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层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80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层支撑装置,设置有承载机构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承载轴(1)与承载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2)和承载底座(11),所述承载轴(1)贯穿承载底座(11)与承载板(2)活动连接;解决现有技术天花板铺设支撑件拼接时间长、使用后工作活动空间小、安全性差、使用时天花板不能铺平的不足之处,设计出一种易搭建、使用安全高效、结构紧凑、可根据需要实时调节从而得到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的楼层支撑装置,能够广泛的应用于诸如天花板施工、隧道施工、楼层顶部施工的场景。

A floor suppor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or suppor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load bearing mechanism and a lifting device, the lifting device through the bearing shaft (1)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mechanism, the bear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earing plate (2) and (11) bearing base, the bearing shaft (1) through the bearing base (11) and bearing plate (2) are movably connected; the ceiling laying support stitching a long time, after using activities of small space, poor safety, can not use the paving ceiling shortcomings, design a kind of easy to build, use safety and high efficiency, compact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real-time adjustment to get as much as possible large space floor supporting device, it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scenarios such as ceiling construction, tunnel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p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层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楼层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楼层建造过程中天花板的安装必须事先安装大量的楼板支撑件使得天花板便于铺设和防止天花板受力不均导致的中心断裂,而且这些支撑件在天花板铺设完毕后还需要继续放置一段时间固定天花板。目前已有的支撑件多数为木头搭建或者是钢管搭建,搭建是需要大量的零构件,拼接需要一定的时间,拼接完成后可供建筑工人工作活动的空间较小;由于钢管质量大价格贵所以在工地上多数是用的是木头构件,安全性能不高;木头构件的连接方式多数为销钉,所以天花板在倒置水泥的时候由于支撑件的松动导致天花板不能铺平;并且在一个楼层安装完毕后,下一个楼层安装又必须重新搭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楼层支撑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天花板铺设支撑件拼接时间长、使用后工作活动空间小、安全性差、使用时天花板不能铺平的不足之处,设计出一种易搭建、使用安全高效、结构紧凑、可根据需要实时调节从而得到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的楼层支撑装置,能够广泛的应用于诸如天花板施工、隧道施工、楼层顶部施工的场景。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楼层支撑装置,设置有承载机构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承载轴与承载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和承载底座,所述承载轴贯穿承载底座与承载板活动连接。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使升降装置与承载机构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从而使得倍支撑处的支撑效果更佳,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承载底座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承载轴弹簧,所述承载轴通过贯穿通孔和承载轴弹簧与承载板活动连接。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取得更加快捷的安装效果,同时提高整个结构的支撑性能、强度和稳定性,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承载底座上设置有支撑块,且在承载底座上设置在能够将支撑块靠近或远离承载轴的支撑块弹簧,所述承载底座活动连接在升降装置上。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便于支撑块的安装,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支撑块上设置有把手。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承载效果,提高稳定度和强度,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支撑块至少为两块且对称设置在承载轴的两侧。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当支撑好后能够使得承载板、支撑块和承载底座三者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受力整体,从而提高支撑效果和整个结构的强度,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承载板上面向承载底座侧上还设置有卡块,且在支撑块上设置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口。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得到合理的支撑力和稳定度,同时便于进行空间的调节,使得支撑后工作人员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液压轴和上板底座,所述液压轴连接底座和上板底座,在上板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承载底座滑动配合在滑槽上,所述承载轴贯穿上板底座设置在底座上。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便于进行液压油的注入,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底座上设置在与液压轴相通的输油孔。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承载轴为一条整轴或分别至于承载机构和升降装置内的两条相互配合的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天花板铺设支撑件拼接时间长、使用后工作活动空间小、安全性差、使用时天花板不能铺平的不足之处,设计出一种易搭建、使用安全高效、结构紧凑、可根据需要实时调节从而得到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的楼层支撑装置,能够广泛的应用于诸如天花板施工、隧道施工、楼层顶部施工的场景。(2)本技术相较于目前楼房建设和隧道建设中对头顶天花板的支撑,该装置有利于建筑工人便于搭建和拆卸,承载力和承载范围都较大,给予建筑工人提供的操作空间也更加宽阔;该装置通过液压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提供较大的承载力,另一方面液压是通过持续供油,所以可供调节的范围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倾斜倒塌的现象;并且该装置能够便于拆卸和安装,在楼层安装完毕之后可以快速移动到下一个施工场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升降装置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底座与液压轴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承载机构部分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支撑块简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承载轴与承载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1-承载轴,2-承载板,3-支撑块,4-把手,5-滑槽,6-底座,7-液压轴,8-输油孔,9-承载轴弹簧,10-支撑块弹簧,11-承载底座,a-卡块,b-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楼层支撑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天花板铺设支撑件拼接时间长、使用后工作活动空间小、安全性差、使用时天花板不能铺平的不足之处,设计出一种易搭建、使用安全高效、结构紧凑、可根据需要实时调节从而得到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的楼层支撑装置,能够广泛的应用于诸如天花板施工、隧道施工、楼层顶部施工的场景,如图1-6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设置有承载机构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承载轴1与承载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2和承载底座11,所述承载轴1贯穿承载底座11与承载板2活动连接。在设置使用时,承载机构与待支撑物相接触,通过承载轴1连接在升降装置上,在承载机构内设置有承载板2和承载底座11,承载板2活动连接在承载轴1的上端,且承载底座11贯穿设置在承载轴1上且唯一承载板2的下方并与升降装置活动连接,当要进行支撑时,调节升降装置的高度,从而达到利用承载轴1的升降来改变承载机构与待支撑物的支撑位置及支撑效果。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使升降装置与承载机构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从而使得倍支撑处的支撑效果更佳,如图1-6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承载底座11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承载轴弹簧9,所述承载轴1通过贯穿通孔和承载轴弹簧9与承载板2活动连接。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取得更加快捷的安装效果,同时提高整个结构的支撑性能、强度和稳定性,如图1-6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承载底座11上设置有支撑块3,且在承载底座11上设置在能够将支撑块3靠近或远离承载轴1的支撑块弹簧10,所述承载底座11活动连接在升降装置上。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便于支撑块的安装,如图1-6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支撑块3上设置有把手4。实施例5: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6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承载效果,提高稳定度和强度,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支撑块3至少为两块且对称设置在承载轴1的两侧。实施例6: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6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当支撑好后能够使得承载板、支撑块和承载底座三者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受力整体,从而提高支撑效果和整个结构的强度,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承载板2上面向承载底座11侧上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楼层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承载机构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承载轴(1)与承载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2)和承载底座(11),所述承载轴(1)贯穿承载底座(11)与承载板(2)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承载机构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承载轴(1)与承载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2)和承载底座(11),所述承载轴(1)贯穿承载底座(11)与承载板(2)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底座(11)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承载轴弹簧(9),所述承载轴(1)通过贯穿通孔和承载轴弹簧(9)与承载板(2)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底座(11)上设置有支撑块(3),且在承载底座(11)上设置在能够将支撑块(3)靠近或远离承载轴(1)的支撑块弹簧(10),所述承载底座(11)活动连接在升降装置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块(3)上设置有把手(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层支撑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超朱航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