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鼓形滤网的排污抽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87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鼓形滤网的排污抽吸装置,其特征是;采用一种立式无密封液面污水自吸泵,电机设置在陆上工作平台平面;水泵设置在旋转鼓形滤网主轴承支撑平台平面;可伸缩排污抽吸管设置在进水流道最低工作平面;水泵与可伸缩排污抽吸管之间采用柔性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任何水位条件下都能够保证水泵正常工作,且具有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无密封、无污染、故障率低、分体检修与维护方便,抗震性能强的旋转鼓形滤网的排污抽吸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鼓形滤网的排污抽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污抽吸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鼓形滤网的排污抽吸装置。
技术介绍
旋转鼓形滤网属于核电站反应堆主循环泵吸水端的最后一道排污与过滤装置,过滤孔仅有3mm,它不仅需要保证过滤水达到符合系统设备使用要求的清洁度,而且必须及时的将过滤网上黏附的污物与海洋生物清除,以保证核电站反应堆主循环泵的用水量需求。现有的旋转鼓形滤网已经设置了滤网高压冲洗与垃圾输送处理系统,从理论上已经能够完全与充分的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要求;实践中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也经受了许多不同地域国家与许多不同核电站的长期使用考验,被普遍认为是安全可靠的。但近年来,由于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当海洋生物潮来袭时,世界各地依旧出现过滤网高压冲洗与垃圾输送处理系统满足不了系统排污要求,导致核反应堆主循环泵紧急停车保护的严重事故。增加旋转鼓形滤网直径与可清洁处理面积是最为可靠的办法,但该办法不仅投资成本太高,且现有项目本身运行也不允许,因此,在旋转鼓形滤网的下部考虑增加一套排污抽吸装置,以降低滤网高压冲洗与垃圾输送处理系统的负担,更完全与充分的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便显得十分必要。由于旋转鼓形滤网直径一般在18米以上,水下可能被淹没部分在16米以内,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相差8.5米以上,且排污抽吸装置必须考虑海洋使用环境与强抗震的安全要求,因此,如何设计该旋转鼓形滤网的排污抽吸装置便显得十分重要。该种使用条件下,现有的排污抽吸装置一般可以选择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污水污物潜水电泵方式。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将电机与水泵紧密设计为一体,产品具有体积小、整机重量轻、安装比较方便、标准化程度高的优势,因此,在现有的污水输送中使用最多。但其也存在以下缺陷:1、电机与水泵旋转主轴上的机械密封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泄漏,并因此影响电机的使用安全;2、当污水温度高或浓度高时,将不利于电机与轴承的正常散热;3、电机与水泵整机完全浸泡在腐蚀性介质中,使用寿命短;4、电机与水泵同用1根旋转主轴,一旦磨损维修将十分困难。本案中,污水污物潜水电泵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绝对不允许有泄漏发生;海洋贝壳类生物附着在设备上繁殖衍生,将影响设备的散热;高强度的防震要求,普通自动耦合连接装置很难适应,给设备维修与安装增加了困难。二、液下污水泵。液下污水泵采用立式设计,将电机设置在水池上面,将水泵通过连接筒与可以连接加长的旋转主轴悬吊设置在污水池的底部位置,水泵本身无密封,因此,产品具有结构简单、易损件少、使用可靠、适用性广泛的特点。其缺陷是:1、轴长且重,轴承支撑点多,增大了机械摩擦,降低了水泵效率;2、当污水池较深时,水泵的轴向长度也相应较长,这不仅要增加泵的制造成本,而且将增加水泵的安装与维修时的吊装难度与费用;3、每台水泵的轴向长度都需要根据污水池的深度来确定,产品通用化程度低。在本案中,16米以上的液下污水泵制造与安装难度太高;在工作平台平面与进水流道底平面之间相隔了一个旋转鼓形滤网主轴承支撑平台平面,由于位置关系,完全采用硬管同心连接很难实现;连接筒与可以连接加长的旋转主轴节数太多,将影响泵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立式安装,电机设置在陆上工作平台平面;水泵设置在旋转鼓形滤网主轴承支撑平台平面;可伸缩排污抽吸管设置在进水流道最低工作平面;水泵与可伸缩排污抽吸管之间采用柔性管连接,在任何水位条件下都能够保证水泵正常工作,且具有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无密封、无污染、故障率低、分体检修与维护方便,抗震性能强的旋转鼓形滤网的排污抽吸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旋转鼓形滤网的排污抽吸装置由电机、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支承座、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陆上平台平面、水泵长轴传动系统、水泵、水泵支承座、旋转鼓形滤网主轴承支撑平台平面、自吸引水管、单向阀、水泵排水管、柔性水泵进水管、止回阀、可伸缩排污抽吸管、可伸缩排污抽吸管支承座、进水流道最低工作平面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机连接在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支承座上,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支承座连接在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上,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连接在陆上平台平面上;所述的水泵长轴传动系统的上端与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支承座连接,水泵长轴传动系统的下端与水泵连接;所述的水泵连接在水泵支承座上,水泵支承座连接在旋转鼓形滤网主轴承支撑平台平面上;所述的可伸缩排污抽吸管连接在可伸缩排污抽吸管支承座上,可伸缩排污抽吸管支承座连接在进水流道最低工作平面上;所述的水泵上的水泵进水口通过柔性水泵进水管、单向阀与可伸缩排污抽吸管连接相通;所述的水泵上的水泵出水口通过水泵排水管连接在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上;所述的水泵上的水泵自吸引水孔通过自吸引水管连接在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上,自吸引水管中部位置连接有单向阀。