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海斌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760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支承节点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包括踏板,所述踏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内侧顶壁固定安装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栓,所述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长螺栓,所述长螺栓外侧套接有位于调节板内侧的定位套,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与踏板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板两侧的弹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板内侧的固定螺栓。该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节凑紧凑稳固性好,抗震能力强,使用安全。

For supporting a connection of many buildings or multi tower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supporting nodes, and discloses a node for supporting, connecting several buildings or multi tower buildings including a pedal, a pedal plate fixed installation of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plate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late, an adjusting plate fixed with the fixed pl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side the adjusting plat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top wall insulation board, the insulating pl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bolt, the adjus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through bolts, the long bolt outer side is sheathed with a positioning sleeve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adjusting plate, a base fixing the adjusting pl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With the pedal relatively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spring is installed in the adjustment plate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the base is fixed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xing bolt in the adjusting plate. The support for the connection of several buildings or multi tower building, compact compact and good stability, strong seismic ability, saf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
本技术涉及建筑支承节点
,具体为一种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
技术介绍
多塔楼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在多个高层建筑的底部有一个连成整体的大裙房,形成大底盘,当一幢高层建筑的底部设有较大面积的裙房时,为带底盘的单塔结构,这种结构是多塔楼结构的一个特殊情况,多塔楼结构相邻的两栋建筑之间一般建设有连体结构,连体结构架在两栋建筑之间,稳固性非常重要。目前,在建筑施工中普遍采用木杆、钢管、木方、扣件、U托和步步紧等连接作为混凝土成形过程的主要支撑体系,而且是经验化的、拼凑的和安装繁琐的,材料浪费极其严重,带有极大安全隐患,故而提出了一种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具备稳固性好、结构紧凑和防震能力强等优点,解决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支承节点大多是拼凑而成,稳定性和抗震能力不够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稳固性好、结构紧凑和防震能力强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包括踏板,所述踏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内侧顶壁固定安装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栓,所述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长螺栓,所述长螺栓外侧套接有位于调节板内侧的定位套,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与踏板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板两侧的弹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板内侧的固定螺栓,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地下支座,所述地下支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地下支座包括抗震板,所述抗震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抗震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连接块两侧的减震弹簧座,所述抗震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塑性金属柱,所述抗震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抗震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台两侧的塑性金属块。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插销。优选的,所述调节板为U字形。优选的,所述踏板、垫板、固定板、调节板和绝缘板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垫板的顶部设置有绝缘垫。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座、塑性金属柱和塑性金属块均以抗震板的纵向中线为对称轴轴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螺栓、长螺栓和固定螺栓上均设置有垫片。(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通过设置调节板为U字形,然后在调节板内侧设置定位套,最后在调节板的外侧设置底座,结构紧凑,不仅具备支承和定位的功能,还能对垂直方向的地下支座进行调节,稳定性强,支承稳固。2、该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通过在调节板与底座之间设置弹簧,当有震动时,能够减轻震动冲击,然后在地下支座内设置抗震板,并且在抗震板周围设置减震弹簧座、塑性金属柱和塑性金属块等减震结构,使得该装置整体抗震性进一步加强,支承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地下支座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踏板、2垫板、3固定板、4调节板、5绝缘板、6螺栓、7长螺栓、8定位套、9底座、91螺母座、92、插销、10弹簧、11固定螺栓、12地下支座、121抗震板、122连接块、123减震弹簧座、124塑性金属柱、125支撑台、126塑性金属块、13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包括踏板1,踏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板2,垫板2的顶部设置有绝缘垫,垫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板4,调节板4为U字形,调节板4的内侧顶壁固定安装有绝缘板5,绝缘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栓6,踏板1、垫板2、固定板3、调节板4和绝缘板5均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调节板4上贯穿设置有长螺栓7,长螺栓7外侧套接有位于调节板4内侧的定位套8,调节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9,底座9包括螺母座91,螺母座9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插销92,底座9与踏板1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板4两侧的弹簧10,底座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板4内侧的固定螺栓11,螺栓6、长螺栓7和固定螺栓11上均设置有垫片,底座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地下支座12,地下支座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3。地下支座12包括抗震板121,抗震板1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22,抗震板1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连接块122两侧的减震弹簧座123,抗震板12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塑性金属柱124,抗震板1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台125,抗震板1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台125两侧的塑性金属块126,减震弹簧座123、塑性金属柱124和塑性金属块126均以抗震板121的纵向中线为对称轴轴对称分布,通过设置调节板4为U字形,然后在调节板4内侧设置定位套8,最后在调节板4的外侧设置底座9,结构紧凑,不仅具备支承和定位的功能,还能对垂直方向的地下支座12进行调节,稳定性强,支承稳固,通过在调节板4与底座9之间设置弹簧10,当有震动时,能够减轻震动冲击,然后在地下支座12内设置抗震板12,并且在抗震板12周围设置减震弹簧座123、塑性金属柱124和塑性金属块126等减震结构,使得该装置整体抗震性进一步加强,支承效果更好。在使用时,先确定底座9的安装位置,再安装地下支架12,通过支承节点各部件紧凑组装,相互配合,减震能力强,稳固性高。综上所述,该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通过设置调节板4为U字形,然后在调节板4内侧设置定位套8,最后在调节板4的外侧设置底座9,结构紧凑,不仅具备支承和定位的功能,还能对垂直方向的地下支座12进行调节,稳定性强,支承稳固,通过在调节板4与底座9之间设置弹簧10,当有震动时,能够减轻震动冲击,然后在地下支座12内设置抗震板12,并且在抗震板12周围设置减震弹簧座123、塑性金属柱124和塑性金属块126等减震结构,使得该装置整体抗震性进一步加强,支承效果更好,解决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支承节点大多是拼凑而成,稳定性和抗震能力不够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包括踏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板(2),所述垫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板(4),所述调节板(4)的内侧顶壁固定安装有绝缘板(5),所述绝缘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栓(6),所述调节板(4)上贯穿设置有长螺栓(7),所述长螺栓(7)外侧套接有位于调节板(4)内侧的定位套(8),所述调节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9),所述底座(9)与踏板(1)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板(4)两侧的弹簧(10),所述底座(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板(4)内侧的固定螺栓(11),所述底座(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地下支座(12),所述地下支座(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3);所述地下支座(12)包括抗震板(121),所述抗震板(1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22),所述抗震板(1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连接块(122)两侧的减震弹簧座(123),所述抗震板(12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塑性金属柱(124),所述抗震板(1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台(125),所述抗震板(1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台(125)两侧的塑性金属块(1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栋或多塔建筑连接的支承节点,包括踏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板(2),所述垫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板(4),所述调节板(4)的内侧顶壁固定安装有绝缘板(5),所述绝缘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栓(6),所述调节板(4)上贯穿设置有长螺栓(7),所述长螺栓(7)外侧套接有位于调节板(4)内侧的定位套(8),所述调节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9),所述底座(9)与踏板(1)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板(4)两侧的弹簧(10),所述底座(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板(4)内侧的固定螺栓(11),所述底座(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地下支座(12),所述地下支座(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3);所述地下支座(12)包括抗震板(121),所述抗震板(1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22),所述抗震板(1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连接块(122)两侧的减震弹簧座(123),所述抗震板(12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塑性金属柱(124),所述抗震板(121)的底部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孙海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