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地下电站智能报警门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927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6:41
一种适用于地下电站智能报警门禁系统,属于地下电站门禁系统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智能报警、人脸识别单元、锁紧检测单元的门禁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地下电站智能报警门禁系统,它包括中央控制单元、交换机和现地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交换机连接,交换机分别与多个现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中央中央控制单元包括门禁管理主机信息采集单元、值班员管理主机、门禁管理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现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设置门内侧的第一人脸识别单元、设置门内侧的出门开关、设置门内侧的锁紧检测单元、设置门外侧的第二人脸识别单元、设置门外侧的磁卡感应单元和电控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门禁系统实现进出地下电站关键部位自动识别的功能,提高了地下水电站的管理水平和保障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地下电站智能报警门禁系统
本技术是一种适用于地下电站智能报警门禁系统,涉及地下电站门禁系统

技术介绍
地下电站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般来讲,尤其是大型水电站所处位置较为分散和偏僻,受到河流和地形限制,大型水电站一般采用地下式分布,与生活营地一般相隔较远,大都相隔十几公里,给地下电站的网络管理和安全防范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目前推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给地下电站带来诸多财产损失和安全隐患。因此迫切需要地下电站建立一套智能报警门禁系统。目前地下电站大都采用的是普通门禁系统,不具备智能报警功能,尤其是地下电站一些关键部位区域,譬如计算机机房、机组风洞、水车室、单元控制室、主变洞室、GIS室、出线场等出入口,需要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出,防止人员进出混乱,普通门禁系统不具备统一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报警功能,普通门禁系统往往缺乏上述功能,给地下电站的安全管理带来较大风险,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适用于地下电站智能报警门禁系统,该门禁系统克服地下电站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通过设置锁紧检测单元、报警单元、人脸识别单元等,实现进出地下电站关键部位自动识别的功能,提高了水电站的管理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地下电站智能报警门禁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交换机和现地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交换机连接,交换机分别与多个现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中央中央控制单元包括门禁管理主机、信息采集单元、值班员管理主机、门禁管理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门禁管理主机用于接受信息采集单元和现地控制单元中处理器相应数据和信息,根据值班员管理主机发送值班运行人员、维护人员等信息或现地控制单元中处理器上送数据和信息用于对门禁管理单元进行相应控制,同时接受锁紧检测单元上送的信号对报警单元进行相应报警和对门禁管理单元发出指令对相应现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所述现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设置门内侧的第一人脸识别单元、设置门内侧的出门开关、设置门内侧的锁紧检测单元、设置门外侧的第二人脸识别单元、设置门外侧的磁卡感应单元和电控锁,所述处理器用于接受门禁管理单元发出指令对现地控制单元中相应电控锁进行控制,用于接受设置门内侧的第一人脸识别单元或设置门内侧的出门开关的相应信号和设置门外侧的第二人脸识别单元或设置门外侧的磁卡感应单元的相应信号并上送至门禁管理主机,所述锁紧检测单元通过处理器将门禁锁紧信号上送至门禁管理主机。所述设置门内侧的第一人脸识别单元用于感应门内侧预定感应范围内的人脸时,第一人脸识别单元向处理器发出感应信号,处理器通过交换机上送信息至门禁管理主机,所述门禁管理主机响应感应信号并向门禁管理单元发送控制信号,门禁管理单元通过交换机下发控制信号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电控锁开启,所述设置门内侧的出门开关的开门信号向处理器发出感应信号,处理器通过交换机上送信息至门禁管理主机,所述门禁管理主机响应感应信号并向门禁管理单元发送控制信号,门禁管理单元通过交换机下发控制信号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电控锁开启。所述设置门外侧的第二人脸识别单元用于感应门外侧预定感应范围内的人脸时,第二人脸识别单元向处理器发出感应信号,处理器通过交换机上送信息至门禁管理主机,所述门禁管理主机响应感应信号并向门禁管理单元发送控制信号,门禁管理单元通过交换机下发控制信号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电控锁开启,所述设置门外侧的磁卡感应单元读取磁卡感应信号后向处理器发出感应信号,处理器通过交换机上送信息至门禁管理主机,所述门禁管理主机响应感应信号并向门禁管理单元发送控制信号,门禁管理单元通过交换机下发控制信号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电控锁开启。