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会林专利>正文

可旋转调整鞋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3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男式皮鞋为主、可实现旋转调整以避免磨损不均乃至局部歪斜的鞋跟,它将跟体分为跟座和圆形着地板两部分。圆形着地板通过跟体上相应的装拆装置,既可很好地固定在跟座上,又可在出现磨损不均的情况时作任意方向(幅度)的旋转调整,之后再磨损再调整,使轻重不同的磨损面轮番换位,以保持鞋跟的长久平整美观。当圆形着地板因整体磨损较多而不宜继续使用时,还可通过装拆装置快速予以更换。(*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所属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旋转调整以避免磨损不均并可快速新旧更换的鞋跟。 二
技术介绍
现有以男性皮鞋为主的一些鞋类制品的后跟,其结构固定,使用中出现的磨损多呈不均衡状态,即重度磨损往往严重偏向一侧的小部分面积上,形成难看的斜坡状,使整个鞋体过早给人一种破旧感。虽可通过修理或换跟得到部分补救,但既破费又麻烦,而且是在歪斜状态较为明显之后。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实现均衡磨损和随时快速更换的鞋跟,做到有磨损无歪斜,并且新旧更换不求人。本技术的特点是将鞋跟分为跟座和着地板两部分。着地板呈圆形,是鞋跟的主要着地和承重部件,在通过相应的结构或/和装置将其安装在跟座上使之在上下方向上予以固定后,即可作任意方向的旋转变动。因此,当着地板出现磨损不均的情况时,可通过旋转予以调整,之后再磨损再调整,即可使轻重不同的磨损面轮番换位,达到均衡磨损的目的。当着地板整体磨损较多不宜继续使用时,还可通过相应的操作予以新旧更换。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着地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棒及其备用松紧调节垫圈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槽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填塞片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着地板旋转操作板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棒穿入卡槽板上的装拆孔时的状况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棒上的棒齿嵌入卡槽板上的卡槽时的状况示意图。附图所示各部分的标记是跟座1,着地板2,卡棒3,卡槽板4,填塞片5,着地板旋转操作板6,底窝11,卡槽板容纳空间12,底窝中心孔13,着地板中心孔21,底部旋转操作槽22,棒齿31,棒基32,备用松紧调节垫圈33,卡槽41,装拆孔42。五具体实施方式1、将鞋跟分为跟座(1)和着地板(2)两部分。跟座(1)后部的下面设一直径略小于跟座(1)的底窝(11),底窝(11)往上开一中心孔(13);中心孔(13)的顶端有一横卧式卡槽板(4)。当将着地板(2)嵌入底窝(1)时,将另设的卡棒(3)穿过着地板中心孔(21)、跟座中心孔(13)和卡槽板装拆孔(42),接着推动卡槽板(4),使其上的卡槽(41)卡住棒齿(31),使着地板(2)从上下方向上固定在跟座(1)上。2、当着地板(2)因使用而出现磨损不均的状况时,可将着地板旋转操作板(6)对准着地板(2)底部的旋转操作槽(22),通过转动旋转操作板(6)而带动着地板(2)作任意幅度的旋转调整,以实现鞋跟的均衡磨损。当出现卡棒(3)长度大于底窝中心孔(13)加着地板中心孔(21)的长度,而使着地板(2)固定不紧的情况时,可将置于卡棒棒基(32)与填塞片(5)之间的备用松紧调节垫片(33)挪到卡棒棒基(32)的上面予以调节。3、当着地板(2)整体磨损较多而难以继续使用时,可将卡槽板(4)外拉至装拆孔(42)正对卡棒(3)时,即可将卡棒(3)和旧的着地板(2)从底窝(11)脱出,然后按相反顺序将新的着地板(2)安装在跟座(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旋转调整鞋跟,它由跟座(1)、着地板(2)等构成,其特征是,它的着地板(2)正圆形,安装在跟座(1)上可作任意方向的旋转变动。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6-3-7 200620006898.41.一种可旋转调整鞋跟,它由跟座(1)、着地板(2)等构成,其特征是,它的着地板(2)正圆形,安装在跟座(1)上可作任意方向的旋转变动。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会林
申请(专利权)人:周会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