其中,所述的水泵为一种立式无密封液面污水自吸泵。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1、海面涨潮后高水位时,液位已经完全淹没水泵叶轮,水泵处于倒灌状态,水泵出口管路与叶轮后端泵腔处于排气状态,水泵一旦启动便能够连续排气与输水,立即投入正常工作。在水泵工作过程中,如出现海面退潮,水位虽然会不断下降,但只要水泵叶轮进口管路中不进空气,并能够保持叶轮进口处的允许吸上高度,水泵便能够继续正常工作。2、海面退潮后低水位时,液位离水泵叶轮叶片距离在3米以内,水泵启动后同时通过自吸引水孔向泵体中注入压力水,压力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射向叶轮槽道内,并被叶轮击碎,与吸入管路来的空气混合后,甩向蜗壳,向旋转方向流动并压缩,压缩后的空气与水由于比重不同在速度降低后将出现分离,其中,分离出来的空气将由水泵出口和叶轮轴向力平衡环与泵盖密封环间的间隙中排出泵体,由于水重于空气、且水分子更大,压力水在叶轮叶片上的下弧面与泵吸入盖上的上弧面间形成的液膜有利于阻断压缩后的空气回到叶轮进口,提高水泵进口管中空气的排放速度与真空度,随着泵体与水泵进口管路中的空气被不断排出、液位不断升高,当液位已经完全淹没叶轮时水泵便能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3、由自吸引水孔向泵体中注入的压力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水泵进水口下面的柔性水泵进水管后被单向阀阻断或部分阻断继续向下流出,随着进水管内液位的不断提高,能够加速进水管内的空气排出,加快并因此实现水泵的自吸功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产品相比效果主要体现为以下:1、与污水污物潜水电泵相比,本技术产品电机与水泵采取分体设计结构,电机采用普通标准电机,安装在陆上平台平面,不仅使用环境好,不宜损坏,而且通用化程度高、价格便宜、安装与维修也十分方便。2、与普通液下污水泵相比,本技术产品可以将水泵设置在旋转鼓形滤网主轴承支撑平台平面,不仅总高度降低了9米以上,可以大幅度节省产品制造与安装费用,而且在每次海面退潮后低水位时,都能够对水泵进行保养与维修,不需要潜水操作或等待干涸后的维修窗口。3、与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和普通液下污水泵相比,本技术装置在进水流道中所占用的面积最小、阻力最低。4、电机与水泵主要由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承载安装在陆上平台平面,土建施工与安装调试均十分方便;5、水泵通过水泵支承座弹性连接安装在旋转鼓形滤网主轴承支撑平台平面上,不仅能有效降低水泵工作时径向负荷作用力导致的机组运行震动,而且能在发生地震时消除水泵长轴部分的晃动,保证机组安装的抗震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旋转鼓形滤网的排污抽吸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鼓形滤网的排污抽吸装置,由电机、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支承座、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陆上平台平面、水泵长轴传动系统、水泵、水泵支承座、旋转鼓形滤网主轴承支撑平台平面、自吸引水管、单向阀、水泵排水管、柔性水泵进水管、止回阀、可伸缩排污抽吸管、可伸缩排污抽吸管支承座、进水流道最低工作平面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机连接在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支承座上,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支承座连接在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上,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连接在陆上平台平面上;所述的水泵长轴传动系统的上端与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支承座连接,水泵长轴传动系统的下端与水泵连接;所述的水泵连接在水泵支承座上,水泵支承座连接在旋转鼓形滤网主轴承支撑平台平面上;所述的可伸缩排污抽吸管连接在可伸缩排污抽吸管支承座上,可伸缩排污抽吸管支承座连接在进水流道最低工作平面上;所述的水泵上的水泵进水口通过柔性水泵进水管、单向阀与可伸缩排污抽吸管连接相通;所述的水泵上的水泵出水口通过水泵排水管连接在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上;所述的水泵上的水泵自吸引水孔通过自吸引水管连接在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上,自吸引水管中部位置连接有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鼓形滤网的排污抽吸装置,由电机、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支承座、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陆上平台平面、水泵长轴传动系统、水泵、水泵支承座、旋转鼓形滤网主轴承支撑平台平面、自吸引水管、单向阀、水泵排水管、柔性水泵进水管、止回阀、可伸缩排污抽吸管、可伸缩排污抽吸管支承座、进水流道最低工作平面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机连接在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支承座上,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支承座连接在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上,陆上平台平面支承板连接在陆上平台平面上;所述的水泵长轴传动系统的上端与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支承座连接,水泵长轴传动系统的下端与水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红邱熙陈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水泵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