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42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7:50
一种配电箱散热结构,包括:配电箱体、电气元件、进风口和出风口、海绵网Ⅰ和海绵网Ⅱ、散热风扇Ⅰ、散热风扇Ⅱ、若干热管散热器、导流罩以及集尘箱。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分别设置海绵网Ⅰ和海绵网Ⅱ,因此可以起到初步防尘效果,散热风扇Ⅰ工作后产生气流从进风口处抽气送入配电箱体内,散热器底座吸收电子元件的热量,气流对电子元件的热量吹送,其进入导流罩,热气流经过抽气管Ⅰ后携带由静电发生器Ⅰ发出的电荷,之后气流进入集尘箱中由于集尘箱中的静电发生器Ⅱ发出相反的电荷,因此气流中的灰尘会吸附保存在集尘箱内,散热气流中的灰尘颗粒可以被存储在集尘箱中,不会附着于电子元件上,提高了配电箱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箱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在恶劣外部环境中使用配电箱时,对其防尘防污垢要求就提出极高的要求。传统的配电箱散热机构一般只是利用风扇排气,没有良好的防尘措施,大量的灰尘堆积到配电箱中后就容易造成电气元件的短路,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优良且防尘效果好的配电箱散热结构。本技术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箱散热结构,包括:配电箱体、安装于配电箱体内的电气元件、分别设置于配电箱体左右两侧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密封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内的海绵网Ⅰ和海绵网Ⅱ、设置于配电箱体内且位于进风口处的散热风扇Ⅰ、设置于配电箱体内且位于出风口处的散热风扇Ⅱ、若干热管散热器、设置于电气元件上方的圆锥形的导流罩以及集尘箱,所述散热风扇Ⅰ的风向朝向配电箱体内部,所述散热风扇Ⅱ的风向朝向配电箱体外部,各个热管散热器的散热器底座贴合于电气元件上,所述导流罩上端通过抽气管Ⅰ与集尘箱相连,所述集尘箱外侧端通过抽气管Ⅱ与散热风扇Ⅱ的进风口端相连,所述抽气管Ⅰ中设置有静电发生器Ⅰ,所述集尘箱底部设置有静电发生器Ⅱ,所述静电发生器Ⅰ与静电发生器Ⅱ发出的电荷极性相反。为了提高散热效率,还包括沿导流罩外侧面环绕设置的螺旋热管,所述螺旋热管的出口通过进液管连接于散热器底座的进液口,螺旋热管的进口通过排气管连接于散热器底座的出气口。为了方便清理灰尘,还包括通过导轨水平插装于集尘箱底部的集尘盒,所述集尘盒头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侧端位于配电箱体的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分别设置海绵网Ⅰ和海绵网Ⅱ,因此可以起到初步防尘效果,散热风扇Ⅰ工作后产生气流从进风口处抽气送入配电箱体内,散热器底座吸收电子元件的热量,气流对电子元件的热量吹送,其进入导流罩,热气流经过抽气管Ⅰ后携带由静电发生器Ⅰ发出的电荷,之后气流进入集尘箱中由于集尘箱中的静电发生器Ⅱ发出相反的电荷,因此气流中的灰尘会吸附保存在集尘箱内,干净的气流通过抽气管Ⅱ被散热风扇Ⅱ强制排出配电箱体外。不但散热性能好,同时散热气流中的灰尘颗粒可以被存储在集尘箱中,不会附着于电子元件上,提高了配电箱使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配电箱体2.进风口3.海绵网Ⅰ4.出风口5.海绵网Ⅱ6.电气元件7.散热器底座8.进液管9.排气管10.导流罩11.螺旋热管12.散热风扇Ⅰ13.散热风扇Ⅱ14.抽气管Ⅰ15.集尘箱16.抽气管Ⅱ17.静电发生器Ⅰ18.拉杆19.静电发生器Ⅱ20.集尘盒21.