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荣华专利>正文

液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903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加热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内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液体流道组和至少两个空腔,本体上设有加热模块和两个液体通口,液体流道组由多条并行排布的液体流道组成;至少两个空腔依次排布在本体内,相邻的两个空腔由一个液体流道组连通,其中首尾两个空腔不通过液体流道组直接连通,两个液体通口分别连通地设置在首尾两个空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体加热装置设有多条并列的管道,增大了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该装置的空间利用率;还设有多个空腔,使得液体在管道与空腔中更容易汽化,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体加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液体加热装置均以加长液体流过加热装置的距离来加热液体,这样的加热方式比较占用空间,而且加热装置和液体的接触面积较小,不利于热能的传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加热装置,设有至少一个液体流道组和至少两个空腔,液体流道组由多条并行排布的液体流道组成,这样设置不但能增加该装置的空间利用率,还能加大与被加热液体的接触面积,提升加热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液体流道组和至少两个空腔,所述本体上设有加热模块和两个液体通口,所述液体流道组由多条并行排布的液体流道组成;至少两个所述空腔依次排布在所述本体内,相邻的两个所述空腔由一个所述液体流道组连通,其中首尾两个所述空腔不通过所述液体流道组直接连通,两个所述液体通口分别连通地设置在首尾两个空腔上。作为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盖体和壳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上,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组,所述隔板组由多个并行且相间排布的隔板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空腔之间设有一个所述隔板组。作为优选的,所述本体为长方体,所述空腔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作为优选的,所述加热模块设在所述盖体或壳体上。作为优选的,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作为优选的,位于首端的所述空腔为分流腔,其余所述空腔为汽化腔;所述分流腔的容积小于所述汽化腔的容积。作为优选的,所述液体流道截面为矩形。作为优选的,所述液体流道为管道。作为优选的,所述液体流道轨迹为直线、曲线或折线。作为优选的,所述本体大致呈U形体或S形体或M形体,所述空腔根据所述本体的形状依次排布在所述本体内。本技术的一种液体加热装置,设有至少两个空腔和至少一个液体流道组,液体流道组由多条并行排布的液体流道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空腔由一个液体流道组连通,并列的液体流道有利于增大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且液体流道组和空腔的组合又有利于被加热液体的汽化,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此外,该结构还能充分利用空间,在保证加热效率的情况下减少该装置的空间占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之三;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的本体呈U形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的本体呈S形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的本体呈M形时的示意图。其中,1、壳体;11、液体流道组;12、空腔;13、隔板组;14、隔板;2、盖体;21、液体通口;22、电源输入装置;23、加热模块;24、热敏电阻;3、密封圈;4、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结合图1和图2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包括本体4,本体4上设有用于加热的加热模块23和用于液体进出该装置的液体通口21,本体4内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液体流道组11和至少两个空腔12,液体流道组11由多条并行排布的液体流道组成,多条并行的液体流道有利于增大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率。至少两个空腔12依次排布在本体4内,相邻的两个空腔12由一个液体流道组11连通;其中首尾两个空腔12不通过液体流道组11直接连通,以保证被加热液体能流经该装置中所有的液体流道组11和空腔12;两个液体通口21分别连通地设置在首尾两个空腔12上。液体流道组11和空腔12的组合有利于高效地加热液体,而且空腔12能使被加热液体更容易汽化,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设置多条并行的液体流道能充分利用该装置内部的空间,在保证加热效率的情况下减少该装置的空间占用。优选的,位于首端的空腔12为分流腔,其余空腔12为汽化腔;分流腔的容积小于汽化腔的容积。液体流道还可以以管道的形式设置;液体流道的截面优选为矩形,以确保在便于加工的情况下,液体流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在本实施例中,本体4包括盖体2和壳体1,盖体2可拆卸地盖设在壳体1的开口上,壳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组13,隔板组13由多个并行且相间排布的隔板14组成,所有隔板14都设在壳体1的底部,且隔板14的高度与壳体1的侧壁高度相等;相邻的两个空腔12之间设有一个隔板组13,隔板组13中的隔板14两端分别指向与隔板组13相邻的两个空腔12。当盖体2盖设在壳体1的开口上时,相邻的两个隔板14、壳体1底部和盖体2围成一个液体流道;或隔板14与相邻的壳体1侧壁、壳体1底部和盖体2围成一个液体流道,这样设置便于生产加工,且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两个壳体1相互拼接成一体,即两壳体1的开口相互拼接,适应实际的使用环境,此时,两个液体通口21开设在壳体1上,并分别连通于首尾的两个空腔12上;盖体2和壳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3,以确保该装置的密封性。同时,壳体1和盖体2上还分别设有电源输入装置22和热敏电阻24。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加热效率和汽化效率,空腔12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或三个。作为优选的,加热模块23设在壳体1上,也可以设在盖体2上;隔板组可以由多个并行且相间排布的直隔板、弯隔板或折线状隔板组成,以适应实际的使用环境。结合图4至图6所示,本体4可以是长方体、U形体、S形体或M形体,空腔12根据本体4的形状依次排布在本体4内部,液体流道的轨迹可以是直线、曲线或折线;多种形态的本体4和多种轨迹形式的液体流道能够适应各种实际的使用环境。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空腔12和至少一个液体流道组11,液体流道组11由多条并行排布的液体流道组成,相邻的两个空腔12由一个液体流道组11连通,多条并形排布的液体流道能增大该装置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升加热效率,且空腔12和液体流道组11的组合还有利于被加热液体的汽化,进一步的提升加热效率;为了使液体能流经所有空腔12和液体流道组11,首尾两个空腔12不通过液体流道组11直接连通。除此之外,该装置可充分利用空间,在保证加热效率的情况下减少该装置的空间占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液体流道组和至少两个空腔,所述本体上设有加热模块和两个液体通口,所述液体流道组由多条并行排布的液体流道组成;至少两个所述空腔依次排布在所述本体内,相邻的两个所述空腔由一个所述液体流道组连通,其中首尾两个所述空腔不通过所述液体流道组直接连通,两个所述液体通口分别连通地设置在首尾两个所述空腔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液体流道组和至少两个空腔,所述本体上设有加热模块和两个液体通口,所述液体流道组由多条并行排布的液体流道组成;至少两个所述空腔依次排布在所述本体内,相邻的两个所述空腔由一个所述液体流道组连通,其中首尾两个所述空腔不通过所述液体流道组直接连通,两个所述液体通口分别连通地设置在首尾两个所述空腔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盖体和壳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上,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组,所述隔板组由多个并行且相间排布的隔板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空腔之间设有一个所述隔板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长方体,所述空腔沿所述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荣华徐敬磊柳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徐荣华徐敬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