;当所述第二盖体抵接所述凸块时,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构成一支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体设有掰手位的凹口和抵接部,多个凸块按照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由远及近的顺序间隔排列,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通过绕着第二转轴旋转以及第二盖体的抵接部抵靠于任一凸块而呈A字对折形。进一步地,所述收容槽和所述卡合凹部呈阶梯结构设置,所述收容槽深度大于所述卡合凹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合部为圆柱形凸起,所述第二扣合部为圆形凹孔。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接口为MicroUSB接口、MicroUSBTYPE-C接口和Lightning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设于所述壳体上表面,并靠近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其为聚合物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中的一种。上述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的盖体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与壳体配合以形成放置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在对手机充电的同时还可看电影,不用一直拿住手机;壳体设有收容槽,便于放置充电线、耳机等小物件,使用方便;壳体内设有可充电的电池,上述充电器可以作为充电宝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的电路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所述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组成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100,包括壳体110、设于壳体110内的电路板130和电池140、设于壳体110外的输入接口111和输出接口112、113以及可转动地连接至壳体110的盖体120,所述电路板130设有控制芯片131、分别电性连接至控制芯片131的充电电路132和切换电路133,所述充电电路132电性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133,所述输入接口111电性连接至所述充电电路132,所述电池140和所述输出接口112、113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13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充电器100设有输入接口111和输出接口112、113,充电时,使用充电线将充电器100连接至外部电源,控制芯片131则控制充电电路132对电池140进行充电。若此时需要对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充电,使用另一充电线连接至手机或平板电脑,控制芯片131通过切换电路133对充电线路进行切换,将输入接口111接入的电源切换至手机或平板电脑,从而对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充电。充电器100在没接入外部电源时,充电器100内的电池140可作为电源对手机或平板电脑充电。请一并参照图1、图3至图5,进一步地,所述盖体120包括第一盖体121和第二盖体122,所述第一盖体121设有第一转轴1211和第一轴孔1213,所述第二盖体122设有第二转轴1221和第一扣合部1224,所述壳体110设有第三轴孔1151和第二扣合部1162,所述第一盖体121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211与所述第三轴孔1151的配合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壳体110,并通过所述第一轴孔1213和所述第二转轴1221的配合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盖体122,所述第二盖体122通过所述第一扣合部1224和所述第二扣合部1162的配合扣接至所述壳体110。请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盖体121大致呈板状,其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一转轴1211,另一端设有连接凹部1212,连接凹部1212的侧壁设有第一轴孔1213。第二盖体122也大致呈板状,其一端设有与连接凹部1212配合的连接凸部1222,连接凸部1222设有与第一轴孔1211配合的第二转轴1221。请参照图1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壳110还设有收容槽115和卡合凹部116,所述收容槽115和所述卡合凹部116呈阶梯结构设置,所述收容槽115深度大于所述卡合凹部116,所述第三轴孔1151设于所述收容槽115侧壁,所述第二扣合部1162设于所述卡合凹部116,当所述盖体120扣合至所述壳体110时,所述第一盖体121覆盖所述收容槽115,所述第二盖体122卡合至所述卡合凹部116。收容槽115大致呈方形,其可放置充电线、数据线和耳机等可弯折的物品或其他小件物品。请一并参照图1、图3至图6,进一步地,所述卡合凹部116间隔的设有多个凸块1161,所述第二盖体122设有覆盖槽1223,当所述第二盖体122卡合至所述卡合凹部116时,所述覆盖槽1223将所述多个凸块1161覆盖并收容于其中;当所述第二盖体122抵接所述凸块1161时,所述第一盖体121和所述第二盖体122构成一支撑结构。优选的,输出接口112为MicroUSB接口,输出接口113为MicroUSBTYPE-C接口。所述充电器100还包括防滑垫114,所述防滑垫114设于所述壳体110上表面,并靠近所述盖体120和所述壳体110的连接处,所述电池140为可充电电池,其为聚合物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盖体122设有掰手位的凹口1225和抵接部1226,所述凸块1161呈长条状,多个凸块1161相互平行,并优选为按照远离所述第二转轴1221由远及近的顺序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电池、设于壳体外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以及可转动地连接至壳体的盖体,所述电路板设有控制芯片、分别电性连接至控制芯片的充电电路和切换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所述输入接口电性连接至所述充电电路,所述电池和所述输出接口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电池、设于壳体外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以及可转动地连接至壳体的盖体,所述电路板设有控制芯片、分别电性连接至控制芯片的充电电路和切换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所述输入接口电性连接至所述充电电路,所述电池和所述输出接口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一轴孔,所述第二盖体设有第二转轴和第一扣合部,所述壳体设有第三轴孔和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盖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轴孔的配合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壳体,并通过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转轴的配合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通过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的配合扣接至所述壳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收容槽和卡合凹部,所述第三轴孔设于所述收容槽侧壁,所述第二扣合部设于所述卡合凹部,当所述盖体扣合至所述壳体时,所述第一盖体覆盖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二盖体卡合至所述卡合凹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移动电源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凹部间隔的设有多个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雪琼
申请(专利权)人:邹雪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