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配电箱散热结构,包括:配电箱体1、安装于配电箱体1内的电气元件6、分别设置于配电箱体1左右两侧进风口2和出风口4、分别密封设置于进风口2和出风口4内的海绵网Ⅰ3和海绵网Ⅱ5、设置于配电箱体1内且位于进风口2处的散热风扇Ⅰ12、设置于配电箱体1内且位于出风口4处的散热风扇Ⅱ13、若干热管散热器、设置于电气元件6上方的圆锥形的导流罩10以及集尘箱15,散热风扇Ⅰ12的风向朝向配电箱体1内部,散热风扇Ⅱ13的风向朝向配电箱体1外部,各个热管散热器的散热器底座7贴合于电气元件6上,导流罩10上端通过抽气管Ⅰ14与集尘箱15相连,集尘箱15外侧端通过抽气管Ⅱ16与散热风扇Ⅱ13的进风口端相连,抽气管Ⅰ14中设置有静电发生器Ⅰ17,集尘箱15底部设置有静电发生器Ⅱ19,静电发生器Ⅰ17与静电发生器Ⅱ19发出的电荷极性相反。由于进风口2和出风口4上分别设置海绵网Ⅰ3和海绵网Ⅱ5,因此可以起到初步防尘效果,散热风扇Ⅰ12工作后产生气流从进风口2处抽气送入配电箱体1内,散热器底座7吸收电子元件6的热量,气流对电子元件6的热量吹送,其进入导流罩10,热气流经过抽气管Ⅰ14后携带由静电发生器Ⅰ17发出的电荷,之后气流进入集尘箱15中由于集尘箱15中的静电发生器Ⅱ19发出相反的电荷,因此气流中的灰尘会吸附保存在集尘箱15内,干净的气流通过抽气管Ⅱ16被散热风扇Ⅱ13强制排出配电箱体1外。不但散热性能好,同时散热气流中的灰尘颗粒可以被存储在集尘箱15中,不会附着于电子元件6上,提高了配电箱使用的可靠性。优选的,还包括沿导流罩10外侧面环绕设置的螺旋热管11,螺旋热管11的出口通过进液管8连接于散热器底座7的进液口,螺旋热管11的进口通过排气管9连接于散热器底座7的出气口。电气元件6产生的热量被散热器底座7吸收热量后,其内部的冷媒变成气体,其通过排气管9进入螺旋热管11,螺旋热管11可以将导流罩10加热,从而可以确保进入导流罩10中的气体保持较热状态,防止空气冷凝后下沉,导致灰尘不能及时排出。同时螺旋热管11盘绕在导流罩10外表面也可以增大散热面积,使热管中的冷媒由气体迅速变成液体再通过进液管8回流入散热器底座7,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导轨21水平插装于集尘箱15底部的集尘盒20,集尘盒20头端设置有拉杆18,拉杆18的外侧端位于配电箱体1的外侧。当集尘盒20中灰尘收集满时,通过拉杆18将集尘盒20抽出,方便将灰尘倾倒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配电箱散热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体(1)、安装于配电箱体(1)内的电气元件(6)、分别设置于配电箱体(1)左右两侧进风口(2)和出风口(4)、分别密封设置于进风口(2)和出风口(4)内的海绵网Ⅰ(3)和海绵网Ⅱ(5)、设置于配电箱体(1)内且位于进风口(2)处的散热风扇Ⅰ(12)、设置于配电箱体(1)内且位于出风口(4)处的散热风扇Ⅱ(13)、若干热管散热器、设置于电气元件(6)上方的圆锥形的导流罩(10)以及集尘箱(15),所述散热风扇Ⅰ(12)的风向朝向配电箱体(1)内部,所述散热风扇Ⅱ(13)的风向朝向配电箱体(1)外部,各个热管散热器的散热器底座(7)贴合于电气元件(6)上,所述导流罩(10)上端通过抽气管Ⅰ(14)与集尘箱(15)相连,所述集尘箱(15)外侧端通过抽气管Ⅱ(16)与散热风扇Ⅱ(13)的进风口端相连,所述抽气管Ⅰ(14)中设置有静电发生器Ⅰ(17),所述集尘箱(15)底部设置有静电发生器Ⅱ(19),所述静电发生器Ⅰ(17)与静电发生器Ⅱ(19)发出的电荷极性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体(1)、安装于配电箱体(1)内的电气元件(6)、分别设置于配电箱体(1)左右两侧进风口(2)和出风口(4)、分别密封设置于进风口(2)和出风口(4)内的海绵网Ⅰ(3)和海绵网Ⅱ(5)、设置于配电箱体(1)内且位于进风口(2)处的散热风扇Ⅰ(12)、设置于配电箱体(1)内且位于出风口(4)处的散热风扇Ⅱ(13)、若干热管散热器、设置于电气元件(6)上方的圆锥形的导流罩(10)以及集尘箱(15),所述散热风扇Ⅰ(12)的风向朝向配电箱体(1)内部,所述散热风扇Ⅱ(13)的风向朝向配电箱体(1)外部,各个热管散热器的散热器底座(7)贴合于电气元件(6)上,所述导流罩(10)上端通过抽气管Ⅰ(14)与集尘箱(15)相连,所述集尘箱(15)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西功王心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五源西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