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焦工序全流程余热综合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8639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炼焦工序全流程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补汽系统和主蒸汽系统;所述补汽系统包括通过汽水管路循环连接的焦炉上升管换热器、汽轮机和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焦炉上升管换热器包括依次设置的饱和上升管换热器组、汽包和过热上升管换热器组;所述主蒸汽系统包括通过汽水管路循环连接的饱和水换热器、第二汽包、过热器、汽轮机、冷凝器和第二循环水泵;所述饱和水换热器和所述过热器均设置在干熄焦余热锅炉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焦化生产过程中的高、中、低三种余热有机结合,实现了焦化余热的充分、高效利用;通过双压发电、抽汽、凝气结合方式实现蒸汽的高效利用,本专利的组合实施方式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焦化生产工序能耗。

A comprehensive recovery system of waste hea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coking proces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rehensive recovery system for waste hea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coking process. Including the steam supply system and main steam system; the complement system comprises a steam pip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first steam turbine circulating pump circulating pipeline connected by coke oven steam rising; tube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a saturated riser tube heat exchanger group, drum and overheating rising tube heat exchanger of the coke oven group increased; the main steam system includes a connection through the soft pipe circulating water saturated heat exchanger, second drum, superheater, steam turbine, condenser and circulating pump second; the saturated water heat exchanger and the superheater are arranged in the CDQ waste heat boil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medium and low three kinds of residual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oking production process, to achieve the full and efficient use of coking waste heat; through the efficient use of double pressure power generation, steam, condensate gas steam combination metho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tent is helpful to further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oking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焦工序全流程余热综合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炼焦工序全流程余热综合回收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炼焦工序全流程余热综合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大型焦化厂的焦化工序能耗中,备煤约占5%~10%,炼焦占70%~80%,化产回收占15%~20%。而就焦炉产物带出的热量而言,红焦带出热量最大高温余热,约占37%~39%,该部分余热回收价值最高,可用于发电等高值化利用;荒煤气带出热量约占炼焦热量的32%~36%中温余热,通常焦炉出炭化室荒煤气温度为700℃~800℃,经过上升管换热器后可以将荒煤气500℃以上的余热进行回收,回收热量占焦炉荒煤气携带热量的30%~35%;焦化炉散热损失约为10%,其余被燃烧废气带走低温余热。目前针对红焦、荒煤气和烟气余热回收都有对应的技术,但是各种余热回收方式不能有机结合,导致烟气、荒煤气回收余热品味较低,利用价值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炼焦工序全流程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补汽系统和主蒸汽系统;所述补汽系统包括通过汽水管路循环连接的焦炉上升管换热器、汽轮机和第一循环水泵。进一步地,所述焦炉上升管换热器包括依次设置的饱和上升管换热器组、汽包和过热上升管换热器组;所述饱和上升管换热器组的汽水进口和汽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的汽水出口和所述汽包的汽水进口通过汽水管路连通,所述过热上升管换热器组的汽水进口和汽水出口分别与所述汽包的汽水出口和所述汽轮机的汽水进口通过汽水管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主蒸汽系统包括通过汽水管路循环连接的饱和水换热器、第二汽包、过热器、汽轮机、冷凝器和第二循环水泵;所述饱和水换热器和所述过热器均设置在干熄焦余热锅炉上。