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涝站泵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泵,特别涉及一种排涝站泵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排涝站泵房布置多如图1所示,泵体1和电机2架在泵房3内,电机2架于泵体1正上方,电机2的旋转轴21伸入泵体1内,泵体1底部抽水,顶部伸出泵房3的窗口31排水。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泵体1顶部弯管11长度不够伸出窗口31,需要通过不锈钢伸缩节4加装加长管道5,而水泵1顶部过长使其承受较大水重,加以泵体1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影响,加长管道5下垂严重,长此以往,加长管道5与不锈钢伸缩节4的连接处、弯管11与不锈钢伸缩节4的连接处易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涝站泵体结构,具有改善水泵加长管下垂情况的作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排涝站泵体结构,包括位于泵体顶部的弯管、不锈钢伸缩节、加长管道,不锈钢伸缩节的两端分别与弯管、加长管道连接,弯管底部设有固定法兰,固定法兰与加长管道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根刚性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刚性杆一端固定于固定法兰上,另一端固定于加长管道的侧壁上,刚性杆可起到良好的支撑、提拉作用,可改善加长管道受水重和泵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涝站泵体结构,包括位于泵体(1)顶部的弯管(11)、不锈钢伸缩节(4)、加长管道(5),不锈钢伸缩节(4)的两端分别与弯管(11)、加长管道(5)连接,弯管(11)底部设有固定法兰(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法兰(6)与加长管道(5)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根刚性杆(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涝站泵体结构,包括位于泵体(1)顶部的弯管(11)、不锈钢伸缩节(4)、加长管道(5),不锈钢伸缩节(4)的两端分别与弯管(11)、加长管道(5)连接,弯管(11)底部设有固定法兰(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法兰(6)与加长管道(5)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根刚性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涝站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法兰(6)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刚性杆(8)底端与固定孔连接,顶端与加长管道(5)侧壁相切地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涝站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杆(8)底端设有螺纹,并通过螺母固定于固定孔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涝站泵体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亮,李伟伟,王兴华,谈泓洋,袁圆,江沆,吕晓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水利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