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798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结构,它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柱梁模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加强式背肋,所述柱梁模板的外侧设置有柱箍杆,所述柱箍杆为四根,且围成的形状与柱梁模板相同,所述柱箍杆的两侧均设置有长行调节孔,所述长行调节孔的外侧设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螺纹孔内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前端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固定螺栓相接触,所述固定螺栓设置在长行调节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实现快速调节与固定,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同时提高了强度。

A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stirrup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op concrete column reinforcing structur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column beam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reinforcing ribs back, outside the beam column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column hoop rod, the rod column hoop is four, and the column shaped and the same beam template, on both sides of the column hoop rod are provided with long adjusting hole, where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adjusting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long hole of the screw nut seat, seat nut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ing screw, a mat installation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adjusting screw, the anti-skid pad contact with the fixed bolt, the fixing bolt is arranged in the long line of the regulat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realize the fast adjustment and fixation, convenient use, simple 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结构,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传统柱模板加固施工中,通常采用对拉螺杆在平行柱边方向进行对拉加固,特别是在柱截面尺寸较大时,在柱长边方向,施工较困难,经常出现加固不到位,导致柱模板暴模、涨模、漏浆及蜂窝麻面现象,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而且现有的柱箍加固装置在进行加固时不方便调节与固定,且强度低,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结构。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结构,它包含柱梁模板、柱箍杆、加强式背肋、固定螺栓、调节螺杆、螺母座、防滑垫;所述柱梁模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加强式背肋,所述柱梁模板的外侧设置有柱箍杆,所述柱箍杆为四根,且围成的形状与柱梁模板相同,所述柱箍杆的两侧均设置有长行调节孔,所述长行调节孔的外侧设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螺纹孔内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前端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固定螺栓相接触,所述固定螺栓设置在长行调节孔内。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垫的内部设置有加强铁片。作为优选,所述加强式背肋为L形,其能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加固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快速调节与固定,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同时提高了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柱梁模板;2-柱箍杆;3-加强式背肋;4-固定螺栓;5-调节螺杆;6-螺母座;7-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柱梁模板1、柱箍杆2、加强式背肋3、固定螺栓4、调节螺杆5、螺母座6、防滑垫7;所述柱梁模板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加强式背肋3,所述柱梁模板1的外侧设置有柱箍杆2,所述柱箍杆2为四根,且围成的形状与柱梁模板1相同,所述柱箍杆2的两侧均设置有长行调节孔21,所述长行调节孔21的外侧设置有螺母座6,所述螺母座6的螺纹孔内连接有调节螺杆5,所述调节螺杆5的前端安装有防滑垫7,所述防滑垫7与固定螺栓4相接触,所述固定螺栓4设置在长行调节孔21内。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垫7的内部设置有加强铁片。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式背肋3为L形,其能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加固性能。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选择或者制作柱梁模板1来实现浇筑,然后通过加强式背肋3实现加强固定,接着通过柱箍杆2围成的柱箍来实现固定,在固定时,先通过固定螺栓4实现四根柱箍杆2连接,然后通过转动调节螺杆5来实现固定螺栓4的固定,且经过防滑垫7实现防滑式固定,能提高安全性性,且长行调节孔能实现角度与框架大小的调节,加强式背肋3能提高接触面积,且强度高,不易出现柱模板暴模、涨模、漏浆及蜂窝麻面现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柱梁模板、柱箍杆、加强式背肋、固定螺栓、调节螺杆、螺母座、防滑垫;所述柱梁模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加强式背肋,所述柱梁模板的外侧设置有柱箍杆,所述柱箍杆为四根,且围成的形状与柱梁模板相同,所述柱箍杆的两侧均设置有长行调节孔,所述长行调节孔的外侧设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螺纹孔内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前端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固定螺栓相接触,所述固定螺栓设置在长行调节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柱梁模板、柱箍杆、加强式背肋、固定螺栓、调节螺杆、螺母座、防滑垫;所述柱梁模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加强式背肋,所述柱梁模板的外侧设置有柱箍杆,所述柱箍杆为四根,且围成的形状与柱梁模板相同,所述柱箍杆的两侧均设置有长行调节孔,所述长行调节孔的外侧设置有螺母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晋旭方翠兰赵媛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