进一步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设置在焦炉烟气余热锅炉上的第一冷凝水预热器和第二冷凝水预热器;所述第一冷凝水预热器设置在所述饱和上升管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一循环水泵之间的汽水管路上;所述第二冷凝水预热器设置在所述饱和水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循环水泵之间的汽水管路上。进一步地,所述汽轮机和所述第一循环水泵之间的汽水管路上依次设置有间接煤调湿系统和凝液罐;所述间接煤调湿系统的汽水进口和汽水出口分别与所述汽轮机的汽水出口和所述凝液罐的汽水进口通过汽水管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饱和水换热器设置在干熄焦余热锅炉上部,所述过热器设置在干熄焦余热锅炉下部。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循环水泵之间连接有回热器。进一步地,所述汽轮机与所述间接煤调湿系统之间设置有抽汽泵。本技术通过将焦化生产过程中的高、中、低三种余热有机结合,实现了焦化余热的充分、高效利用;通过双压发电、抽汽、凝气结合方式实现蒸汽的高效利用,本专利的组合实施方式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焦化生产工序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2的工艺流程图。图中:1.烟气余热锅炉;1-1.第一冷凝水换热器;1-2.第二冷凝水换热器;2.饱和上升管换热器组;3.汽包;4.过热上升管换热器组;5.汽轮机;6.间接煤调湿系统;7-1.第一冷凝器;7-2.第二冷凝器;8-1.第一循环水泵;8-2.第二循环水泵9.干熄焦余热锅炉;9-1.饱和水换热器;9-2.过热器;10.回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焦炉烟气从烟气余热锅炉1下部通入,烟气进口温度约300℃,经过冷凝水换热器1-1和1-2后从上部排出,排出烟气温度约为200℃,冷凝水通过冷凝水换热器1-1和1-2进行预热。主蒸汽系统冷凝水换热器1-2布置在烟气余热锅炉1进口,目的是获得相对较多的热量。主蒸汽系统:干熄焦余热锅炉9采用立式布置形式,通过干熄焦装置产生的高温惰性气体约900~980℃从干熄焦余热锅炉9下部通入,换热后的气体降温至160~180℃后从上部排出;在干熄焦余热锅炉9上部布置饱和水换热器9-1,在干熄焦余热锅炉下部布置过热器9-2。冷凝水经过冷凝水换热器1-2预热后,进入干熄焦余热锅炉9,饱和水换热器9-1将预热后的冷凝水加热成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3-2,经过汽水分离后,4MPa的饱和蒸汽经过过热器9-2进行过热,过热后的主蒸汽进入汽轮机5做功进行发电。补汽系统:经冷凝水换热器1-1预热的冷凝水进入焦炉饱和上升管换热器组2,生成的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3-1,经过汽水分离后,蒸汽压力2MPa的饱和蒸汽通过过热上升管换热器组4进行过热,过热蒸汽作为补气通入汽轮机5做功发电。进入汽轮机5的蒸汽一部分通过抽汽系统抽出,经过蒸汽分配器进入间接煤调湿系统6和回热器10;另一部分蒸汽通过冷凝器7-2进行冷凝。经过冷凝器7-2和回热器10的初步混合的冷凝水通过循环水泵8-2送入冷凝水换热器1-2,从而组成完整的主蒸汽系统循环。进入间接煤调湿系统6的蒸汽温度约为200℃,通过与湿煤换热后降至100℃左右,形成汽水混合物,进入凝液罐7-1上部设置冷凝盘管,将未冷凝的蒸汽进一步冷却。本技术通过将焦化生产过程中的高、中、低三种余热有机结合,实现了焦化余热的充分、高效利用;通过双压发电、抽汽、凝气结合方式实现蒸汽的高效利用,本专利的组合实施方式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焦化生产工序能耗。实施例2对于采用焦炉烟气煤调湿的系统改造来说,该系统不适宜额外增加烟气余热锅炉1,图2为取消烟气余热锅炉1、煤调湿系统6、凝液罐7和回热器10的双压蒸汽发电系统,该系统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似,由于不需要额外蒸汽外用,汽轮机5取消了回热系统改为纯凝机组,其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电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炼焦工序全流程余热综合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炼焦工序全流程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汽系统和主蒸汽系统;所述补汽系统包括通过汽水管路循环连接的焦炉上升管换热器、汽轮机和第一循环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焦工序全流程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汽系统和主蒸汽系统;所述补汽系统包括通过汽水管路循环连接的焦炉上升管换热器、汽轮机和第一循环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焦工序全流程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上升管换热器包括依次设置的饱和上升管换热器组、汽包和过热上升管换热器组;所述饱和上升管换热器组的汽水进口和汽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的汽水出口和所述汽包的汽水进口通过汽水管路连通,所述过热上升管换热器组的汽水进口和汽水出口分别与所述汽包的汽水出口和所述汽轮机的汽水进口通过汽水管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炼焦工序全流程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蒸汽系统包括通过汽水管路循环连接的饱和水换热器、第二汽包、过热器、汽轮机、冷凝器和第二循环水泵;所述饱和水换热器和所述过热器均设置在干熄焦余热锅炉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炼焦工序全流程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波王浩王淦安忠义杨春根程寒飞詹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安徽节能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