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会林专利>正文

一种转叶片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7093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钥量高、互开率低、防盗性能高的转叶片锁头,包括钥匙、外壳和锁芯套,位于锁芯套条形孔中的插销外端可与外壳的插销槽相配,锁芯套与插销之间设有弹簧;锁芯套内叠放若干相互分隔开的支撑连接片和摆动叶片,心轴穿过各支撑连接片和摆动叶片,至少一只支撑连接片与锁芯套相互固定,各支撑连接片和摆动叶片分别设有容置缺口或缺口与插销内端相配,摆动叶片与锁芯套之间设有弹片,开锁时摆动叶片的缺口正对插销,插销在弹簧作用下与插销槽分离而开锁,闭锁时摆动叶片将插销向外顶而使插销卡在锁芯套与外壳之间而不能开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锁头,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叶片锁头
技术介绍
目前现在市面上已有的机械锁头有单排弹子锁头、多排弹子锁头、弹子原子锁头。 单排弹子锁头与多排弹子锁头都是简单的采用一排或独立分开的几排弹子实现多点锁定 的目的,但采用普通的开锁工具,在拧住锁芯的同时采用手工挑拨弹子或振动开启是极易 开启的。该开启方式动作直接,原理简单所以很难实现防盗目的。原子锁头采用侧面插销 与弹子结合的结构,如果拧住锁芯再挑拨弹子或振动开启是无法开启的,因为插销被夹在 锁芯与锁头壳之间即使几个弹子的开合位在某一时刻同时处在开启位置也无法旋转锁芯 达到开启的目的,但是由于弹子的级差小,相近编码的钥匙极易互开,如果增大级差密匙量 又不够,不适合批量生产的需要,且弹子是完全暴露在外面极易通过铲刮的方式将弹子铲 断直至弹子完全跌落后,插销会因为插销簧的弹力作用自动进入锁芯使锁具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锁头中存在的防盗性能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 密钥量高、互开率低、防盗性能高的转叶片锁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叶片锁头,包括钥匙、外壳和锁芯套,其特征在于管状的锁芯套放置在所述外壳内,在所述锁芯套的管壁上开有与插销滑动相配的的条形孔,所述锁芯套与插销之间设有弹簧使插销受到指向锁芯套中心轴线方向的弹力,外壳内壁设有与所述插销外端相配的插销槽;沿所述锁芯套的轴向在锁芯套内叠放有若干相互分隔开的支撑连接片和摆动叶片,一条心轴穿过各支撑连接片和摆动叶片且该心轴与摆动叶片的心轴孔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支撑连接片外缘设有伸入所述锁芯套内壁开设的轴向定位槽内的卡头或者其中至少一只支撑连接片与所述锁芯套相互固定(其作用是使通过心轴连接在一起的各支撑连接片不能相对于锁芯套转动),各支撑连接片正对所述锁芯套条形孔的位置处开有与所述插销内端相配的容置缺口,在所述各摆动叶片的外缘设有缺口 ,各摆动叶片与锁芯套之间设有弹片,所述钥匙插入各支撑连接片的匙孔内,钥匙上的齿分别与对应的摆动叶片相配使摆动叶片上的缺口正对所述插销的内端,所述插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锁头中央位置移动直到其内端落入各摆动叶片的缺口内,插销外端与外壳内壁的插销槽分离,转动钥匙即可以带动锁芯套转动,从而实现开锁;钥匙回转到复位位置时,抽出钥匙,各摆动叶片在弹片弹力作用下,摆动叶片摆动克服弹簧力的作用强行将插销向外顶而使插销位于锁芯套的条形孔与外壳的插销槽之间,从而将锁芯套与外壳锁定。 所述转叶片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套内壁至少设有一条宽度与所述支撑连接片的厚度相当的环形槽,该环形槽位于锁芯套内壁正对其中一只支撑连接片的位置处且与所述定位槽相交,该对应支撑连接片的卡头卡入所述环形槽内,对支撑连接片的轴向起限位作用。 所述转叶片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一端与所述摆动叶片固定另一端压住所述 锁芯套的内壁。所述弹片一端设有卡头与所述摆动叶片上的卡口相配而相互固定在一起。 所述转叶片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套外壁设有径向的燕尾槽,该燕尾槽的底 部与压片过盈配合,在所述插销外端设有空缺,所述弹簧设置在该空缺与压片之间。 所述转叶片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撑连接片上开有保险轴孔,保险轴穿过各 保险轴孔并位于各摆动叶片的内侧。 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其密钥量是由各叠放在一起的摆动叶片 数量及其摆动角度决定的,而摆动叶片为薄片,所以其数量较大,密钥量高、互开率低,大大 地提高了锁头的防盗性能,而且本技术的安装工艺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转叶片锁头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实施例安装好后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安装好后的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沿B-B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1实施例中各支撑连接片和摆动叶片、插销装入锁芯套内时的立体示意 图。 