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连星专利>正文

智能锁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9278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6:41
一种智能锁定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智能锁、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智能锁和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并识别目标物品后分别一一对应输出第一信号、第二信号以及第三信号;还包括取出系统和放入系统。通过取出系统和放入系统分别对目标物品进行取出和放入工作,以此达到对目标物品进行锁定的目的,并且该智能锁定系统可同时锁定多个目标物品以及取出任意目标物品进行使用,解决了传统的每个目标物品需要进行单独锁定才能够取出指定的目标物体的缺陷,降低了共享目标物品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锁定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锁定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锁的使用范围应用广泛,大到门禁系统、出入系统,小到单一的物件进行锁定。在这个共享时代,需要通过电子锁对共享物品的位置进行限定,但是目前的一个电子锁只能够锁定单个的物品,并不能够将多个物品进行同时锁定、并对单个物体进行单一解除锁定,增加了共享状态下用于限制共享物品的电子锁的使用数量,大大增加了该共享系统的成本,使资源浪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共享目的电子锁只能够锁定单独物体所带来的缺陷。为此,提供一种智能锁定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智能锁、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智能锁和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目标物品,还包括:取出系统,所述的放入系统包括:第一触发装置,受控于工作人员触发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第一处理器,受控于所述的第一驱动信号进行工作,接收所述的第一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一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一智能锁打开;接收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二智能锁打开并控制所述的第一智能锁关闭;接收所述的第三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三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二智能锁关闭;放入系统,所述的放入系统包括:第二触发装置,受控于工作人员触发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第二处理器,受控于所述的第二驱动信号进行工作,接收所述的第三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三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二智能锁打开;接收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一智能锁打开并控制所述的第二智能锁关闭;接收所述的第一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一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一智能锁关闭。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可为RFID读写器,所述的目标物品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触发装置包括第一移动终端、服务器和第一二维码,所述的手机扫描所述第一二维码将该二维码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该二维码的信息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第一处理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触发装置包括第二移动终端、服务器和第二二维码,所述的手机扫描所述第二二维码将该二维码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该二维码的信息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至第二处理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为同一移动终端。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为同一处理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触发装置包括第三移动终端和第三二维码,所述的第三移动终端扫描所述第三二维码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一处理器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触发装置包括第四移动终端和第四二维码,所述的第四移动终端扫描所述第三二维码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二处理器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二维码和第四二维码为同一二维码。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定系统通过取出系统和放入系统分别对目标物品进行取出和放入工作,以此达到对目标物品进行锁定的目的,并且该智能锁定系统可同时锁定多个目标物品以及取出任意目标物品进行使用,解决了传统的每个目标物品需要进行单独锁定才能够取出指定的目标物体的缺陷,降低了共享目标物品的成本。2.该智能锁定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智能锁、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智能锁和第三检测装置,通过上述各装置的配合,可起到互锁的作用,即第一智能锁和第二智能锁只能够存在一个锁头被打开,可防止出现一个智能锁被打开可以取出多个物品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智能锁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一种智能锁定系统,如图1所示其结构示意图,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智能锁、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智能锁和第三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并识别目标物品后分别一一对应输出第一信号、第二信号以及第三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可分别为RFID读写器,目标物品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内可设置有目标物品的特定信息、物理属性等等。其中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还可分别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磁场传感器以及具有同类功能能够确定RFID电子标签位置的传感器等装置。第一智能锁和第二智能锁可设置为电子环形锁、电子挂锁、电控锁、电子球形门锁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包括取出系统,取出系统包括:第一触发装置,受控于工作人员触发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目标物品身份信息,并将目标物品身份信息分别发送至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三检测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触发装置包括第一移动终端、服务器和第一二维码,第一移动终端扫描第一二维码将该二维码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该二维码的信息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及目标物品身份信息至第一处理器,第一二维码具有特定身份信息。其中该第一二维码可设置于目标物体上或者上述的RFID电子标签四周,使每个第一二维码只唯一对应一个目标物品、一个RFID电子标签。第一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等移动电子设备。通过手机、平板对第一二维码进行扫描并将该二维码存储的特定身份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触发装置包括第三移动终端和第三二维码,第三移动终端扫描第三二维码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及目标物品身份信息控制第一处理器工作,第三二维码具有特定身份信息。第一处理器,受控于第一驱动信号进行工作,接收第一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一信号控制第一智能锁打开;接收第二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二信号控制第二智能锁打开并控制第一智能锁关闭;接收第三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三信号控制第二智能锁关闭。当第一处理器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时开始工作,并接收第一触发装置发送的目标物品身份信息,并将该目标物品身份信息分别发送至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目标物品后输出第一信号至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智能锁打开,此时目标物品可活动到第一智能锁和第二智能锁之间。设置于第一智能锁和第二智能锁之间的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目标物品后输出第二信号至第一处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锁定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智能锁、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智能锁和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并识别目标物品后分别一一对应输出第一信号、第二信号以及第三信号;还包括:取出系统,所述的取出系统包括:第一触发装置,受控于工作人员触发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目标物品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的目标物品身份信息分别发送至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三检测装置;第一处理器,受控于所述的第一驱动信号进行工作,接收所述的第一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一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一智能锁打开;接收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二智能锁打开并控制所述的第一智能锁关闭;接收所述的第三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三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二智能锁关闭;放入系统,所述的放入系统包括:第二触发装置,受控于工作人员触发输出第二驱动信号和目标物品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的目标物品身份信息分别发送至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三检测装置;第二处理器,受控于所述的第二驱动信号进行工作,接收所述的第三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三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二智能锁打开;接收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一智能锁打开并控制所述的第二智能锁关闭;接收所述的第一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一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一智能锁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智能锁、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智能锁和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并识别目标物品后分别一一对应输出第一信号、第二信号以及第三信号;还包括:取出系统,所述的取出系统包括:第一触发装置,受控于工作人员触发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目标物品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的目标物品身份信息分别发送至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三检测装置;第一处理器,受控于所述的第一驱动信号进行工作,接收所述的第一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一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一智能锁打开;接收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二智能锁打开并控制所述的第一智能锁关闭;接收所述的第三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三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二智能锁关闭;放入系统,所述的放入系统包括:第二触发装置,受控于工作人员触发输出第二驱动信号和目标物品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的目标物品身份信息分别发送至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三检测装置;第二处理器,受控于所述的第二驱动信号进行工作,接收所述的第三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三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二智能锁打开;接收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一智能锁打开并控制所述的第二智能锁关闭;接收所述的第一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一信号控制所述的第一智能锁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可为RFID读写器,所述的目标物品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连星
申请(专利权)人:陈连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