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9218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包括头盔主体外壳、面部贴合外壳、顶部弹性头带和侧面弹性头带,面部贴合外壳两侧端部通过侧面弹性头带连接,所述顶部弹性头带一端与面部贴合外壳上侧中部连接,顶部弹性头带另一端与侧面弹性头带中部活动连接;面部贴合外壳前端设有头盔套件框,头盔套件框与头盔主体外壳采用翻转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针对不同佩戴者的头部大小,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头戴可自动适应不同大小的头部,并让头盔贴合佩戴者面部,在佩戴时隔绝现实光线达到沉浸目的;打开头盔稳固暗扣后,即可用手将头盔主体外壳朝上托起,从而让佩戴者快速脱离虚拟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VR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
技术介绍
VR即虚拟现实,其核心技术原理是通过凸透镜来放大人眼看到的即时图像范围,并通过头部的陀螺仪,及时的通知图像生成引擎,及时的更新画面,从而使人感觉到,自己是在看一个环绕的虚拟空间,从而产生360度的三维空间感。根据人眼的视差原理,人的左右眼每一时刻看到的图像是不一样的,是两幅区别左右眼位置的不同头像,从而产生很强烈的立体纵深感。以上VR头盔的沉浸特点,需要完全隔绝现实世界的光线才能让人完全沉浸到虚拟的图像画面之中。但人无法真正和现实隔绝,现实中可能有诸多意外发生,这就需要佩戴VR头盔的人员迅速脱离虚拟环境,回归现实。如何开发一款高效、方便的VR头盔外壳套件,方便VR头盔使用人员能够迅速脱离虚拟世界回归现实,同时又无需脱下头盔方便再次快速进入虚拟环境,就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虚拟现实技术是未来仿真模拟及游戏娱乐行业的发展方向,佩戴VR头盔后因现实世界需要临时取下头盔回归现实世界,将是一个长期而频繁的需要。而传统的VR头盔,要脱离虚拟世界,不仅取下头盔的时间慢,再次佩戴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给人造成极大不便,同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VR头盔佩戴者临时回归现实,需要松开头盔的绑带后,才可将头盔从头上取下;2)再次佩戴头盔,需要重新固定绑带,重新调整头盔舒适性和瞳距;3)传统VR头盔佩戴者如果遭遇和安全有关的紧急事件发生,取下头盔回归现实的时间过长,可能造成一定安全事故。4)直接取下VR头盔可能造成虚拟现实应用中的进程突然中断,下次进入可能丢失进程,需要重新开启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佩戴舒适的VR头盔外壳套件,让VR头盔佩戴者能够随时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进行自由切换,即保证了安全性,又保证了虚拟显示软件使用的连续性。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包括头盔主体外壳、面部贴合外壳、顶部弹性头带和侧面弹性头带,所述面部贴合外壳两侧端部通过侧面弹性头带连接,所述顶部弹性头带一端与面部贴合外壳上侧中部连接,所述顶部弹性头带另一端与侧面弹性头带中部活动连接;所述面部贴合外壳前端设有头盔套件框,所述头盔套件框与头盔主体外壳采用翻转结构连接。本技术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针对不同佩戴者的头部大小,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头戴可自动适应不同大小的头部,并让头盔贴合佩戴者面部,在佩戴时隔绝现实光线达到沉浸目的;打开头盔稳固暗扣6后,通过旋转铰轴连接10两折式合页,即可用手将1-头盔主体外壳朝上托起,从而让佩戴者快速脱离虚拟环境,观察外部现实世界;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让头盔主体外壳1迅速旋转,铰轴连接10两折式合页中使用金属材料作为合页金属轴12,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高于头盔本身。进一步的,所述头盔套件框上侧端与头盔主体外壳对应连接处通过铰轴连接,所述头盔主体外壳通过铰轴连接相对于头盔套件框实现90°角度翻转。进一步的,所述头盔套件框上侧端与头盔主体外壳对应连接处通过两套铰轴连接,所述铰轴上设有扭簧。进一步的,所述头盔套件框下侧端设有头盔暗扣卡槽,所述头盔暗扣卡槽与头盔主体外壳对应连接处设有头盔稳固暗扣,所述头盔稳固暗扣和头盔暗扣卡槽为相互配合的卡槽接。进一步的,所述两套铰轴连接和卡槽接呈等腰三角分布。头盔下方的头盔暗扣卡槽,可自动扣紧头盔稳固暗扣,头盔彻底闭合后,和上方的两个铰轴连接两折式合页形成稳定的三角区域,无需担心VR头盔会因为头部移动而出现摇晃的状况。