图6是图5拿走了锁芯套后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拿走了支撑连接片69和插销后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拿走了摆动叶片84和支撑连接片68后的立体图。 图9是图1实施例中锁芯套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10是图1实施例中锁头壳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11是图1实施例中插销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12是图1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支撑连接片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13是图1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摆动叶片的立体放大图。 图中11、钥匙,12、锁头套,51、52、53、防钻片,3、锁芯套,31、沉孔,32、定位槽,61、 62、63、64、65、66、67、68、69、支撑连接片,71、72、73、74、81、82、83、84、摆动叶片,2、插销, 21、空缺,22、斜面,13、压片,4、锁头壳,14、锁芯帽,15、传导尺,16、卡簧;91、心轴,17、弹簧, 41、插销槽,92、保险轴,33、燕尾槽,820、卡口,93、弹片,640、卡头,910、心轴孔,920、保险轴 孔,20、条形孔,30、条形孔,300、环形槽,90、容置缺口,99、卡头,900、匙孔,80、缺口。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述转叶片锁头,包括钥匙11、锁芯套3、由锁头壳4和锁头套12构成的外 壳。其中锁芯套3前端设有沉孔31。 见图9,管状的锁芯套内壁沿轴向设有三条定位槽32和沿环形内壁沿有三条环形 槽300,各环形槽300均与三条定位槽32相通,在管壁上开有条形孔30与图11所示的插销 相配,管壁上径向开设有燕尾槽33(其形状可参见图3中的燕尾槽33)。 见图10,锁头壳的内壁设有插销槽41。 见图12,是其中一个支撑连接片的立体放大图,该支撑连接片中央设有截面为 "W"形的匙孔900,匙孔两边分别是心轴孔910和保险轴孔920,还设有与插销内端相配的容 置缺口 90,在其外缘伸出三个卡头99分别与图9中锁芯套上的三个定位槽32相配。而且 图1中各防钻片51、52、53的形状均与各支撑连接片相同。 见图13,图1实施例中的弯形摆动叶片上分别设有心轴孔910、卡口 820和缺口 80,其中心轴孔910与图3中的心轴间隙配合,卡口 820与图4中弹片93左端的头部相配, 缺口 80与图11的插销内端相配。摆动叶片上还设有一些防拨缺口。 返回图l,安装时,先将防钻片53将入锁芯套3内,再按图1所示顺序装入各支撑 连接片和摆动叶片以及与摆动叶片相配的弹片,其中安装到支撑连接片63、65、67时必须 将其转动一角度使其上的卡头旋入对应锁芯套的环形槽内,并保证其心轴孔和保险轴孔与 各支撑连接片上的心轴孔和保险轴孔同轴,再将心轴插入各支撑连接片和摆动叶片的心轴 孔内,同时也将保险轴插入各支撑连接片的保险轴孔内(其状态参见图2和图3);将插销2 放入锁芯套3的条形槽内并在插销的空缺21处放入压力弹簧(见图2和3中的弹簧17), 再沿锁芯套的燕尾槽的一端插入压片13,使弹簧被安装在插销与压片之间,压片13与燕尾 槽紧配合或者在插入压片后用工具将燕尾槽两端打变形以使压片不会从燕尾槽中滑出;将 防钻片51和52分别装入锁芯套前端的沉孔31内,将锁芯帽14经锁头壳4的底部伸出,再 将锁头壳4和锁头套12套在两端,用铆钉将锁头套和锁头壳固定后装上传导尺15、卡簧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叶片锁头,包括钥匙、外壳和锁芯套,其特征在于管状的锁芯套放置在所述外壳内,在所述锁芯套的管壁上开有与插销滑动相配的条形孔,所述锁芯套与插销之间设有弹簧使插销受到指向锁芯套中心轴线方向的弹力,外壳内壁设有与所述插销外端相配的插销槽;沿所述锁芯套的轴向在锁芯套内叠放有若干相互分隔开的支撑连接片和摆动叶片,心轴穿过各支撑连接片和摆动叶片且该心轴与摆动叶片的心轴孔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支撑连接片外缘设有伸入所述锁芯套内壁开设的轴向定位槽内的卡头或者其中至少一只支撑连接片与所述锁芯套相互固定,各支撑连接片正对所述锁芯套条形孔的位置处开有与所述插销内端相配的容置缺口,在所述各摆动叶片的外缘设有缺口,各摆动叶片与锁芯套之间设有弹片,所述钥匙插入各支撑连接片的匙孔内,钥匙上的齿分别与对应的摆动叶片相配使摆动叶片上的缺口正对所述插销的内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会林
申请(专利权)人:周会林黎泽强莫华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