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值班运行人员、维护人员等磁卡信息、人脸识别等信息,同时将采集的信息上送门禁管理主机,所述值班员管理主机用于对值班运行人员、维护人员等在地下电站特殊区域作业时进行相应授权,同时将相应信息上送门禁管理主机。所述锁紧检测单元通过电控锁控制门的开启,一段时间后判断出入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若出入门处于开启状态,锁紧检测单元检测门开启信号后通过处理器上送信号,处理器通过交换机上送信息至门禁管理主机,所述门禁管理主机响应报警信号并向门禁管理单元发送控制信号和报警单元发送报警信号,门禁管理单元通过交换机下发控制信号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电控锁关闭。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交换机通过有线网络连接,交换机分别与多个现地控制单元通过有线网络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所提供的门禁系统能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出,防止人员进出混乱,更进一步的,本技术具有统一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报警功能,这样能降低地下电站的安全管理所带来的风险,确保机组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地下电站智能报警门禁系统,它包括中央控制单元1、交换机2和现地控制单元3,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与交换机2连接,交换机2分别与至少1个现地控制单元3连接。所述中央中央控制单元1包括门禁管理主机11、信息采集单元12、值班员管理主机13、门禁管理单元14和报警单元15;所述现地控制单元3包括处理器31、设置门内侧的第一人脸识别单元32、设置门内侧的出门开关33、设置门内侧的锁紧检测单元34、设置门外侧的第二人脸识别单元35、设置门外侧的磁卡感应单元36和电控锁37。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与交换机2通过有线网络连接,交换机2分别与多个现地控制单元3通过有线网络连接。所述门禁管理主机11为PC机或服务器,信息采集单元12为采集值班运行人员、维护人员等磁卡信息、人脸识别等信息的单元,值班员管理主机13为PC机,门禁管理单元14为用于根据门禁管理主机发送的开门信息对门禁控制器进行安排控制门禁的单元,报警单元15为声光报警器,交换机2为千兆路由器,处理器31为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或PLC系统,第一人脸识别单元32以及第二人脸识别单元35包括人脸识别仪,第一人脸识别单元32以及第二人脸识别单元35设置位置分别位于出入门内侧和外侧之分,锁紧检测单元34为用于检测被控制出入门是否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的单元。更具体的,信息采集单元12包括型号为WM-5000A的巡检器,门禁管理单元14是型号为DK-A3的门禁机,报警单元15是型号为HC-103ES-626的声光报警器,交换机2是型号为S5700S-28P-LI-AC的千兆交换机,处理器31可选型号为STC89C52的单片机系统,人脸识别仪的型号为CH-RL1000-2;锁紧检测单元34包括型号为SC201的锁紧检测单元。其它的,磁卡感应单元包括型号为ZC-SK400磁卡感应器,电控锁包括型号为RT-181的电控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以上各个电子模块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对它们型号的选用不局限于本说明书的记载,电控单元与常规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及控制关系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本说明书中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公知手段对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地下电站智能报警门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地下电站智能报警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央控制单元(1)、交换机(2)和现地控制单元(3),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与交换机(2)连接,交换机(2)分别与至少1个现地控制单元(3)连接;所述中央中央控制单元(1)包括门禁管理主机(11)、信息采集单元(12)、值班员管理主机(13)、门禁管理单元(14)和报警单元(15);所述现地控制单元(3)包括处理器(31)、设置门内侧的第一人脸识别单元(32)、设置门内侧的出门开关(33)、设置门内侧的锁紧检测单元(34)、设置门外侧的第二人脸识别单元(35)、设置门外侧的磁卡感应单元(36)和电控锁(3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地下电站智能报警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央控制单元(1)、交换机(2)和现地控制单元(3),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与交换机(2)连接,交换机(2)分别与至少1个现地控制单元(3)连接;所述中央中央控制单元(1)包括门禁管理主机(11)、信息采集单元(12)、值班员管理主机(13)、门禁管理单元(14)和报警单元(15);所述现地控制单元(3)包括处理器(31)、设置门内侧的第一人脸识别单元(32)、设置门内侧的出门开关(33)、设置门内侧的锁紧检测单元(34)、设置门外侧的第二人脸识别单元(35)、设置门外侧的磁卡感应单元(36)和电控锁(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地下电站智能报警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与交换机(2)通过有线网络连接,交换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林李妮婷丁伦军田源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