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799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包括一对半圆环形平板,所述平板的内圆口向上延伸形成垂直的半圆环形夹箍,所述平板上开有若干通孔,所述夹箍的两端分别设置开有圆孔的连接耳,螺栓穿过所述连接耳与螺母相连;所述平板的底面和所述夹箍的内侧面设有一层乳胶垫;所述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通孔的个数为4个。本装置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能够有效地解决洞口吊模的渗漏问题,并且装置可以循环使用,节省成本。

Anti leakage hole l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 leakage hole hanging mold device comprises a pair of semi-circular ring plate, in the round plate extends upwards to form a vertical semicircular clamp, wherein the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the two ends of the clamp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opening connecting bolt through the ear, the connecting lug and nuts are connected; the inside surface and the clamp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ayer of latex mattress; the through holes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for 4. The device is easy to operate and fast in construc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leakage of the die in the hole, and the device can be used circulate and sav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具
,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预留洞管道吊模施工的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工程在施工主体结构时在竖向管道穿过结构部位均是预留板洞,待竖向管道安装完成后再对该部位预留板洞进行吊模二次浇筑混凝土,但由于吊模时只是简单的采用模板上系钢丝等简单粗陋的工艺进行施工,不管是从施工效率还是施工质量上都大打折扣,特别是由于吊模的固定问题,因为该部位楼板渗漏处理非常麻烦。传统的吊模装置,其缺点是制作简陋,费时费工,外观粗糙。目前市场上可循环吊模工具,其缺点是,模板与套管和楼板的贴合度不够,密封性不能保证,存在渗漏水泥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以解决现有工程存在的模板与套管和结构板的贴合度不够,密封性不能保证,存在渗漏水泥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一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包括一对半圆环形平板,所述平板的内圆口向上延伸形成垂直的半圆环形夹箍,所述平板上开有若干通孔,所述夹箍的两端分别设置开有圆孔的连接耳,螺栓穿过所述连接耳与螺母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板的底面和所述夹箍的内侧面设有一层乳胶垫。作为本技术的又一步改进,所述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通孔的个数为4个。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利用一对夹箍紧密夹持,贴合度高;所述水平板件和所述竖直板件的内侧设有一层乳胶垫,增加了装置与管道的贴合度;本装置操作简便,并能够有效地解决洞口吊模的渗漏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平板;2.夹箍;3.乳胶垫;4.通孔;5.连接耳;6螺栓;7.螺母。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这种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包括一对半圆环形平板1,所述平板1的内圆口向上延伸形成垂直的半圆环形夹箍2,所述平板1上开有若干通孔4,所述夹箍2的两端分别设置开有圆孔的连接耳5,螺栓6穿过所述连接耳5与螺母7相连。所述平板1的底面和所述夹箍2的内侧面设有一层乳胶垫3。所述通孔4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通孔4的个数为4个。这种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步,将平板1对称地夹在需要进行二次砼浇筑的预留洞口的管道上,同时将平板1向上紧贴楼板下表面;第二步,利用连接螺栓6穿过所述连接耳5与螺母7相连将平板1紧固在一起;第三步,利用穿板固定螺丝钉穿过通孔4将平板1紧固在楼板上;第四步,安装完成后向预留洞口内浇筑混凝土,压实抹平;第五步,混凝土凝固后松开螺栓6,同时松开穿板固定螺丝钉,这种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即可拆除。本技术提供的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利用一对夹箍2紧密夹持,贴合度高;所述平板1底面和所述夹箍2的内侧面设有一层乳胶垫3,增加了装置与管道的贴合度;本装置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能够有效地解决洞口吊模的渗漏问题,并且装置可以循环使用,节省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半圆环形平板(1),所述平板(1)的内圆口向上延伸形成垂直的半圆环形夹箍(2),所述平板(1)上开有若干通孔(4),所述夹箍(2)的两端分别设置开有圆孔的连接耳(5),螺栓(6)穿过所述连接耳(5)与螺母(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洞口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半圆环形平板(1),所述平板(1)的内圆口向上延伸形成垂直的半圆环形夹箍(2),所述平板(1)上开有若干通孔(4),所述夹箍(2)的两端分别设置开有圆孔的连接耳(5),螺栓(6)穿过所述连接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自强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