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机用润滑油站,包括油站安装台、油箱、吸油装置Ⅰ、吸油装置Ⅱ、蓄能器Ⅰ和蓄能器Ⅱ,所述油站安装台通过四个角设有的螺栓固定连接地面,所述油站安装台表面固定安装连接油箱,所述油箱上端表面设有吸油装置Ⅰ、吸油装置Ⅱ、油烟排气口、油箱盖和回油口,所述油箱一侧设有油位计和油箱油温显示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汽轮机用润滑油站通过设有的蓄能器在汽轮机由大功率切换至小功率运转时,将多余的油压能进行储存,当汽轮机由小功率切换至大功率运转时,将油压释放填补供油压差,能够更有效稳定的保证油压的供给使其不会发生因供油差压加速磨损设备和超压浪费资源能耗的情况,增加设备零部件的更换周期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机用润滑油站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站
,具体为一种汽轮机用润滑油站。
技术介绍
汽轮机的功能是将蒸汽的能量转化成为机械功率的大型旋转式动力机械,其主要作用为发电用的原动机,也可用与生产或生活中使用,汽轮机由转子和气缸组成,转子为很多个轴承和轴承齿轮组成,且它们之间皆为咬合连接,在汽轮机运转时齿轮会高速升温,由汽轮机连接有的润滑油站为其润滑降温,现有的润滑油站为保证能够保持汽轮机运转的稳定性达到供油油压都设有两个高压油泵,一个为辅油泵一个为主油泵,主辅油泵可根据汽轮机的功率运转来调节供油压力,当汽轮机切换功率运转时工作人员不可能第一时间就能够将供油的压力变换至汽轮机需要使用的压力,因此汽轮机切换大功率运转时会出现一个阶段的供油油压跟不上,导致设备内部轴承齿轮迅速升温,造成较大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从而一方面的影响了生产效率,当汽轮机切换小功率运转时工作人员不可能第一时间就能够将供油的压力变换至汽轮机需要使用的压力,导致这一部分的供油压力资源就浪费掉了,长此以往供油压力不够会加速设备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供油压力超压便会导致资源能耗的浪费量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汽轮机切换使用功率时自动变换供油压力,能够很好的保证其供油压力的稳定性,起到保护汽轮机内部设施增加汽轮机使用寿命,能够长时间保持其运转的稳定性从而增加其工作效率的汽轮机用润滑油站,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轮机用润滑油站,包括油站安装台、油箱、吸油装置Ⅰ、吸油装置Ⅱ、蓄能器Ⅰ和蓄能器Ⅱ,所述油站安装台通过四个角设有的螺栓固定连接地面,所述油站安装台表面固定安装连接油箱,所述油箱上端表面设有吸油装置Ⅰ、吸油装置Ⅱ、油烟排气口、油箱盖和回油口,所述油箱一侧设有油位计和油箱油温显示表,所述油箱油温显示表连接油箱内部设有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油箱另一侧设有污油排放口。优选的,所述吸油装置Ⅰ设有高压油泵,所述高压油泵下方连接油箱内设有的高压油泵,所述高压油泵通过油管连接油箱上端表面设有的油箱出油口,所述油箱出油口连接吸油装置出油管Ⅰ,所述吸油装置出油管Ⅰ连接有磁性过滤器和开关阀门,所述吸油装置Ⅱ与吸油装置Ⅰ结构相同,所述吸油装置Ⅰ的吸油装置出油管Ⅰ和吸油装置Ⅱ的吸油装置出油管Ⅱ通过三通管连接为冷却装置进油管。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进油管连接冷却装置进油口,所述冷却装置为双筒式冷却器,所述冷却装置设有两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装置下方出油管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一侧通过油管连接过进油管Ⅰ,所述三通阀另一侧通过油管连接过进油管Ⅱ,所述进油管Ⅰ连接过滤装置Ⅰ,所述进油管Ⅱ连接过滤装置Ⅱ。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Ⅰ为双筒式过滤器,所述过滤装置Ⅰ与过滤装置Ⅱ结构相同,所述过滤装置Ⅰ下方出油口连接供油管路Ⅰ,所述供油管路Ⅰ连接蓄能器Ⅰ和供油装置Ⅰ,所述蓄能器Ⅰ连接供油装置Ⅰ,所述过滤装置Ⅱ下方出油口连接供油管路Ⅱ,所述供油管路Ⅱ连接蓄能器Ⅱ和供油装置Ⅱ,所述蓄能器Ⅱ连接供油装置Ⅱ。优选的,所述供油装置Ⅰ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连接有出油压力表、出油压力调节阀和出油口,所述供油装置Ⅱ与供油装置Ⅰ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过滤装置Ⅰ和过滤装置Ⅱ均连接有差压溢流阀装置。优选的,所述吸油装置Ⅱ为辅助供油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的吸油装置、冷却装置、过滤装置可有效的保证润滑油的供给,设有的蓄能器在汽轮机由大功率切换至小功率运转时,将多余的油压能进行储存,当汽轮机由小功率切换至大功率运转时,将油压释放填补供油压差,能够更有效稳定的保证油压的供给使其不会发生因供油差压加速磨损设备和超压浪费资源能耗的情况,不仅能够保证供油量不会出现偏差,还能保证设备运转的稳定性,增加设备零部件的更换周期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轮机用润滑油站,包括油站安装台、油箱、吸油装置Ⅰ、吸油装置Ⅱ、蓄能器Ⅰ和蓄能器Ⅱ,所述油站安装台通过四个角设有的螺栓固定连接地面,所述油站安装台表面固定安装连接油箱,所述油箱上端表面设有吸油装置Ⅰ、吸油装置Ⅱ、油烟排气口、油箱盖和回油口,所述油箱一侧设有油位计和油箱油温显示表,所述油箱油温显示表连接油箱内部设有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油箱另一侧设有污油排放口。