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立强专利>正文

传动转向装置和自行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410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传动转向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基座连接,且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能够绕第一转轴的轴线相对转动;万向联轴器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基座上的第一支轴、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基座上的第二支轴和第一支轴与第二支轴之间设置有在第一支轴绕第一支轴的轴线旋转时使第二支轴绕第二支轴的轴线旋转的万向结构。当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发生相对转动的时候也会牵引万向联轴器的第一支轴与第二支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在第一支轴与第二支轴相对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支轴和第二支轴之间始终保持相对传动的关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传动转向装置。

Transmission steering gear and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转向装置和自行车
本技术属于机械传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传动转向装置和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一个是环保,另一个是可以锻炼身体。现有自行车上的传动转向装置,一般驱动轮是后轮,转向是依靠前轮,也就是说转向轮和驱动轮不是同一个轮子,现有的传动转向装置无法完成驱动自行车的车轮前行的情况下还允许该车轮转向,非常不利于减小自行车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转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动转向装置无法在维持动力输出的同时还可以转向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传动转向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且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相对转动;万向联轴器,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一基座上的第一支轴、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基座上的第二支轴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轴与所述第二支轴之间且在所述第一支轴绕所述第一支轴的轴线旋转时使所述第二支轴绕所述第二支轴的轴线旋转的万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座上凸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基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基座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基座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进一步地,所述万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套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的第一传动链;所述第二支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套设有第二传动链。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传动链穿过的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基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传动链穿过的第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支轴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支轴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支轴穿过的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二挡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支轴穿过的第五通孔。本技术提供的传动转向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传动转向装置通过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能够绕第一转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第一支轴支承在第一基座上,第二支轴支承在第二基座上,当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发生相对转动的时候也会牵引万向联轴器的第一支轴与第二支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在第一支轴与第二支轴相对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支轴和第二支轴之间通过万向结构始终保持相对传动的关系,从而很方便地实现了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转向功能的同时还保持了第一支轴与第二支轴之间传动关系的连续。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自行车,包括车体和所述传动转向装置,所述传动转向装置固定于所述车体上。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包括: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一支轴形成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支轴旋转;车轮,与所述第二支轴形成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轴驱动所述车轮旋转。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转向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本技术提供的自行车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上述传动转向装置,通过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能够绕第一转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万向联轴器的第一支轴支承在第一基座上,第二支轴支承在第二基座上,当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发生相对转动的时候也会牵引万向联轴器的第一支轴与第二支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在第一支轴与第二支轴相对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支轴和第二支轴之间始终保持相对传动的关系,从而很方便地实现了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转向功能的同时还保持了第一支轴与第二支轴之间传动关系的连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转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转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转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传动转向装置;11-第一基座;111-第一转轴;12-第二基座;121-第二转轴;13-万向联轴器;131-第一支轴;132-第二支轴;133-万向结构;134-第一齿轮;135-第二齿轮;141-第一挡板;142-第二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传动转向装置1进行说明。传动转向装置1,包括:第一转轴111;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2,通过第一转轴111与第一基座11连接,且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能够绕第一转轴111的轴线相对转动;万向联轴器13,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基座11上的第一支轴131、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基座12上的第二支轴132和设置于第一支轴131与第二支轴132之间且在第一支轴131绕第一支轴131的轴线旋转时使第二支轴132绕第二支轴132的轴线旋转的万向结构133。通过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能够绕第一转轴111发生相对转动,同时万向联轴器13的第一支轴131支承在第一基座11上,第二支轴132支承在第二基座12上,当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发生相对转动的时候也会牵引万向联轴器13的第一支轴131与第二支轴13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在第一支轴131与第二支轴132相对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支轴131和第二支轴132之间始终保持相对传动的关系,从而很方便地实现了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转向功能的同时还保持了第一支轴131与第二支轴132之间传动关系的连续。也就是说,可选地,在第一支轴131在外部的动力源(未图示)的驱动下旋转的时候,第一支轴131带动第二支轴132旋转,第二支轴132对外输出动力,当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发生相对转动的时候,第一支轴131与第二支轴132之间传动关系是一直都是保持的,因此动力源的动力是可以一直通过第一支轴131和第二支轴132对外输出动力的。其中,第一支轴131与第二支轴1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传动转向装置和自行车

【技术保护点】
传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且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相对转动;万向联轴器,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一基座上的第一支轴、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基座上的第二支轴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轴与所述第二支轴之间且在所述第一支轴绕所述第一支轴的轴线旋转时使所述第二支轴绕所述第二支轴的轴线旋转的万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传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且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相对转动;万向联轴器,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一基座上的第一支轴、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基座上的第二支轴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轴与所述第二支轴之间且在所述第一支轴绕所述第一支轴的轴线旋转时使所述第二支轴绕所述第二支轴的轴线旋转的万向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上凸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基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基座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基座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套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的第一传动链;所述第二支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套设有第二传动链。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立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