进一步的,所述侧面弹性头带的中部通过头带连接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面部贴合外壳贴脸部位采用软性硅胶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弹性头带采用松紧带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侧面弹性头带采用松紧带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弹性头带与侧面弹性头带中部采用粘扣带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针对不同佩戴者的头部大小,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头戴可自动适应不同大小的头部,并让头盔贴合佩戴者面部,在佩戴时隔绝现实光线达到沉浸目的;2)打开6-头盔稳固暗扣后,通过旋转铰轴连接两折式合页,即可用手将头盔主体外壳朝上托起,从而让佩戴者快速脱离虚拟环境,观察外部现实世界;3)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让头盔主体外壳迅速旋转,头盔套件两折式合页中使用金属材料作为12-合页金属轴,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高于头盔本身。4)所述的头盔下方的头盔暗扣卡槽,可自动扣紧头盔稳固暗扣,头盔彻底闭合后,和上方的两个10-头盔套件两折式合页形成稳定的三角区域,无需担心VR头盔会因为头部移动而出现摇晃的状况。5)所述的活动VR头盔外壳套件具有可拆卸、便携式、高安全的特点,不伤害原本VR头盔任何电子设备部分;6)所述的活动VR头盔外壳套件适用于大多数重量不超过600g的VR头盔。本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能够让VR头盔佩戴者能够快速的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切换,能够快速高效的将头盔主体部分上翻,让使用者双眼看清现实世界发生的任何紧急事件。此外本技术造价低廉,主体部分为塑料制成,通过模具生产可极大降低成本,利于普及。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的头盔主体外壳翻转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的头盔主体外壳闭合结构;图3为本技术头盔套件框与头盔主体外壳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头盔主体外壳;2-面部贴合外壳;3-顶部弹性头带;4-头带连接器;5-侧面弹性头带;6-头盔稳固暗扣;7-头盔暗扣卡槽;8-头盔套件框;9-头带与套件框连接位;10-铰轴连接;11-凸透镜孔位,12-合页金属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包括头盔主体外壳1、面部贴合外壳2、顶部弹性头带3和侧面弹性头带5,所述面部贴合外壳2两侧端部通过侧面弹性头带5连接,连接处在图1中的头带与套件框连接位9处,所述顶部弹性头带3一端与面部贴合外壳2上侧中部连接,所述顶部弹性头带3另一端与侧面弹性头带5中部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顶部弹性头带3与侧面弹性头带5中部采用粘扣带连接。VR头盔的镜片设置在凸透镜孔位11。所述面部贴合外壳2前端设有头盔套件框8,所述头盔套件框8与头盔主体外壳1采用翻转结构连接。所述的活动VR头盔外壳套件转动部分为塑料合页,中间通过金属轴进行连接;活动VR头盔头带部分(包括顶部弹性头带3和侧面弹性头带5)为机织松紧带,由棉或化纤为经、纬纱,与一组橡胶丝(乳胶丝或氨纶丝)按一定规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包括头盔主体外壳(1)、面部贴合外壳(2)、顶部弹性头带(3)和侧面弹性头带(5),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贴合外壳(2)两侧端部通过侧面弹性头带(5)连接,所述顶部弹性头带(3)一端与面部贴合外壳(2)上侧中部连接,所述顶部弹性头带(3)另一端与侧面弹性头带(5)中部活动连接;所述面部贴合外壳(2)前端设有头盔套件框(8),所述头盔套件框(8)与头盔主体外壳(1)采用翻转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包括头盔主体外壳(1)、面部贴合外壳(2)、顶部弹性头带(3)和侧面弹性头带(5),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贴合外壳(2)两侧端部通过侧面弹性头带(5)连接,所述顶部弹性头带(3)一端与面部贴合外壳(2)上侧中部连接,所述顶部弹性头带(3)另一端与侧面弹性头带(5)中部活动连接;所述面部贴合外壳(2)前端设有头盔套件框(8),所述头盔套件框(8)与头盔主体外壳(1)采用翻转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套件框(8)上侧端与头盔主体外壳(1)对应连接处通过铰轴连接(10),所述头盔主体外壳(1)通过铰轴连接(10)相对于头盔套件框(8)实现90°角度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套件框(8)上侧端与头盔主体外壳(1)对应连接处通过两套铰轴连接(10),所述铰轴上设有扭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现实交流的活动式VR头盔套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套件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康范宇汤晓青朱志廖萍郑和平向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