进一步的,所述吸油装置Ⅰ设有高压油泵,所述高压油泵下方连接油箱内设有的高压油泵,所述高压油泵通过油管连接油箱上端表面设有的油箱出油口,所述油箱出油口连接吸油装置出油管,所述吸油装置出油管连接有磁性过滤器和开关阀门,所述吸油装置Ⅱ与吸油装置Ⅰ结构相同,所述吸油装置Ⅰ的吸油装置出油管Ⅰ和吸油装置Ⅱ的吸油装置出油管Ⅱ通过三通管连接为冷却装置进油管,所述吸油装置Ⅱ为辅助供油装置。该方案设有的一主一辅两组油泵可根据汽轮机的使用功率开启或关闭辅供油装置,具有能够保持供油压力稳定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和节省能源的有益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进油管连接冷却装置进油口,所述冷却装置为双筒式冷却器,所述冷却装置设有两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装置下方出油管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一侧通过油管连接过进油管Ⅰ,所述三通阀另一侧通过油管连接过进油管Ⅱ,所述进油管Ⅰ连接过滤装置Ⅰ,所述进油管Ⅱ连接过滤装置Ⅱ,所述过滤装置Ⅰ为双筒式过滤器,所述过滤装置Ⅰ与过滤装置Ⅱ结构相同,所述过滤装置Ⅰ下方出油口连接供油管路Ⅰ,所述供油管路Ⅰ连接蓄能器Ⅰ和供油装置Ⅰ,所述蓄能器Ⅰ连接供油装置Ⅰ,所述过滤装置Ⅱ下方出油口连接供油管路Ⅱ,所述供油管路Ⅱ连接蓄能器Ⅱ和供油装置Ⅱ,所述蓄能器Ⅱ连接供油装置Ⅱ。该方案设有的双筒式冷却器和两组过滤系统可很好的保证润滑油的冷却和过滤的洁净,保障了设备内部设施较好的润滑效果,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内部轴承齿轮的更换周期,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供油装置Ⅰ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连接有出油压力表、出油压力调节阀和出油口,所述供油装置Ⅱ与供油装置Ⅰ结构相同,述冷却装置、过滤装置Ⅰ和过滤装置Ⅱ均连接有差压溢流阀装置。该方案设有的可调节供油压力的供油方式,在能够保证其供油压的前提下起到了节省能耗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站安装台、2.油箱、3.吸油装置Ⅰ、4.吸油装置Ⅱ、5.冷却装置、6.过滤装置Ⅰ、7.过滤装置Ⅱ、8.蓄能器Ⅰ、9.蓄能器Ⅱ、10.供油装置Ⅰ、11.供油装置Ⅱ、12.油位计、13.温度传感器、14.油箱油温显示表、15.油烟排气口、16.油箱盖、17.污油排放口、18.回油口、19.高压油泵、20.油箱出油口、21.磁性过滤器、22.开关阀门、23.吸油装置出油管Ⅰ、24.吸油装置出油管Ⅱ、25.冷却装置进油管、26.进水口、27.出水口、28.进油管Ⅰ、29.进油管Ⅱ、30.供油管路Ⅰ、31.供油管路Ⅱ、32.出油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轮机用润滑油站,包括油站安装台(1)、油箱(2)、吸油装置Ⅰ(3)、吸油装置Ⅱ(4)、蓄能器Ⅰ(8)和蓄能器Ⅱ(9),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站安装台(1)通过四个角设有的螺栓固定连接地面,所述油站安装台(1)表面固定安装连接油箱(2),所述油箱(2)上端表面设有吸油装置Ⅰ(3)、吸油装置Ⅱ(4)、油烟排气口(15)、油箱盖(16)和回油口(18),所述油箱(2)一侧设有油位计(12)和油箱油温显示表(14),所述油箱油温显示表(14)连接油箱(2)内部设有的温度传感器(13),所述油箱(2)另一侧设有污油排放口(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用润滑油站,包括油站安装台(1)、油箱(2)、吸油装置Ⅰ(3)、吸油装置Ⅱ(4)、蓄能器Ⅰ(8)和蓄能器Ⅱ(9),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站安装台(1)通过四个角设有的螺栓固定连接地面,所述油站安装台(1)表面固定安装连接油箱(2),所述油箱(2)上端表面设有吸油装置Ⅰ(3)、吸油装置Ⅱ(4)、油烟排气口(15)、油箱盖(16)和回油口(18),所述油箱(2)一侧设有油位计(12)和油箱油温显示表(14),所述油箱油温显示表(14)连接油箱(2)内部设有的温度传感器(13),所述油箱(2)另一侧设有污油排放口(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润滑油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装置Ⅰ(3)设有高压油泵(19),所述高压油泵(19)下方连接油箱(2)内设有的高压油泵,所述高压油泵通过油管连接油箱(2)上端表面设有的油箱出油口(20),所述油箱出油口(20)连接吸油装置出油管Ⅰ(23),所述吸油装置出油管Ⅰ(23)连接有磁性过滤器(21)和开关阀门(22),所述吸油装置Ⅱ(4)与吸油装置Ⅰ(3)结构相同,所述吸油装置Ⅰ(3)的吸油装置出油管Ⅰ(23)和吸油装置Ⅱ(4)的吸油装置出油管Ⅱ(24)通过三通管连接为冷却装置进油管(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润滑油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进油管(25)连接冷却装置(5)进油口,所述冷却装置(5)为双筒式冷却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林,王文佩,柴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润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